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静静地躺着下面这两座石雕。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

很明显,按照欧洲基督教文化圈的传统操作模式,这两座人形雕像底下,就是其主人的坟墓。

这样看,如此的摆放形式,墓穴里的古人,应该是两口子吧。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

可是,你再仔细看看,仿真人石雕呈现的,又分明是中世纪“出家人”的形象——女性为修女,男人是个僧侣(修道士)。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3)

中世纪的世俗女性和修女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4)

注意,这是中世纪标准的修道士发行

要说这两位“出家人”,为什么最后竟然合葬在了一起,这就非常值得细讲讲发生在12世纪早期的那段惨烈的旷世绝恋。


公元1079年(大约等同于中国的北宋末年),法国南特巴莱的一个拥有骑士头衔的下层世袭贵族家庭,迎来了自己的长子——皮埃尔·阿伯拉尔。

然而,让做父母的相当不满意的是,这个帅气又聪慧的继承人,竟然对做骑士去上战场冲锋陷阵,为家族建立功勋毫无兴趣,整日只会看书、写诗和“思考人生”....这在当年的大环境下,显得非常“不贵族”,也不“体面”。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5)

中世纪贵族的“体面”生活——这时候,他们还是吃“抓饭”的,西餐刀叉的普及,是好几百年以后的事儿

那时的欧洲,有这么一个观念深入人心——上帝把人类分成三部分,教士为所有人祈祷,农夫供养所有人,骑士们用剑保护所有人。

因此,当年从事文字工作的,多为教会人士,而欧洲的大小贵族们,往往以无知和没文化为荣。

一位法国贵族曾扬言:我宁愿我的儿子被绞死也不要他学习拉丁字母!

另一位英国贵族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乡巴佬的儿子才识字!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6)

此时,少得可怜的图书,很多都是看图说话的形式,还穿插着大量“怪力乱神”的元素

而且,那时候,除了男人们总是异常自信地处于文化生活的边缘,广大贵族女性群体,也向来把读书识字视为“洪水猛兽”,往往认为只有妓女和戏子为了“生计”,才会去认字、写作,一个出身高贵的小姐要主动学文化,简直就是在自降身价,辱没家风。

对于贵族们而言,体现自己“身份”的主要“途径”就是“勇敢的打仗”。没有仗可打的时候,也经常会大搞比武擂台,并把打猎作为主要休闲方式——所有的日常,几乎都跟提高武艺和打打杀杀有关。

继承人不爱战斗爱书本,那属于“不务正业”,甚至有可能会被认作“中了邪”,让当爸妈的,特别着急上火。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7)

因此,那时阿伯拉尔的父母,也很焦虑,甚至多次烧掉了他的书本,尝试将阿伯拉尔引向“正途”——做一名勇敢的骑士去战场上打拼,而非整日在室内辩论、思考,抄抄写写,搞这些“娘娘腔”的东西。

不过,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如果非要做个文化人,那也有的选——去当教士,以“侍奉上帝”为由,同样能“体面”的舞文弄墨,研究哲学,甚至是科学。

比如,中世纪后期,阐述了当年最接近科学真相的“日心说”的哥白尼,他自己本身的职业,就是神父!因为坚定捍卫“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的布鲁诺,在被教会开除“公职”前,也是一名神父。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8)

然而,当教士,在那段时期(直到中世纪后期教士才不被刻意要求单身),又意味着要做一名“出家人”,是不可以结婚生子建立家庭的。

这样的人生模式,显然同阿伯拉尔家族“继承人”的身份,互相矛盾。

为了搞“学术”,最终,阿伯拉尔放弃了继承权(他家不止这一个儿子),真的就去当教士了。

据记载,阿伯拉尔长得非常帅气,举手投足间,风度迷人。而且,他特别擅长思辨,不仅敢于质疑权威人士,还总能把对方搞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9)

皮埃尔·阿伯拉尔

1115年,阿伯拉尔在巴黎圣母院的宗教学校任神学教师,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拥戴。

这所学校的资助人,是他的远房亲戚,富尔伯特。

在那个时代,富尔伯特也算是个较为开明的人,在这种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中,竟然能主动聘请阿伯拉尔给自己的侄女爱洛伊丝做家庭教师。

就这样,除了在学校授课,阿伯拉尔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泡在了富尔伯特家,跟这位通晓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巴黎著名才女一起“探讨学术”。

这一教,就是两年多。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这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当家长的,不怕出问题吗?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0)

讲真,原本,这位富尔伯特,还真的没太把这个疑虑当回事儿。

因为,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当年,从事“神学工作”的人是不允许瞎搞的,否则就等于自断前程。仕途一片大好,在教会人气很高的阿伯拉尔怎么会为了一个小丫头,放弃自己的整个人生规划?

另外,两人年龄差距,也不算小——老师38岁,学生16岁,中间差了一代人,这么明显的“代沟”,貌似基本可以排除大叔和萝莉之间,互相产生感情的可能。

只是...没成想,38和16先是在学术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随后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卿卿我我,渐渐地又进行了“肉体”上的“结合”....

