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绿色、环保的美好家园带进画里。”近日,西城街道金融社区活动室内格外热闹。绿色的地球、呆萌的小垃圾桶玩偶、多彩的鲜花…… 12组家庭正在创作一幅长4米宽1米的画卷,孩子们用画笔传递了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

垃圾分类环保图形(12组家庭用4米长画卷传递环保理念)(1)

展示绘画成果。

寓教于乐,普及环保知识

  “昨天去红山公园冰雪大世界玩了一圈儿,晚上爸爸告诉我明天有垃圾分类的活动!能学知识还能画画儿,我就特别想来参加!”1月17日一大早,9岁的李洲和李洋小哥俩就跟着奶奶早早地来到社区活动室。

  “苹果吃完了,饮料喝完了,扔哪儿?”“为什么扔垃圾还要分类?垃圾还能再利用吗?”许多问题都在小哥俩的脑海中浮现。

  “像苹果这些瓜皮果核属于餐余垃圾,应该扔进灰色垃圾桶;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应该扔在蓝色垃圾桶。”树德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吕老师解答了孩子们心中的疑惑。

  随后,吕老师还为大家讲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会侵占大量农田;无意埋进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垃圾被动物误食,容易导致动物死亡。”因此,分类投放垃圾能减少对生活环境的危害。

  吕老师介绍,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后就是资源。还可以通过分类投入将纸、塑料、瓶子、金属、废家电产品等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再回收、利用,转化为宝。

  “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我觉得以后垃圾收起来可以做燃料”“我觉得以后的垃圾收起来是可以建成房子,还可以做成玩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发挥想象提出了很多建议,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大家一起来环保,垃圾分类最重要!可回收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课程的最后,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拍,晃动着小脑袋,大声地诵读着垃圾分类口诀。

垃圾分类环保图形(12组家庭用4米长画卷传递环保理念)(2)

学以致用, 争当“环保小卫士”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颜料和绘画工具,孩子们都按捺不住兴奋和好奇,一个个跃跃欲试,终于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铺开白纸、拿起画笔,孩子们变身“环保小卫士”,开始绘制出内心最美好的家园。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我要画一个绿色的、开心的地球。”8岁的王思嘉将圆圆的地球拟人化,葱郁的绿林、清清的河流遍及球体。4个小朋友分工画出蓝红绿灰四个可爱的垃圾桶玩偶,上面标出来可回收、有害、其他、厨余垃圾。5岁的小彤彤还把自己画在了里面……

垃圾分类环保图形(12组家庭用4米长画卷传递环保理念)(3)

小朋友在作画。

  另一边,5个孩子还别出心裁设计出连环画:外出骑行更环保,开空调别低于26℃,投放生活垃圾时干湿要分开……“生活中自己也会提醒爸爸妈妈尽量这样做,希望大家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好守卫美好家园的小主人。”孩子们说。

  有的小朋友早早地完成了负责的部分,坐在一边翻看垃圾分类宣传单。“易拉罐和废塑料是可回收垃圾,废灯管和废电池是有害垃圾,烂苹果和剩饭剩菜是厨余垃圾……”说起垃圾分类小知识,一些孩子张口就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张创意十足、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的垃圾分类绘图诞生了。

  “以前,孩子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回来后就‘教育’我,要做好垃圾分类,厨余垃圾不能和生活垃圾混着放。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我觉得这类活动很有意义,对孩子成长也有帮助,看到这次活动通知,我第一时间又给孩子报名了。”家长朱先生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后开心地谈道。

  金融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凯表示,此次活动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护环境的种子,让他们明白了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他们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希望通过更加有趣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自2021年7月份,红山区吹响垃圾分类“冲锋号”以来,西城街道各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正确率,不断深化居民分类意识。下一步,西城街道将继续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

全媒体记者:刘明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