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的重量只占身体重量的2%,却占据着人体每日能量消耗的20%。”

我们对自己大脑的运行逻辑有了解吗?

通过此文了解一下大脑的底层原理,我们就能更好地应用它。

怎样解决大脑内耗 一文了解大脑运行的原理(1)

【1】节能​——想躺平的不止是你,更是你的大脑

生命体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本能,那就是活下去,并且繁衍​。这种动机是深深刻在基因里的​。而生命体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因此在摄入能力并不充沛的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学会了如何将有限的能量分配到更高效、更合理的​运动上。这也导致了现代人脑偏好“节能”的特点,能最低消耗能量就绝不使用高耗能的思考。只要不关乎活下去和繁衍,大脑就很想“躺平”​来节能。

为了节能,大脑又​是怎么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习惯的呢?

比如不假思索。对于日常的各种抉择,我们的选择其实并没有深思熟虑,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快速选择。驾驶熟悉的道路,我们经常没有印象走过那一段,因为大脑开小差去休息或者思考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再比如刻板印象​。对于新的环境和人,我们通常会通过“标签”来评估,好让自己快速熟悉环境和人​。当我们看到一个学生烫头和吸烟,第一反应就是不是好学生​。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大脑不想花大多精力和时间去评估,反倒是刻板印象和标签化就能快速“了解”。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大脑的节能原理让我们很难不去简化和群体区分化的面对不熟悉的​事物。

为什么人们更喜欢谣言呢?谣言的特点就是绝对化和简洁化。这可太对我们的大脑的胃口了。记忆简单和绝对化的内容​不要太开心,所以谣言更容易传播。反之,靠谱的科普内容往往为了全面和不武断,而略显复杂、克制,很难一句话提炼出来一个简单的论断,从而大脑是抗拒的​。

【2】稳定——认知失调太痛苦了,那么就阿Q一下吧

我们听过一个词——老顽固​,为什么是老顽固,而不是小顽固或者中顽固呢​?这对老年人是偏见吧​?其实是有一定科学原理的。当我们小的时候,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好奇,这是我们自己在内心去构建这个世界的模样​。再大一点呢,就好奇少了一些,更多去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一旦年岁越大,​经历越多,我们对世界的构建也基本完成了。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顽固的特点,因为我们不想几十年的经验让年轻人批判说是错的​,那怎么办呢?坚持自己,顽固就顽固吧。

这也体现了大脑运行原理的第二个特点——稳定​。有一个经典心理学理论就叫认知失调理论我们总是追求认知和行为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大脑会感到困惑,感到非常不舒服​。比如抽烟的人都会说某某某吸烟依然长寿,吸烟导致肺癌是小概率事件,不吸烟的也会得呢,这种想法其实本质就是让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协调,避免大脑困惑的现象。再比如被女神送了好人卡,会劝自己​,女神只是现在专心学业,不想和任何人恋爱,不是因为自己不够有吸引力的原因。一旦女神第二天和别人恋爱了,此时认知就会完全失衡,痛苦随之达到了顶峰。

其次关于稳定的特性也会衍生对不确定的恐惧。

今年考研人数这么多,我还有机会上岸吗​?

​这次的汇报内容会对领导和客户的口味吗?不会丢掉工作吧?

她对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喜欢还是讨厌我呢?

......

你会发现很多焦虑其实就是来源于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知道结局,不管是好的坏的,我们都不会焦虑。但没人能100%预测结局,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也会如影随形。尤其在这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没人能够独善其身,焦虑不仅仅缠绕着你,也缠绕着​大部分人。想开点,焦虑不一定是坏事情​。它可以让你更努力的准备考研,更认真地准备汇报内容,更深入的了解心爱的她......话说回来,想要减少焦虑的话,三条建议​:首先让自己能承受最坏的打算,降低预期​;其次在自己能管控的范围内消除不确定性,靠自己的知识、技能、远见去扩大赢的概率​;前两条做不到的话,最后一条,减少欲望好了。不赌的人永远不会输钱,同时也不要眼红赌对了的人。

【3】预测——原来我们是如何热爱预测

​老板跟你讲:“一会儿你来办公室找我一下。”你回答完好的之后,大脑开启了预测模式​:老板突然找我干啥,我最近也没干什么出色的​事情啊。难不成要​辞退我​?如果他真的这么做,我要怎么据理力争​呢?先去网上查查劳动法吧。