据说,至今巴黎圣母院的后院还有一间很不起眼的小房间,门口写着——阿伯拉尔和爱洛伊丝的“爱巢”。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1)

一段时间后,爱洛伊丝的肚子被搞大了。

很快,两人私奔了。

挺着大肚子的爱洛伊丝,被阿伯拉尔带到了一个乡下教堂秘密结婚——老师变老公。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2)

描写这段情史的电影《天堂窃情》中,两人的秘密婚礼现场

婚后不久,爱洛伊丝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阿伯拉尔的计划是,让爱洛伊丝先暂住自己妹妹家,他主动去找富尔伯特坦白一切,请求他的原谅,并准备正式“还俗”,放弃自己在教廷的一切职位,公开迎娶新娘。

毕竟,在西方文化圈中,非婚生的孩子,都会被定义成了私生子,将终身被污名化(事实上,中世纪高级神职人员有私生子的,并不在少数)。为了心上人的名誉和他们“真爱”的“结晶”,放弃自己的仕途,这样看,也是相当值的。

本来,当阿伯拉尔向富尔伯特坦白一切,并承诺给女方和孩子一个名分后,富尔伯特先是雷霆大怒,但随后又表示了原谅,并且还主动说——你们巴黎没房的话,就先一起还住我这里吧。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3)

《天堂窃情》中,富尔伯特对侄女未来生活的规划

故事到这里,看似已经接近圆满了...

然而,意外发生了。

爱洛伊丝显然是个“事业型”女子,她坚决不同意公开两人结婚的消息。因为,这段时间,德高望重阿伯拉尔已经被提名为了某神学院校长的候选人,她非常担心婚姻会断送身为教士的阿伯拉尔的大好前程。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4)

阿伯拉尔和爱洛伊丝

在小娇妻的坚持下,他们把儿子扔给了乡下的阿伯拉尔妹妹照看,两人回巴黎后,阿伯拉尔继续去宗教学校“上班”并住在自己的单身宿舍中,爱洛依丝则依旧回到了自己闺房。

两人私下接触,也都是偷偷摸摸的秘密约会。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5)

《天堂窃情》中的阿伯拉尔和爱洛依丝

这番操作,就令富尔伯特看不过去了,他决定向整个巴黎公开自己侄女的婚姻。

没想到,为了丈夫的“前途”,爱洛依丝却矢口否认自己和阿伯拉尔的婚姻,并让阿伯拉尔将自己秘密送入修道院藏了起来。

这么一来,事情马上就变了味道——在富尔伯特坦的眼中,自己唯一的亲人,侄女爱洛依丝是被阿伯拉尔诱骗成“情妇”的,而且,在被要求公开婚姻的时候,阿伯拉尔竟然还把侄女送入了修道院....这阿伯拉尔,分明就是个“渣男”。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6)

愤怒的富尔伯特受到了巨大侮辱。

为了维护自己家族和侄女的“荣誉”,同时报复这个“渣男”,他花重金雇人,半夜里潜入阿伯拉尔的卧室,不由分说,对阿伯拉尔进行了“强行阉割”。

就这样,种种误会和阴错阳差之下,两人此生再也无法进行肉体上的“碰撞”了....

所以啊,遇到事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和家里人好好商量,说清楚来龙去脉和今后的打算,否则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爱洛依丝听到噩耗,迅速赶到了阿伯拉尔的床前,冷静地表示,虽然你已经无法在教会中任职了,但咱们还是一家人,从现在开始,咱俩和儿子光明正大的一起过日子吧。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7)

《天堂窃情》截图

然而,万念俱灰的阿伯拉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挣扎着要赶她走。

刚烈的爱洛依丝就是不走,她告诉丈夫,自己的心里,再也无法容下第二个人。

结果,阿伯拉尔竟然虚弱地回答她说——这样,我去做修道士,你去当修女,咱们一起接受“上帝的惩罚”吧。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8)

《天堂窃情》截图

然后,刚烈的爱洛依丝就真的转身去了圣阿尔让特伊的女修道院,宣誓做了修女,时年18岁。

养好伤后,阿伯拉尔进入巴黎郊区圣丹尼斯修道院,当了修道士。

此后,阿伯拉尔与爱洛依丝除了工作上的短暂见面外,平时就靠书信联系,唯一的儿子则完全丢给了阿伯拉尔的妹妹去抚养——各自出家的俩人,就这样夫妻变同事。

不过,阿伯拉尔和爱洛依丝之间的书信幸存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中世纪文学上的经典。

在那些书信中,字里行间仍然充满爱意,只是——已经不能成为真正夫妻的他们选择了另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即,把相互间深深的爱意用对“上帝的爱”的形式,热情的表达了出来。

信中,阿伯拉尔称呼爱洛依丝“我的姐妹”;而爱洛依丝则叫阿伯拉尔为“我的导师”,她给阿伯拉尔的书信写得非常唯美,充满思辨和深刻的内涵。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19)

