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国际珠宝分类中的品种:刚玉。

这个名字您看着也许有点陌生,别急~往下看!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1)

刚玉:名称源于印度,系矿物学名称。刚玉Al2O3的同质异像主要有三种变体,分别为α-Al2O3、β-Al2O3、γ-Al2O3。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刚玉主要用于高级研磨材料,手表和精密机械的轴承材料。(所以瑞士手表中经常能看到把红宝石镶嵌在表芯里)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2)

红宝石和蓝宝石都属于刚玉矿物,除星光效应外,只有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能做宝石。红色的称为红宝石,而其他色调的刚玉在商业上统称蓝宝石。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3)

它们是世界上公认的两大珍贵彩色宝石品种。

红宝石(Ruby):在圣经中红宝石是所有宝石中最珍贵的。红宝石炙热的红色使人们总把它和热情,爱情联系在一起,被誉为爱情之石,象征着热情似火,爱情的美好,永恒和坚贞。红宝石也是七月的生辰石。

蓝宝石(Sapphire):古波斯人相信是蓝宝石反射的光彩使天空呈现蔚蓝色,它被看作是忠诚和德高望重的象征。蓝宝石是九月的生辰石。

这两种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由氧化铝(Al2O3)的结晶形成的宝石,属于三方晶体系(赶紧和朋友们得瑟一下知识点~。~)

刚玉系颜色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所有颜色。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4)

纯净的刚玉是无色的,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时而呈现不同颜色。

刚玉的摩氏硬度为9,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号高硬度物质。

多数宝石级样品的比重变化于3.99-4.00之间。Cr、Fe等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着比重值的大小,含量越高,比重越大。

熔点:高达2000℃-2030℃。

出产国

中国

红宝石:发现于云南、安徽、青海、重庆石笋山等地。其中云南红宝石稍好。

蓝宝石:发现于海南蓬莱镇、山东潍坊地区、青海西部、江苏六合等地。山东蓝宝石以粒度大、晶体完整而著称。最大达155克拉,但颜色过深、透明度较低。与蓝宝石相比,黄色蓝宝石大多透明度较好。

缅甸

缅甸红宝石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红色。其颜色的最高品级称为"鸽血红",即红色纯正,且饱和度很高。日光下显荧光效应,其各个刻面均呈鲜红色,熠熠生辉。 常含丰富的细小金红石针雾,形成星光。颜色分布不均匀。高质量的缅甸蓝宝石具有非常纯正的蓝色(带紫的内反射色),当然也有浅蓝- 深蓝的品种。

红宝石以缅甸产量最佳。上佳10克拉以上红宝石,缅甸一年只产几颗;几十克拉乃至上百克拉的红宝石巨粒,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出1~2颗。优质大粒蓝宝石价值仅次于同质红宝石、祖母绿和钻石。优质刚玉晶体粒径大于5mm,重量0.3~0.6克拉即可达宝石级。重量超过2克拉,可视为珍品。著名的缅甸“鸽血红宝石”,最大者为55克拉。

泰国

泰国红宝石含Fe高,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多呈暗红色-棕红色。日光下不具荧光效应,只是在光线直射的刻面较鲜艳,其他刻面则发黑。颜色比较均匀。缺失金红石状包裹体,所以没星光红宝石品种。 泰国蓝宝石颜色较深、透明度较低,浅蓝色的内反射色,常发育完好的六边形色带(同澳大利亚、中国一样),但尖竹纹地区的红宝石、蓝宝石质量较佳。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红宝石以透明度高、颜色柔和而闻名于世。而且颗粒较大,其颜色多彩多姿,几乎包括从浅红-大红各种过渡色。另外其色带发育,金红石针细、长而 且分布均匀。斯里兰卡蓝宝石同红宝石一样,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其颜色也很丰富,除蓝色外,还有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具翠蓝色内反射色。

柬埔寨拜林

数年来拜林蓝宝石在国际上十分走俏,为一种明亮、纯正的蓝色。

喀什米尔

发现于1881年,产量很少。喀什米尔地区的“矢车菊”蓝宝石,一直被誉为蓝宝石中的极品,它为一种朦胧的、略带紫色调的浓重的蓝色。给人以天鹅绒般的外观。由于武装冲突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前市面上已见不到该品种

澳大利亚

可有多种颜色,主要是透明度较低的深蓝色、黑蓝色,颜色不均匀,六边形色带发育,其颜色深于泰国蓝宝石。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5)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6)

加工中心

泰国是红宝石、蓝宝石加工和贸易的中心。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7)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8)

泰国技师最感兴趣的是那些美中不足的原料。经过熔烧其中的棉绺、裂纹会发生愈合,同时消除一些黑斑(即所谓"美人痣")。因此,泰国流行"不烧不成宝"的说法。泰国人主要利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越南等国的原料进行加热改色处理。依靠给宝石美容去掉"美人痣"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熔烧也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工艺和经验。每年在曼谷举办的珠宝展销会均以红宝石、蓝宝石为主。

下面在说说目前常见的刚玉处理方法。要是没时间仔细看,可以先关注或收藏,等有时间或打算购买时再找出来看看。毕竟不是便宜的东西,不了解一下容易吃亏啊!

