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科研深似海,从此没有了田园浪漫的生活情调,并且也享受到了稳如泰山的“穷”当然,国家发展与行业进步还是需要大量的基础科研人才作为支撑抱怨几句就行,干活的时候还得对得起纳税人那么,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需要哪些基本的科研素养呢?以下从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三方面来谈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应该做的贡献?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应该做的贡献(作为一名科研人员)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一入科研深似海,从此没有了田园浪漫的生活情调,并且也享受到了稳如泰山的“穷”。当然,国家发展与行业进步还是需要大量的基础科研人才作为支撑。抱怨几句就行,干活的时候还得对得起纳税人。那么,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需要哪些基本的科研素养呢?以下从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三方面来谈论。

(1)思想素养

首先是思想素养,没有一个时刻把良心放在首位的态度,那么科学真的会变成一些人手里的“狠活”。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思想素养主要有:科学价值观点、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强烈的科研意识,良好的科研动机;浓厚的理论研究兴趣;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些都好理解,思想上的稳定与超前,对于科研来说还是有决定作用的。

(2)理论素养

一是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与专业知识。包括从事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如数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知识。二是必须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作为背景知识的科学知识;作为理念的科学知识;作为分析工具的科学知识;作为专业对象的科学知识。三是必须掌握科研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科学的方法决定科学的研究与研究的科学。常用的科研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等。

(3)能力素养

能力嘛,就是一名科研人员可以达到的高度问题了。有些人做了一辈子科研,也没什么成果;有些人还没毕业,SCI文章就一大摞了,名牌高校争先恐后的去邀请,生怕晚了人才就被竞争对手抓走了。主要有那些能力呢:包括捕捉问题的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六个方面。

(1)捕捉问题的能力

这也可称选方向能力,即科研人员应具有在大量的、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中,准确地抓住有研究前景和发展可能的问题确定自已研究领域和方向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分析准确做出两种判断:一是看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做。二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长,看自己能不能做。一旦认准了就坚定不移地朝着这方向努力前行。

(2)理论思维能力

科研人员善于凝练科学问题,从理论上穷根朔源,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回答。善于通过逻辑推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3)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科研人员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开展科研需要充满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勇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或在前人的基础上,弃旧扬新,提出新观点,产生新成果,开辟新领域。

(4)实际动手能力

科研人员运用某种知识和方法,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检索文献资料能力、交流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操作技能:二是具体操作能力。如:确定论文题目、制定研究计划、进行课题论证、使用测验量表、撰写和评价分析研究报告。

(5)分析评价能力

科研人员对自已和他人的研究过程或研究成果做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比如,做文献综述、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讨论、成果的评价与鉴定等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者的评价分析能力。

(6)组织协调能力

科研人员的科研规划、协调、管理、控制能力。比如:科学地制定实施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协调好课题研究团队,筹措研究经费,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指导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对课题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

综上,科研民工们一起讨论下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