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让我们一起轻松养水,快乐养鱼!

一缸观赏鱼,如果我们能把它们饲养多年,那一定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比如说某些鱼友饲养一条罗汉鱼或者龙鱼,以及一缸金鱼等,大部分的鱼友,在把自己的观赏鱼饲养多年以后,自己的养鱼水平也是会随之有所提升的。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1)

这个饲养水平的提升,一定是综合性的,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养鱼的水质管理,还有观赏鱼的投喂、饲养密度的掌握,以及对于观赏鱼的观察等很多、很多的细节。

只要是哪一个方面我们没有注意到,有可能就会出现死鱼的问题。

有些鱼友的养鱼水平,根本就没有提升,只是碰巧饲养了一缸皮实的鱼而已

但是,还有一些鱼友,能够把自己的观赏鱼养大,有可能纯属偶然现象。

也就是说,这些观赏鱼的体质在购买时就很好,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太符合一定的规程,只是由于这些鱼的耐受力非常之强悍,一点点的适应了我们的饲养手法而已。

我们比如说,很多鱼友饲养的一缸中大型热带鱼,地图鱼、鹦鹉鱼、水虎鱼或者其他锦鲤之类的,它们养熟了了之后会很皮实,基本不会患什么大病。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2)

而我们的水平,一点也没有提升,只是按部就班的换水、喂食,感觉一切似乎良好。

随着它们的逐步长大,有可能各种问题就来了,但是我们自认为,许多年来一直就是如此的饲养方法,它们也没有事啊。

结果就会在某一天出现大问题,而且极有可能的现象就是:

只要一出问题,今天一两条、明天四五条,很快一缸鱼就彻底完蛋了。

不会随着观赏鱼的长大和饲养密度增加,适度调理水质和投喂量

最近,因为上述问题导致死鱼现象的鱼友,那可是大有人在。

虽然说有些鱼友,确实是把一缸鱼饲养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和很多鱼友接触,最早的也有三年了,我是亲眼看着他的这些观赏鱼长大的。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3)

当初问我饲养密度是否过大时,我一般的会说,暂时看来问题不大,可是长大了以后呢?

一般的鱼友都是如此回答:长大了再说,或者长大了就给它们减密、换缸。

但是,三年过来了,鱼还是那批鱼、缸还是那个缸,只是当初的小鱼苗如今长成了大鱼,鱼缸里塞得像下饺子似的,在这种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问题。

在其他季节里或许很好,只要一到盛夏季节,它们平时所积累的所有问题,在一刹那,就会瞬间爆发了。

问题永远出现在饲养密度上,其他都是小问题

这是一个水体毒素逐步增加、长期不合理投喂等,诸多问题叠加在一起所造成的矛盾。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4)

比如说,以前的换水频率和如今的换水频率,它绝对不会一样了,因为观赏鱼的密度,事实上已经增加了数倍,而我们还在一如既往地操作着。

再比如说喂食,以前的投喂量和现在的投喂量也不会一样,虽然说,从观赏鱼的身形大小来说,小鱼吃的少、大鱼吃的多,从观赏鱼的食欲来看,小鱼的摄食欲望强烈,大鱼的摄食欲望可以略低,从肠胃功能讲,小鱼可以接受大量活食,大鱼还是要以饲料为主、其他为辅……

等等吧,这些方方面面我们不去做以适度调理和改善,观赏鱼的肠炎一点点就会形成,鱼的密度越大,对于我们的观察就越不利,久而久之,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是直接大批量死鱼。

而这所有的一切问题,都来源于一点,无论是水质还是投喂,全部是因为饲养密度过大所造成的。

饲养密度过大,就是所有观赏鱼的灾难

饲养密度过大,首先鱼体之间一定会相互摩擦,特别是一些大型锦鲤,还有比较善于打斗的品种,这样就会导致它们的体表不断受伤或者黏液脱落太多。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5)

再加上大量的排便和呼吸,直接就会导致水体中的各种毒素累积,之所以观赏鱼没事,那是因为刚刚要达到可能致命的程度,我们恰好换水了,然后观赏鱼又正常了,或者我们加大过滤了,看起来它们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这些都是一种缓慢的伤害,也是观赏鱼各器官逐步受损的过程。

当这些受损部位,因为高温环境、哪一次投喂过度、哪一次没有看住水质,那好吧,什么体表大量溃烂、水霉、烂鳃也就集体爆发了,再想抢救回来,它怎么可能呢?

另外,如果饲养密度很大,为了有效保证住水质,在投喂量上我们可能会做以取舍,时间久之,观赏鱼的体质也就完蛋了,也是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但凡水质有点震荡、水温不在平衡,大批量肠炎或者直接死亡就开始出现了。

不要以为自己的饲养密度大,水质很好,就沾沾自喜,其实那根本不算什么本事,那是开鱼店应该做的

我就发现,很多鱼友,会把自己养的鱼,饲养密度很大而状态又很好,拿来到处炫耀,意思就是,你看我多有本事,我的过滤系统如此高大上,这个水质它就是好,观赏鱼养的再多也没有问题。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6)

一时半刻的,确实没有问题,这个现象,在某一阶段内都会存在。

鱼店里的饲养密度更大,为什么很多老鱼友根本不去模仿呢?

就是因为,这种饲养模式,永远只是暂时性的,我们短期内可以为之,但是一定要根据观赏鱼的成长和状态去做适度调整,否则即使再强大的过滤系统,它也阻止不了观赏鱼的体表摩擦和打斗问题。

保证适度的饲养密度,不是不可以,但是长期饲养密度过大,早早晚晚,这缸观赏鱼会死在饲养密度这四个字上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鱼友,越是观赏鱼的饲养时间很长,越要更多注意观察水体的颜色或者指标,多注意观察观赏鱼的所有状态,以及适当调理整缸观赏鱼的饲养密度。

观赏鱼的10个忠告(不是说自己饲养多年的观赏鱼)(7)

这是因为,他们死鱼已经死怕了,而很多的新鱼友,如果能把观赏鱼饲养两年以上,那就美死了,自己就是养鱼高手了。

其实呢?很多养鱼老手,只要扫一眼新鱼友鱼缸的观赏鱼密度和过滤,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缸鱼还能坚持多久了。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