珠宝玉石的价值以及它的鉴别(珠宝分类第二篇刚玉)(9)

染色处理

将色浅、裂隙发育的刚玉放进有色染料溶液中浸泡、加温,使其染上颜色。

鉴别:

1.放大检查时可发现染料在裂隙中集中。

2.虽然外表浓艳,却没有明显的多色性。这是因为染料并未进入宝石的晶格。

3.染料可能引起异常的荧光,如可有橙黄-橙红色荧光。

4.红外光谱中出现染料的吸收峰。

充填处理

将油、胶、玻璃等物质充填于红宝石的裂隙或空洞中,以掩盖这些瑕疵。

鉴别:

1.注油处理的红宝石放大检查时可以发现裂隙内有五颜六色的干涉色,当部分油挥发后可留下斑痕及渣状沉淀物。热针触之可有油珠析出。

2.注胶处理的红宝石裂隙内胶的光泽明显低于红宝石主体的光泽,裂隙较大 时。针尖可将其内的胶划动。红外光谱中出现胶的吸收峰。

3.玻璃充填的红宝石往往裂隙十分发育,裂隙内玻璃的光泽明显低于红宝石主体的光泽,大的裂隙处所充填的玻璃平面往往凹陷。有时可见到未逸出得气泡。

热处理

这种方法历史悠久,其结果稳定、持久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主要应用于:

1.削减蓝色:

在高温氧化气氛中加热带蓝色调的红宝石或深色蓝宝石,将发生Fe2 向Fe3 的转变,使样品中Fe2 /Ti4 致色离子对数量减少,从而去除多余的蓝色。这种方法还可将浅黄色、黄绿色的样品变成橘黄色或金黄色。

2.加深或诱发蓝色:

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加热色浅的蓝宝石,使宝石中原有的Fe3 转变为Fe2 ,增加了Fe2 /Ti4 致色离子对的数量,使样品由浅变深。

3.去除丝状包裹体:

在空气中将红宝石或蓝宝石加热至1600-1800℃,使原来以丝状、针状包裹体形式存在的金红石(TiO2)熔融,然后迅速冷却,使钛进入晶格与Al2O3形成固熔体,从而达到提高净度的目的。

4.产生星光:

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然后缓慢冷却,使样品内以固熔体形式存在的钛出熔,形成金红石针状包裹体,从而产生星光。

5.愈合裂隙:

将发育大量裂隙的红宝石置于硼酸钠中加热,由于硼酸钠可以降低红宝石的熔点,使其裂隙愈合。

热处理的鉴别:

1.颜色出现不均匀的扩散晕或色块。

2.内部所含的低熔点包裹体(如长石、方解石、磷灰石等)发生部分熔融,使原来柱状晶体边缘变得圆滑。

一些丝状、针状包裹体(如金红石)变成断续的丝状、点状。

3.样品内部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胀裂,流体浸入新胀裂的裂隙中。

4.已切磨好的样品表面会发生局部熔融,产生一些凹凸不平的麻坑。为了消除麻坑而进行的第二次抛光时,常出现双腰棱、多面腰棱现象。

5.经热处理产生的黄色和蓝色蓝宝石缺失450nm吸收带。

表面扩散处理

高温下使致色离子进入浅色或无色样品的表面晶格中,形成一薄的有色扩散层。其厚度一般为0.004-0.4mm。用Cr做致色剂时可产生红色扩散层;用Fe、Ti做致色剂时可产生蓝色扩散层;用Cr、Ni做致色剂可产生橙黄色扩散层。

鉴别:

1.当样品浸在二碘甲烷中观察时,可见到颜色多集中于腰围、刻面棱及开放性裂隙中。

2.在短波紫外光下表面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可见到白垩状蓝色或绿色荧光,而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可见到斑块状蓝白色磷光。

3.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具有异常的折射率,折射率可达1.80。

4.表面扩散处理的样品二色性模糊,红色品种有时表现为异常的黄色-棕黄色二色性。

5.表面扩散处理所产生的星光品种,其星线完美、均匀,颇似合成星光品种, 但显微镜下观察可发现"星光"仅局限于样品的表面。而且,没有天然星光品种中的三组定向排列的金红石细针,仅见表面由一层极薄的絮状物,它们由细小的白点聚集而成。

一方筱院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