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近日,一段“凭什么把‘对’的读音改成‘错’的?”视频走红网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荨麻疹维吾尔语怎么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荨麻疹维吾尔语怎么读(荨QIAN麻疹)

荨麻疹维吾尔语怎么读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近日,一段“凭什么把‘对’的读音改成‘错’的?”视频走红网络。

“来来来,先来做道题,看看这个字怎么读。”该视频作者称,他在电脑里敲下“荨(qian)麻疹”三个字时,还感觉自己是个文化人,但输入法提醒他应该是“荨(xun)麻疹”,他当时就不乐意了。后来一查,“原来是自己文盲了。”在字典里,“荨麻”读“荨(qian)麻”,“荨麻疹”真的读“荨(xun)麻疹”。

视频作者称:规定这些字词怎么读,来源于《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比如“骑”在审音表里只有一个音,就是骑(qi)。荨麻疹,因为读半边的人实在太多了,就索性改成了荨(xun)麻疹。“基本上可以说,这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对’的给‘错’的让路的做法。”视频作者也发起了提问:“你支不支持?”

“对”的给“错”的让路?网友有的可以接受,有些不能接受

视频作者称,审音表一共发过两版,最近的一次是1985年的,目前都以这个为准。

“但是你为什么总是看到哪个字又改了读音的新闻呢?因为,审音表在2016年又出了一版修订稿,大家一看到这个修订稿,血压又上来了。因为这一修订稿里说,以后,粳米不读粳(jing)米,读粳(geng)米。荨麻也读荨(xun)麻了,心宽体胖(pan)直接改成心宽体胖(pang)了。”对于这些修改,视频作者表示不能接受。

不过也有一些读音的修改,视频作者表示可以接受。如“纪晓岚”,如果按照1985年审音表的读音,“纪”应该要读第三声,而现在大家基本上都读第四声,2016年修订版改成了第四声。如“作死”,如果按照1985年审音表的读音,“作”应该念第四声,而现在大家基本声都读第一声,2016年修订版改成了第一声。还有一些字的写法也修改了,比如过去“林阴道”是正确写法,而现在根据2016年修订版,直接改成了“林荫道”。

视频作者最后也认为,语言就是不断变化的,这也是语言保持鲜活力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每个人都是在“对”的和“错”的之间不断摇摆。

“一骑绝尘”“一骑红尘妃子笑”,读音争议较多

记者向武汉大学一名中文系毕业生请教,她表示,最不能接受的是,一骑(ji)绝尘改成一骑(qi)绝尘。“小时候,老师帮我们纠正过这个字的读音,读成qi是错的,没想到现在读ji又错了,感觉小学白上了。”还有网友表示:“一骑(ji)绝尘改成一骑(qi)绝尘,是文化传统的堕落。”

记者也在网上看到,关于这个读音,早有争议,比如网友曾发表文章说《985毕业的妈妈教不了小学生,儿子把“骑”读成“ji”,老师说错了》。在该文章中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妈妈辅导孩子做作业,其中一项内容是背诵古诗《过华清宫》,看到儿子把“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读成“qi”,妈妈根据自己上学时的经验、忍不住指导儿子说“骑”应该读成“ji”,表示一人一马的意思,但第二天收到了老师的批评。

许多网友也表示了不理解。也有网友表示,那是当年的老师教错了。

专家认为,汉语规范遵从“科学性”和“从众性”,修订稿是作为征求意见用并未实行

对于普通话读音的变化和争议,极目新闻记者也联系上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洪涌采访。王洪涌说,在1985年颁布的审音表里,“骑”统读为骑(qi)。读骑(ji)是古人的四声别义,在文言文的时候,老师会让学生区分——动词读(qi),名词读(ji),指乘坐的马。《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ji)音字头,只注明“旧读”。

王洪涌告诉记者,2016年教育部就1985年的《异读词审音表》发布过一个修订稿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结束后也没有看到正式的《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颁布。在新的标准出台之前,大家还是沿用之前的标准。

“我个人认为,国家颁布汉字汉语规范方面的文件是比较慎重的。标准的制订至少有两个重要原则:科学性和从众性。”王洪涌说,像异读词审音规范中,很多异读词的读音是有历史发展演变线索可以追寻的。时代发展,语音演变(比如“荨”),四声别义(比如“骑”),加上文字和语音变化的不同步(如“粳”),造成了很多异读词。专家在制订规范的时候,是需要考虑规范读音的理据性、科学性,否则词的读音会引起混乱。另一方面,规范制订要考虑到从众从俗的原则(大众使用一般是图简单、好记、好认)。如果某个词的读音百姓已经接受了,而且约定成俗了,没有必要强为之改。比如“脖颈”旧读gěng,现在除了北方方言,大部分都读jǐng。“的(dī)士”,《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都还没有收平声读音,是在平声读音下加说明。第6版收了平声读音。新的异读词修订的时候加了这个平声读音。

现在大家之所以理解有分歧(像视频里所举的那些现象),是因为语言发生了变化,但规范没有及时跟上。中小学老师是按规范教的,教材编写和考试都是按照国家规范执行的,所以很多接受了学校教育的人对这些规范印象比较深。

当教育部的《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发布后,很多人关注的不是那些能接受的改变(比如“的士”的“的”),关注的是那些有分歧的、自己觉得难以接受的调整(比如“心宽体胖”。视频里提到这个读音。实际上修订稿中表示安舒义仍读pán,表示发胖义读pàng),甚至倒推发现之前的旧规范并未被执行(比如姓氏“纪”),再加上古诗文押韵问题被放大,古今音杂糅(“远上寒山石径斜”),这样才引起争议。

王洪涌认为,国家颁布了规范,就按国家规范执行;在新的规范出台前,先沿用旧的规范。新规范修订中,修订专家会结合理据性和从众性进行调整。普通大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希望这些意见被官方部门和修订专家听到。普通人和自媒体在对修订规范发表意见的时候,不要把征求意见稿当作规范,不要对大众产生误导。“同意视频里的观点,工具书是描写的,不是规范性的。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曾编过一本《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汇集了若干语言文字规范,这些是日常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