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和我挨着站在人行道上,他身穿一件破旧的夏天的长衫,头上的花呢帽子已露出一小块白花花的棉花,脚上是一双又大又笨重的套鞋。他是一个无畏奔忙却又爱虚荣的人,害怕有人看出他赤脚穿着套鞋便在两个小腿上套了一副旧皮靴筒。——契诃夫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1)

上文这一段选自短篇小说《牡蛎》。它是由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于1884年写下的,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广泛地流传于世界各地,并且有些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戏剧和卡通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读者。他所创作的小说受众很广,因为小说的篇幅几乎都很短且通俗易懂,但是字里行间往往能够引人深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他的作品有两大特征:一是对丑陋现象的嘲笑,二是对贫苦人民的悲悯。他在小说中很少直白地阐述大道理,往往利用小人物的心理活动同外界事物的冲突变化,来向我们展示在俄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他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来自外界的嘲讽和戏虐。但他在叙述这些事的时候,却又过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没有任何的个人情感的掺杂。

正如他在给女作家阿维洛娃的信中写道:您描写苦命人和可怜虫,而又希望读者怜悯的时候,您自己就要尽力冷淡一些。”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2)

契诃夫

契诃夫始终秉持着“天才的姐妹是简练”这一原则。他所创作的小说,内容都十分简练朴素,但结构却非常紧凑,他仅用极其简洁的线条就能够勾勒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就像这篇《牡蛎》,薄薄的只有两三页纸,但却将两个贫苦卑微的小人物所遭遇的不幸和可怜刻画地栩栩如生,短小而又精悍。短小精悍是他的小说惯有的特色,而意味深长的哲理,却需要我们从文字之外细细品味,它往往潜藏在我们身边,却又迟迟不被挖掘。

小说中的父亲,他找不到工作,生活已经困顿到了要讨饭的地步,迫不得已,他带着一个被饿得有气无力的儿子在人流中间乞讨。但是,在如此拥挤的人流中,他却因为内心的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迟迟不敢张口,确实,无论哪一个人,面对这种事情,都会有一种尊严被踩在脚下摩擦的感觉,但是社会就是如此无情,残酷起来根本不给你留有一点余地,他夺走你的一切,却又像个看客冷漠地注视着你。小说中的儿子是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来表现的,而作品中对于父亲的各种描写也都是由儿子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一个无谓奔忙却又爱慕虚荣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爱儿子的父亲,在“我”已经被饿得神志不清的时候,他还是放下了面子,艰难地向周围的人求救。两个可怜的小人物就在这样一个场合当中被刻画出来了,他们在生活和尊严的边缘挣扎,时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后还是在无情的嘲讽中被侮辱被损害。契诃夫在小说中透露出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对这些尊严被辱没的小人物产生了浓浓的悲悯情怀,而这种情感被他成功地带入到了小说中,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本文将从个人层面来解读小说中父亲生活困顿的悲剧根源。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3)

父亲生活困顿究其原因还是找不到工作,文中曾这样描写到:

五个月之前他就来到了京城,向往着谋到一个文书的职位,整整5个月他都在京城里东奔西走,四处求职,只是到了今天才决定上街乞讨……

父亲找不到工作,除了社会现状,还与他本身的原因息息相关。

注重首因效应,管理好形象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从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就可看出他的衣着十分穷酸,这直接地反映出他没有经济来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衣着华丽与否并不能反映出他的内在,但是,如果连穿着都不得体,破破烂烂,那么穿的再华丽,也掩盖不了其邋遢的本质。况且在生活中就如此的“不拘小节”,那么在工作中也将会是拖泥带水。父亲虽然好面子,但对衣着却十分地不讲究,比如文中说他身上穿的那件长衫破烂而且肮脏,如果他是以这种形象面试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差的。而这种糟糕的印象也会直接影响到他是否能够获得这份工作。父亲没有管理好形象,这是他失去工作的第一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管理自己的形象,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呢?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4)

