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非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王朝,其巅峰时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不过,元朝虽然极盛一时,但它的国祚却非常短暂 。从1271年12月,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起,到1368年正月,朱元璋改国号为“大明”止,这样精打细算下来元朝的国祚着实短暂,不到97年。
元朝的前朝身为大蒙古国,想必大家也知道,其先后灭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以及汉族建立的南宋王朝。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强大的元朝为什么那么快就灭亡了呢?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认为元朝之所以短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因此导致天怒人怨,最终走向灭亡;也有人会认为,元朝统治者不是汉人,所以很难驾驭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所以会酿成亡国惨案。其实这些都不是元朝灭亡的原因,事实上在元朝统治时期,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与生活在历史上与其他朝代也没有什么区别,并非是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全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至于说少数人驾驭不了多数人的说法更不对了,因为后面的清朝也同样不是汉族建立的,但其统治的稳定性甚至都超过了其它朝代。
在我看来,元朝之所以国祚不长,其主要原因为以下两点:
种族歧视加剧元朝实行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由50万蒙古民族统治5800万人口的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维护政权,加强统治,于是采取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元朝的社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核心内容就是“四等人制”,所谓四等人制是指将本国各民族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其中,蒙古人作为最高层统治者,肯定居四等人最高等位置,国家的重要职位绝大多数都只能由蒙古人担任,而其他民族不管能力如何也只能充当配角。此外,蒙古人在法律上也享有更多的特权,生活十分滋润,是其他民族远远不及的。
在蒙古人之下的是色目人,他们大多来自西域、契丹,能够担任中层官吏。地位处色目人之下的是汉人,此次的汉人不仅仅是汉族人,还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句丽人也是汉人。而最底层的南人是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的人)。
其中,汉人和南人作为元朝阶级最底层民族,很多地方都会受到限制。在《元典章》里,其实好多天法令都是针对底层民族,。一旦触犯了法令,蒙古人最多挨板子,而底层的汉人、南人就不一样了,轻者杖刑、刺字,重则流放、杀头。
到了元朝末年,还经常有蒙古人、色目人殴打汉人、南人,而且还不允许还手,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最终,汉人们也纷纷揭竿而起,奋力反抗。元朝统治者不注重各民族间的融合问题,也加快了元朝的灭亡。
统治阶层不断争斗
元朝总共有11个皇帝,而元朝第一任和最后一任皇帝在位时间加起来就有60年,那就说明在元朝中期37年间,更换了9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对一个统一性大国家来说自然不是好事情。
元成宗是忽必烈钦点的储君人选,如果他不是那么短命的话,忽必烈的治国方略或许还能长年延续下去,可惜元成宗仅在位13年就死了。成宗死后,武宗继位,并立了弟弟(仁宗)为储君,约定弟弟死后再归位给武宗子嗣。不过元仁宗最后违背了誓约,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后代,这就引发了元中期一系列的血腥政变,其中就有刺杀事件(南坡政变)、两地自立为帝事件(两都之战)、毒杀事件(上都兵变)等。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元朝皇帝怠政,把处理政务的权力都交给了宰相,慢慢地宰相的权力过大,甚至能左右皇帝,直接威胁到皇权,元朝后期也出现了大臣夺皇位的现象,因此皇位更换更为频繁。这也使得元朝后期经常出现皇室之间的矛盾纠纷,还经常兵戎相见,严重的内耗也极大影响了元朝的实力和凝聚力。
元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尽管在初期有较为强盛的综合国力,但由于后期统治阶级的腐败引起的内乱,加上一些自然灾害,还有各路农民相继起义,最后在朱元璋这支农民起义军的极力反扑之下,元朝走向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