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仙居历代凡人遇仙记前篇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宋·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撰文/落日楼主 图片/网络

“烟霞”一词,本指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却历来为道家神仙或慕仙者所独钟。如唐代的玄奘《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中有“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又如《云笈七签》卷三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彩云捧足”。仙居自古有“烟霞第一城的美称”,史载“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为,而多神仙之宅”故名,为此,历代也多凡人遇仙的美好故事。

三仙下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仙居历代凡人遇仙记前篇)(1)

蔡经遇仙飞升

蔡经遇仙飞升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时,有神仙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今江苏),于汉代时得道飞升后周游天下。相传,有一次王远游览括苍山,经过蔡经的家,见蔡经有仙骨而不自知,便让其吞食了金丹。等到蔡经死后出殡时,家人发现抬着的棺材很轻,打开验视发现棺材里并没有蔡经的尸体。大约又过了四年,家人惊讶的发现蔡经又回来了,且容貌比先前还要年轻,并对他们说“七月七日,真人王远将要到家中做客”。是年的七月七日,王远由盛大的旌旗仪仗队引导,驾着五色龙,果然如期而至。在蔡经的家中,王远召见了蔡经的父亲、兄弟等人,并遣使召麻姑来赴宴。当日的酒筵上,各种肴膳有序呈上,所用器具有金盘、玉斛等。其后,王远用酒一斗匀水五升让蔡经的家人饮用,结果蔡经一家人举室升天。唐代时,诗人曹唐在其《王远宴麻姑诗》中曾记录此胜事:“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小天星斗满衣裳。闲抛南极归期晚,笑说东溟饮兴长。安得麻姑同一醉,使人赊酒向余杭。”

故事中,蔡经家的所在地即现在的括苍洞隐真宫。据史料记载,蔡经及其家人拔宅升天后,事情传到了朝廷,由皇帝下诏建立道观以祀奉。历史上,蔡经故宅上还曾留有“蔡经九井”和“石臼杵”等遗迹。

三仙下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仙居历代凡人遇仙记前篇)(2)

羊愔得道括苍山

羊愔是晋代太山人,性唯沉静,薄于世榮,雅尚逍遥,常慕道术。时任仙居令的羊忻是其兄弟。或许是因为兄弟的缘故,羊愔罢官后归隐括苍山,后来得道成仙。道教书籍《云笈七签》曾记录了羊愔括苍得道德全过程:“(羊愔)与缙云观道士数人,花时饮酒,日午,忽仆地若毙,气息犹暖,乃舁还家,七日方醒。乡里之人,与道士俱往问之,愔曰:“初为一人青帻绛服,自称灵英,邀入洞府中,见楼观宏丽,鸾鹄徘徊,天清景暖,异于人间。须臾,一石穴中有物飞出,状如簦,青色,柄长。灵英指之曰:此青灵芝也,可食之得仙。愔觉饥方甚,取坐于石上食之,味甘美,俄而都尽。灵英曰:尔夙有仙分,今日遽得见仙官。乃引见仙官,戴远游冠、霞帔三人,文武侍从极多。灵英谓愔曰:一人小有天王君,一人华阳大茅君,一人隐玄天佐命君。愔历拜之,咸曰:有仙骨未能飞升,犹宜地上修炼。俄而灵英送出,乃括苍洞西门也。”其后,羊愔便朝去暮还地探望其在仙居县城任县令的兄弟羊忻;最后遁入黄岩的委羽山而不知所踪。

三仙下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仙居历代凡人遇仙记前篇)(3)

钟离介梦遇仙女

钟离介是唐代天宝年间的仙居令。他得以在仙居任职据说得缘于慈感庙内的杜氏二女。杜氏二女本为金华人,家于仙居西门,以兜售汤饼为业。在二女长至十五岁左右时,父母双亡,厨师挑逗她们,出于激愤,两人杀了厨师并隐入盂溪,因盂溪大水而溺亡。据《光绪仙居县志》载,唐代时,有钟离介者寓居长安,得中科举。是夜梦有二女揖曰:“吾家盂溪,今君中第,尹吾邑矣。”后来钟离介果然被诏主政仙居。钟到仙居仙居后,寻访杜氏二女所在。在盂溪看到二枯骸挂藤上,“即近之道阻,斧藤,藤流血,削石,石亦流血,及举其骸,钩连有声,遂取以还”在路上遇樵夫相告“此石藤石棱二夫人锁子骨也”,说完樵夫也不见了。钟离介觉得神异,遂塑杜氏二女的骨骸并立祠庙祭祀。故事的最后,杜氏二女还曾相助钟离介仕宦的升迁。至于樵夫所描述的杜氏骸骨的形象,或为佛家锁骨菩萨的形象,但在仙居民间对于仙、佛区分一直就比较模糊。

三仙下天台山民间传说故事(仙居历代凡人遇仙记前篇)(4)

锁骨菩萨

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以其无家,瘗于道左。大历中,忽有胡僧自西来,见墓遂趺坐,具敬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曰,此一纵女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邪?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

——《续玄怪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