后人把他们的书信整理成了一本专辑,中文被梁实秋先生翻译成了《绝情书》

在后来的岁月中,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出家人,都把“侍奉上帝”的职业,做得有声有色。

阿伯拉尔在修道院写了一系列逻辑论文,并经常参与一些哲学和神学辩论活动。

因为激进的观点和对教廷丑恶现象的揭露,阿伯拉尔被迫出走,隐居乡间。

此时,他的名声已经相当大了,被誉为“高卢的苏格拉底”,拥有众多忠实的支持者。

1126年—1132年间,他担任了鲁伊修道院任院长,在继续从事哲学和神学写作的同时,一直力图改变那里的愚昧习俗,却差点因此被僧侣们谋害 。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0)

1136年,阿伯拉尔重回巴黎,出版了大量经典的伦理学著作《认识你自己》、《论辩证法》、《一个哲学家、一个犹太人和一个基督徒之间的对话》等等。

也正是这段时间,为了安慰一个不幸的朋友,他把自己的遭遇写了下来,取名为《我的灾难史》,意思是告诉朋友,与我的遭受的痛苦相比,你那点事儿算不了什么。

后来,《我的灾难史》传到了爱洛依丝手中,她读完后,立即给阿伯拉尔写了一封充满爱意的信。她说:“我相信没有人读了它或是听了它而不流泪的,它重新唤起了我满心的悲伤……”

信中,她表示自己依然深爱着他,直白地说——“我的导师,你才是我的心灵和肉体唯一的拥有者”。

相对曾经的“妻子”的勇敢而炙热的文字,身心早已经完全“无欲”的阿伯拉尔写的就有些敷衍了,只是在不断鼓励她当好“基督的新娘和仆人”,请她把两人之间的爱意转到了对上帝的爱之中.....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1)

巴黎卢浮宫中的阿伯拉尔雕像

关于两人对爱情的表述,电影《天堂窃情》结尾的设计,就非常符合人物原型。

原野上,年老的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再次相见时,迎着大风,爱洛伊丝对阿伯拉尔说~“在我心中,我一直在和你作爱....”

而她做修女时,每天亲吻的十字架,原本是当年他们两人爱情的信物——爱洛伊丝每天深情亲吻的,其实是她那炙热的爱情。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2)

望向爱洛伊丝的阿伯拉尔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3)

望向阿伯拉尔的爱洛伊丝

而相对于爱洛伊丝,阿伯拉尔后半生,隐隐的,还是透着怨念。

比如,被阉割后,他对芳龄18岁,青春正当年的妻子说——你去做修女吧。

就不免带着一丝精神洁癖。

一方面,他确实是认为自己已经无法给爱洛伊丝婚姻的幸福,索性干脆做个了断;

但还有一个可能藏在他心底的秘密,那就是,阿伯拉尔虽然嘴上一直说着自己有罪,但引诱他犯罪的,却正是爱洛伊丝,生米煮成熟饭后,让他隐瞒婚姻的,还是这个女人——她的选择几乎断送了他的一切,就像亚当被夏娃引诱之后,上帝问亚当缘由,亚当把罪过都归于夏娃。

所以,阿伯拉尔也把妻子看作了一个“有罪”的女人。但毕竟是真爱,又不能弃之不管。那么,对他来说,最好的解脱和救赎,就是用余生忠诚的侍奉上帝,求得主的原谅,而不至于堕入炼狱,承受无尽的烈火烹油的酷刑。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4)

可能,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中世纪欧洲人对于天堂和地狱的执念有多深——在他们看来,人生来就是为了死亡做准备的。

表现好的,被恩准进入天堂;大部分人会在地狱接受拷问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分流”;那些亵渎神灵,做出过不为社会理念和法律所容的人,则统统要被送去炼狱接受无尽的折磨。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5)

而在阿伯拉尔的心中,修道院中日日夜夜的祷告跪拜,就能起到的“救赎”作用,从而有效减轻他们两人背负的罪行。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6)

不过,在爱洛伊丝这个终生徜徉在爱河里的女子心中,她“侍奉上帝”的选择,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救赎感了。

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更像是为了爱情去“出家”,做了多半辈子的修女。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7)


1142年,阿伯拉尔结束了多灾多难的一生,与世长辞。

按照他的遗嘱,阿伯拉尔被葬在了自己生前帮助爱洛依丝建立起来的圣灵修道院内——爱洛依丝亲自带队,把阿伯拉尔的遗体运回修道院,主持了他的下葬仪式。

22年后,1164年,爱洛依丝也去世了,人们将她葬在了阿伯拉尔的墓旁。

巧合的是,这两人,都活了63岁(这在中世纪,已经算是相当长寿了)。

1817年,圣灵修道院翻修的时候,被这段“坎坷爱情”感动了的路易十八(波普王朝复辟后的法国君主)特意颁下“圣旨”,将两人的遗骸隆重移至“名人云集”的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合葬,并加盖了如今游客们看到的,这个雕刻着栩栩如生人像的石棺。

法国历史最强后腰(法国苏格拉底阿伯拉尔)(28)

好歹,最终他们还是“躺”在了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