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经济重新定义(耳朵经济迎来第二春)(1)

耳朵经济重新定义(耳朵经济迎来第二春)(2)

耳朵经济重新定义(耳朵经济迎来第二春)(3)

数据说明:易观根据新知榜付费内容排行榜统计所得,统计样本为截至2017年11月21日TOP100的畅销内容。

1月3日,在线音频类App荔枝FM获得5000万美元D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老牌基金兰馨亚洲领投,新兴媒体和互联网投资平台EMC跟投,泰合资本独家担任融资顾问。就在荔枝FM完成D轮融资的同时,车载音频运营商考拉FM近日也获得了来自一号资本及时尚资本等机构联合注入的A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蜻蜓FM也完成了由微影资本和百度领投的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该轮融资也创下了互联网音频行业的单轮最高融资纪录;此外,喜马拉雅FM也曾在2015年7月获得阅文集团数千万元的C轮投资。

获得各家投资机构青睐的背后,是在线音频行业强大的发展潜能。根据《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17)》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网络视听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网络音频用户规模已超过2.2亿。传统广播这类“冷媒介”在电视兴起后逐步衰弱,如今又凭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内容产业在直播与视频后迎来了音频复兴。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实习生 韩谦

▶▷音频直播

情感诉求、商业化两不误

“感谢某某送的荔枝一颗。”在某个声音直播间里,屏幕上飞快地刷动着聊天记录和打赏记录,主播则不时地根据打赏记录,报出打赏者的名字。不时的,主播还会停下来,主动唱歌或点歌给某个刷了游艇或者钻石的粉丝。

荔枝FM于16年10月最早上线语音直播功能,秉持着“人人都是主播”的理念,专注于聚合、孵化优质的UGC,并将打赏功能引入语音直播。截至2017年12月,荔枝已拥有超过1.5亿的全球注册用户,3000万月均活跃用户,300万声音自媒体,以及1亿期音频节目。随后的2016年11月和2017年5月,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等音频类APP也先后开通了直播功能。

荔枝创始人赖奕龙表示,“语音直播的模式不仅可以让博客得到更好的持续性发展,还契合了当代年轻人寻求情感归属的需求。”相比于类似嘈杂的演艺中心的视频直播,音频直播更像是一个深夜单台。不少荔枝的长期听众表示,“失眠”、“孤独”和“心情不好”是自己最初开始听音频直播的契机。

那么,语音直播带来能够给一个主播带来多少收益呢?点开荔枝APP主页上的荔枝榜,可以看到每小时、每日、每周的排行。在每日榜单上,可以看到1月6日日榜排名第一的主播“罗师傅燃点娱乐”当日共获得了315695颗荔枝,以10个荔枝抵1块钱的比例,一天的收入就在3万多元。

据荔枝FM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其语音直播和虚拟礼物功能推出后三个月,直播收入便超过1000万,现在每个月超过5000万收入来自直播。赖奕龙也在公开采访中透露,荔枝FM的语音直播月收入已近1亿元规模,并且实现规模化盈利。

蜻蜓FM直播业务的负责人蒋喆则表示,电台到了一个探索商业模式的时期,在视频直播的带动下,直播技术、打赏模式甚至是用户教育都已经非常成熟,做音频直播的难度其实并不大。

▶▷知识付费

音频产业或成最大赢家

除了荔枝FM这类以直播为主要模式的在线音频类APP,更多的音频行业巨头选择了打造知识付费内容矩阵的发展模式。

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内容付费用户规模预计将达1.88亿人。具体到实际调查数据,有41.6%的受访网民使用音频类产品。同时,45.4%的受访网民表示,未来倾向于增加或尝试使用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有了为内容付费的意愿。优质音频尤其是制作精良的有声书满足了用户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付费潜力不可小觑。

蜻蜓FM于2017年6月推出高晓松的《矮大紧指北》,据其官方微博发布的数据,《矮大紧指北》上线一个月后付费用户便超过10万,流水超2000万元,截至目前,播放次数已达6344.7万次。

喜马拉雅FM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刚刚落幕不久,在此次知识狂欢节的畅销总榜中,《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销售额已超千万,位列榜首,成为又一个内容消费的爆款产品。内容消费总额达1.96亿元,几乎是去年的4倍之多。

根据易观发布的《2017知识付费白皮书》,在2017年畅销内容平台分布情况中,喜马拉雅FM占比达到57%,蜻蜓FM占比为9%,仅这两家在线音频APP便占据了整个知识付费领域的“半壁江山”以上,表现抢眼。

而优质内容生产是音频付费突围的关键。引进优质内容以及KOL(关键意见领袖)仍是平台留住用户群并增加复购率的重要方式。如《矮大紧指北》《蔡康永的201情商课》等音频节目火爆的背后,离不开主讲人本身的知名度支撑。

中大创投总裁、联合创始人郑贵辉向记者表示,音频只是一种传播形式,要扩大其发展空间,还是需要和优质的内容相结合。

▶▷行业前景

在线音频将向场景化发展

从2012年到2015年,伴随移动上网设备数的快速增长,在线音频行业迎来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进入2016年后,移动上网设备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普及基本完成,行业竞争从用户行为普及向用户争夺和平台黏性、活跃度培养转移。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认为,音频行业的优势在于其作为声音媒介,具备有很强的伴随属性,可以在很多无法使用视频、文字的场景下使用。加上音频内容基本涵盖经济、人文、历史等各领域,能满足人们碎片化时段的知识需求,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艾瑞咨询CEO张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线音频市场的发展体现了这种新的资讯和娱乐的获取方式已经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从用户角度来讲,用户越来越细分,并且用户黏性也越来越牢固;从产品的丰富度来讲,可以覆盖各种年龄阶段的用户,老人、白领、学生都能找到对应音频产品;对于资本的认可来说,在线音频行业到了一个爆发的机会。

而随着线上音频市场格局的基本成型,以车联网、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线下智能领域已经成为众多移动音频厂商攻城略地的新场所。

喜马拉雅FM、蜻蜓FM、考拉FM等纷纷与相关硬件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挖掘场景化消费。例如考拉FM推出的考拉宝是一款内置3G通讯模块的智能音箱,并与运营商合作,用户可免费收听。该设备也能实现手机与音箱互联。张毅表示,未来音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专业化的场景、专业化的内容以及专业化对象都会形成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此,郑贵辉也表示赞同,音频这一传播模式与智能化产品结合在一起发展,其渠道的价值才会更大。

不过,张毅也指出,目前在线音频发展的最突出问题还是版权问题。知识付费是未来的主流方向,优质内容的提供形成了未来竞争的关键点;另一方面,产品的丰富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而这些都与版权分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