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原是一个凡人,因为害怕轮回便四处访道,后来得到仙人的指点修炼成仙,被玉帝封为卷帘大将。沙僧的具体经历,原著第94回介绍如下:

沙和尚合掌道:“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也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贬在流沙河。

“卷帘大将”其实就是负责玉帝后勤的皇家侍卫。三百六十年前,沙僧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被贬下凡,在流沙河为妖,称为流沙精。每隔七日还要被飞剑穿胸一百次,真是生不如死。

沙僧答应观音去取经,是因为观音承诺取经成功后,恢复沙僧的本职工作,即卷帘大将。

观音这么重量级的人物,不会随便做出承诺,这意味着沙僧将来要成为如来的“卷帘大将”。沙僧有可能是玉帝和如来交易的一部分:沙僧加入取经团队,功成之后成为如来的贴身侍卫,日后作为如来与玉帝沟通的关键人物。

西游记沙僧人物简介(西游人物介绍之沙僧)(1)

也就是说,沙僧作为取经人之一,是如来和玉帝内定的。

观音和如来让一个侍奉过玉帝的人来侍奉唐僧,唐僧享受的是顶级的待遇。沙僧在取经团队的作用是类似卷帘大将以前的工作:贴身侍卫。沙僧不是唐僧的贴身保镖,他没有那个能力,只能照看唐僧的起居,负责后勤工作,相当于唐僧的管家。

由于沙僧从观音那里提前知道了取经完成后的结果,就是在灵山做一个主管后勤的主任(类似之前的卷帘大将),所以沙僧既不放弃也不主动。这可能是如来和观音故意安排的:沙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小白龙也早早知道自己的结果是“超越凡龙,还一个金身正果”,所以他和沙僧一样:不放弃也不主动。

孙悟空和猪八戒就不一样了,这两个人不知道取经成功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当初观音承若给孙悟空的是“重修正果”,而给猪八戒的要求是“将功赎罪”。因为观音的这种安排,导致猪八戒毫无积极性,而孙悟空明白功劳越大获得的正果也会越大,所以孙悟空非常积极。但是最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正果,孙悟空并不清楚,这让孙悟空有时候也会感到迷茫。

当孙悟空经历六耳猕猴事件后,孙悟空的未来也明朗了,只剩下猪八戒一个人不知道未来怎么样。因此在取经路上,猪八戒不是和孙悟空抢功劳,就是要分行李回高老庄。

所以沙僧一般不参与战斗,战斗的事情交给孙悟空和猪八戒。在平时,孙悟空在前面开路;沙僧则在后面牵着唐僧坐的白龙马;猪八戒负责挑担,并帮助孙悟空降妖伏魔。

沙僧如果参与妖怪的战斗,意味着唐僧已经被抓走或者即将被抓走。如:

和妖怪作战,沙僧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经常被抓走,和唐僧关在一起凄凄惨惨。在西天路上,沙僧只打死了一个妖精,就是在花果山上冒充自己的妖猴,因为这只妖猴威胁到沙僧的前途。

沙僧的能力只得到了白骨精的认可,被白骨精称为唐僧的两员大将之一(另外一个是猪八戒)。在其他妖精眼里,沙僧几乎没有存在感。沙僧每次想在妖精面前表现一下,其结果不是被抓就是唐僧被抓。

沙僧的兵器名字叫降妖宝杖,类似擀面杖,并不是月牙铲。这副兵器是玉帝送给他的,沙僧在天庭的时候应该是有点本事的。被贬到流沙河时,沙僧是一个非常凶狠、吃人无数的妖精。

唐僧师徒经过流沙河时,猪八戒和沙僧这两个菜鸟互啄,竟然也打得天昏地暗。沙僧在皈依佛门之前本领还不错,为什么后来越来越弱呢?

一开始作为下界的卷帘大将,沙僧还有余威。只要吃人肉,就能维持功力,而沙僧皈依之后,不再吃人肉了,在取经路上也没有时间练功,所以沙僧的战斗力渐渐变得平庸。

猪八戒同样如此。刚开始还能和孙悟空打斗半天,后来功力也下降了。看来,吃人肉是妖精维持功力和寿命的一种有效和便捷的途径。

因为沙僧知道自己的结果,所以没有梦想,沙僧也就不多管闲事,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沙僧在天庭做过玉帝的侍卫,见多识广,所以不说则已,一说都是大道理。唐僧和孙悟空都比较中听,所以沙僧从来没有被唐僧批评过。

因为沙僧话不多,而且做的都是侍奉唐僧的事情,唐僧当然不好对他抱怨。沙僧是一个和事佬,他对团队最大的贡献就是维持团队的平衡。

沙僧最怕团队解散,一听到猪八戒要散伙,最害怕的就是沙僧。沙僧是团队稳定的基石。

有一次例外,在狮驼岭,猪八戒谎称孙悟空被狮子精吃掉牺牲了,沙僧默默地与猪八戒分行李,准备和猪八戒跑路。他知道狮驼岭非常凶险,自己有性命之忧。

对沙僧来说,孙悟空如果牺牲了,也就意味着取经任务失败了,沙僧只有回到流沙河继续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