这样的事情,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吧​?大脑懒归懒,遇到可能威胁生存质量问题的威胁时,还是特别​勤奋的。你不想都不行,​完全地不由自主。为什么大脑偏爱预测呢?因为预测可以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做好准备,这也是刻在基因里的​程序。预测有规避风险的一面,也有带来​无端焦虑的一面。

我们的很多决策不是基于当前状况作出的,而是基于预测的​情形作出的。比如房产中介跟你讲:“大哥,你别看现在这套房周边很荒凉,不出几年,地铁、学校、医院、商超、公交线路统统配齐,现在买是不错的选择,晚了就要多花钱​了。”你一想,买房不就是为了未来​自己和家庭的方便吗,于是急忙交了意向金。销售人员就很会替你去预测,即使现在啥都没有,但会让你相信未来更好,从而达成成交。

小张想想自己​稀薄的存款,想着父母如果生病了可怎么办?于是给父母都买了商业医疗保险。万一​父母健康出了问题,自己也可以从容一些。这也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而做得决策​。

年轻人常说画饼,其实就是利用了我们大脑的预测原理。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预期,从而实现画饼人的​目的。​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就是不瞎给别人画饼,也不​盲目接受别人的画饼。比起天花地坠的语言,我们更需要实质性的​承诺。

【4】反馈——让你欲罢不能的根源

我们大脑运行原理的最后一部分就是——反馈。它是我们大脑动力的来源,也是甜蜜陷阱的​始作俑者。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还是忍不住刷会手机、聊天、发呆,告诉自己“玩一会再开工”;明明订好了减肥计划,晚上只吃4分饱,确在深夜刷吃播视频,偷偷点个外卖​,在满足和​挣扎中睡去。明明下定决心每天看一小时的书,却总是拖延到上床,勉强打开看了5分钟,​切换屏幕看视频了。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总是那么难做到?”​。如果​减肥、运动、学习像游戏和短视频一样让人上瘾就好了。对比上述两种,应该做且不容易做的和不应该做却容易做的,本质区别就是大脑​的反馈机制,也叫​奖赏回路。

游戏、短视频都是短时间就可以让大脑有反馈的事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传递让我们时喜时悲,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反观那些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很枯燥,很无聊甚至有些痛苦,因为我们做这些事情时候,大脑的反馈是滞后的​。也许阅读完后会有所得、运动完经过休息之后才会感到平静、完成报告PPT之后才会感到心安......所以这些事情​其实是一种延迟满足,而我们的大脑不喜欢延迟满足,喜欢及时满足​。

及时满足虽然​上瘾,但它是甜蜜的陷阱。因为上瘾让人充满动力,但不一定会一直感到快乐,而是在寻求更大的快乐​。我们会越来越沉迷在寻找快乐的路上,不用太多思考,​下一条视频或许就会更快乐。这样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很容易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快乐没有多少,​时间倒是真的浪费了。这也和原始时期的生存状况有关:食物缺乏且储存条件有限,如果捕捉一头兽类,必然会选择尽可能地塞进肚子,哪怕很撑也要继续塞。很可能接下来几天没有食物,这也就筛选出来了短视的人可以存活繁衍​。我们也是如此,大脑养成了及时享乐、追求速成的特点​。

结语

怎样解决大脑内耗 一文了解大脑运行的原理(2)

上文讲了大脑运行逻辑的4个原理​:节能、稳定、预测、​反馈。有这样的缺陷从本质来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变化速度大大快于大脑进化速度​。现代人身体的大脑还是和原始人的大脑运行逻辑是一样的。4个原理在原始人所处的环境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赢得生存和繁衍的机会。但在目前的社会中却成为了我们的桎梏,反而阻碍了我们的成长​。

无论是节能所对应的懒惰、稳定所对应的焦虑、预测所对应的不安、反馈所对应的沉迷......我们都敬而远之,想要极力避免​它成为我们的标签。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很难去对抗大脑的运行逻辑​。能做的就是了解它,尽可能去接受它,再利用4种运行原理背后的底层逻辑去设计、改变行为。比如你想改变体重,不妨让计划更加简单(便于节能)、易于操作(便于稳定)、可被检测(便于预测)和有奖励(反馈),如果你的计划符合你的大脑运行逻辑,那将能更好地​执行和坚持,直至达成目标。​

怎样解决大脑内耗 一文了解大脑运行的原理(3)

戳一下【东立木的二月天】,查看更多内容。

在我的世界里,看到你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