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两点,从东江边的金月湾生态园回到家中,我倒头就睡。待到我醒来时,窗外已经显暮色,一看手机,已经快六点了。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完成一件大事,我都会闷头大睡,而且会睡得特别香。因为,我太疲惫,再卸下一副担子后,瞬间放松下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夏天田园的七律诗(城郊的诗和田野)(1)

从萌生种菜的想法,到两处小记者劳动实践基地开心菜园种菜完成,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期间,找菜园,与菜园主人协商取得支持,规划细节,定做标志牌,发动学员参与,零零碎碎的工作特别多。

但是,这件事我们做成了,而且从提出设想,到项目落地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我毫不掩饰对自己的赞赏,有梦想的人很多,能把梦想实施的人很少。

梦想能否实现,主要在于两点:第一,你觉得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做;第二,你有没有执行力。

没有经济利益,甚至是贴钱的事情(比如这次种菜),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这是缺乏情怀。有想法而不去实现,这是安于现状,终将死于安乐。

我不求降大任于我,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是一种情怀,也是对自己一种挑战。中年觉醒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你觉醒了仍旧不行动,以后才真正痛苦。

两天的种菜给了我很多感悟。

在菜地里,最勤劳认真的是爷爷奶奶们。他们甚至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土地,抓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毫不吝啬力气挥锄挖地,起垄,手把手教孩子们挖坑,放苗,配土。慈祥的神色中甚至有一种自我感动。

爸爸妈妈们的心态又不一样,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玩不玩得好,开不开心。当然他们也有很强的责任感,既然把地分给了自家耕种,他们就会想办法维护好,至少要有点收成。

夏天田园的七律诗(城郊的诗和田野)(2)

至于孩子们,在他们眼中,这次种菜跟一场游戏没有多大的区别。

几家为一组,每组负责一块地。分完地之后,孩子们很兴奋地给自己的菜园命名。不得不说,现在孩子很有创造力,菜地有“金色童年”,“快乐成长”这样中规中矩的名字,也有“开心斗地组”,“内卷三人组”这样的搞怪名字。

很多孩子一开始兴致盎然,大呼小叫,忙得不亦乐乎。时间一长,他们就对挖出来的蚯蚓,地里的蟑螂,蝗虫等感兴趣了,种菜的事情自然撂给了大人们了。

有关农耕的知识,孩子们完全是一片空白。 有的孩子把已经长大的白菜也挖出来,移到自家的责任田;有些孩子把主人家已经长好的葱移植过来,他们完全不知道葱是要从葱头种起的。

我们无法苛求孩子们,他们一出生就与田野有隔膜。让他们与大自然亲近,正是我最初的目的。利用自然,在大地上劳作,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对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最高敬意。

过一个多月,我们种下去的菜就可以有部分收获了。那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诗和远方从来不难实现,在城郊,就有诗和田野。

夏天田园的七律诗(城郊的诗和田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