①注重首因效应——外表也会说话

什么是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它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在衣着上,不需要太花哨,但也不可太随意,一定要做到整洁,整洁的衣着会给人留下干净利落的良好印象,杨澜曾经说过:“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因为你自己都满不在乎,还指望别人能够看到你的内在吗?虽说“始于颜值,忠于人品”不是绝对的,但是我们的感官不会骗自己,退一步说,这里的颜值并不一定指好看,她也指一个人的气质、品味,所以说,良好的外貌形象真的很重要,并且,它不仅仅在职场中发挥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文中的父亲衣着破旧且肮脏,没有给面试官形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导致他失败的根本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首因效应,为实现目标去打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迈出成功第一步。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5)

②把握形体语言——细节决定成败

形体语言也可称为肢体语言,它是指通过你的眼神、坐姿、手势和面部表情等所传达出来的思想,用以辅助表达和沟通的一种方式。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也是给面试官留下良好印象的关键一步。首先,眼睛,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与人交谈时,眼睛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能够躲闪或者低着头,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同样,我们在看着对方的眼睛,不可太僵硬,要尽量的轻松自然。其次,坐姿和适当的手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理念,而且它也的确十分重要,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尤其是长辈、领导时,不可以跷二郎腿,这是十分让人讨厌的,活脱脱一个二流子的形象,最后,我们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面试时,不要紧张,更不要拘着脸,这会让人觉得你这人放不开,太小家子气。一个自信且从容的微笑,往往是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加分项。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6)

停止无用焦虑,踏实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

这是第一点原因,第二点就是父亲十分地焦虑,文中两次描述他一直在不停地走来走去,并打着手势,我几乎可以看到他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几近崩溃,可是焦虑往往是最无用的情绪,他不能帮你找到一点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空耗着你的时间,让你陷入焦虑的死循环中。那么什么是焦虑呢?

焦虑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过度的焦虑会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很坏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应对焦虑呢?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7)

①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证预言效应”,其意思就是你对一件事的主观判断会影响客观事实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越相信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有点像墨菲定律。而这种暗示如果是积极的,那么将会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发挥自己的潜能,重塑自信。有的人不相信这种说法,但是它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比如,你要准备一场演讲,你如果给自己消极的暗示,那么你肯定会出错,但是你要是不断给自己的加油打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那么你大概率会表现得很出色。我们在给自己积极暗示的时候,这种潜意识的想法会被带入到我们的行为中,从而让自己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但是自我暗示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百分之百带给你成功,因为有太多其他的不可控因素,但是,它会拉高你成功的概率,改变你焦虑的现状。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8)

②注意转移法

注意转移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你在应对焦虑的时候能有更好的思路。人在持续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大脑往往不能够正确地判断事情,也会使得自己进入一个反复焦虑的恶性循环中,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通过其他的事情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赶走我们的负能量。当你因为一件事而感到烦恼、悲伤或者焦虑时,那么你可以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这件事可以是听歌、散步和朋友聊天,反正是一切可以使你感到幸福、愉快的事,它可以暂时地让你忘却眼前的烦恼,缓解你的焦虑。

文中的父亲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他一直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并打着手势。焦虑使他夜不能寐,并深深地陷入到对未来的恐惧迷茫之中,这对我们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必须要克服无用焦虑,踏实行动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9)

你的能力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性

父亲找不到工作,也是由于他的能力不足。整整五个月都找不到工作,这样的场景是多么令人熟悉,我们周围也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人,他们整天周转于各个人才市场投递简历,然而却在一次次的失望中茫然无措,而那些有能力有本领的已经轻轻松松地被用人单位招聘去了,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就算你有背景有人脉,但是你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那么终究是胜任不了这份工作的。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变化的,不学习就意味着原地踏步,迟早是会被淘汰的。

契诃夫面对困难经典句子(契诃夫牡蛎形象)(10)

结语

《牡蛎》中的父亲饱尝了生活的艰辛,而他到底有没有改善这种状况,我们不得而知,文末留下了一串省略号,就像吉凶莫测、不可预知的未来,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父亲的焦虑还在继续。看到这,我不由得对他产生出深深的同情。但是,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虽然,父亲的遭遇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但是也与他本人的原因息息相关,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焦虑,改变自己的形象,培养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的去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