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雄浑悠远,寥廓苍凉。千余年长盛, 丝缕无绝衰。这,就是敕勒歌。

敕勒人祖居贝加尔湖,秦汉时臣服于匈奴,这首古今传唱、遐迩所闻的《敕勒歌》系南北朝时期敕勒人的鲜卑语牧歌,后被译为汉语。

唐时的回纥(788年改为回鹘)人系敕勒族后裔。肃宗次女宁国公主概是第一个和亲的“真”公主。郭子仪单骑退回纥,一时美谈,千古流传。“北和回纥”是李长源困蕃之策(787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时,回纥强。

今日,我们称回纥人的后裔为维吾尔人。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疆与北疆),塔里木盆地居南,准噶尔盆地位北。维吾尔人主要聚居于天山以南。若谈及地标的话,没错儿,就是塔里木盆地。亦有其他聚居地,如吐鲁番盆地等。当然,天山以北,也有维吾尔人聚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务观晚年困顿,虽已力衰,依然思量赴“轮台”报国。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此志此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书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放翁已然68岁。

汉,轮台,居西域36国之一,位于天山南麓。轮台万千人头落地,扬名立万——李广利。烈烈汉武帝,轮台罪己。战争,使西域36国由匈奴的附庸国转变为汉的附庸国。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岑嘉州诗文中数次出现轮台。唐,轮台位于天山北麓,在今乌鲁木齐附近。岑嘉州曾任北庭节度判官,诗人笔下为北庭风光。

轮台代指西域。进而,代指边地。清,乾隆时,卫拉特准噶尔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旋即,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初,称“西域新疆”,后,专名“新疆”。1876年,左季高舁榇出关。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赤子丹心,烛照汗青。如今,依依左公柳,还在吟唱着文襄公的不朽……在这片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2000多万维吾尔同胞。新疆我故土,左公千古!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长城资源分布,胡焕庸线,农牧交错带,童恩正线等,谈及中国之风、水、建筑、人口、经济乃至文化传播,都少不了阴山那1200余千米横亘东西的巍巍身形。

铭刻了赵武灵王、李牧、蒙恬、李广、卫青、霍去病、李靖、李勣等王与将功业的阴山,见过太多血雨腥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山形旌功烈。长平侯卫青“起冢象庐山(阴山)”。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如今的阴山静享平和,再不复旗鼓兵革。

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敕勒。几近之,非浮华之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开放包容,多元一统。中华大道,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敕勒川阴山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