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本教学,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教学,但因为阅读教学往往与写作教学相对应,而写作教学只是非文本教学中的一种,故我们特别以文本教学的说法来替代传统的阅读教学的说法,除此以外的概括为非文本教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把文本解读转化为教学设计?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把文本解读转化为教学设计(基于文本教学的教学案例撰写)

如何把文本解读转化为教学设计

所谓文本教学,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教学,但因为阅读教学往往与写作教学相对应,而写作教学只是非文本教学中的一种,故我们特别以文本教学的说法来替代传统的阅读教学的说法,除此以外的概括为非文本教学。

关于教材文本的分类(主要体现为体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在新课改之前,中小学校语文文本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三大类。两大部分是:现代文和文言文;三大类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种分类法一直受人诟病,因此,新课改后对文本类别重新加以划分命名。虽然现代文和文言文的说法依然存在,但在教材编排时,已经突破了两者的限制,混排现象比比皆是。而在全国高等院校考试说明中,则将文本划分为三大类: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其中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论文、杂文、随感、评论等;文学类文本主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影视作品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人物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为了便于论述,且根据中小学教学的实情,我们下面主要从现代文(除实用文以外的一切用现代汉语写成的文章)、文言文(一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写成的文章)和实用文(不含文言实用文)三大块加以阐述。这样的分类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实用文和现代文、文言文存在交叉关系,另外古白话文归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也是个问题。但这些已经不是我们要具体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只希望每位语文老师在执教后,能够通过对自身教学经验的概括,创造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来。

一、现代文教学案例的概念

要说明什么是现代文教学案例,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现代文,什么是现代文教学。所谓现代文是指五四以来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不包含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用古白话写成的文学作品)。现代文教学是指语文教师以现代文为课堂载体进行的阅读理解教学,现代文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重要词句的理解、语言与写作特色的掌握、表达技巧分析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对现代文教学案例作如下界定:现代文教学案例是指根据教师现代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整理编撰而成的案例。

(一)现代文教学案例特点

现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半壁江山,根据现代文教学状况而写成的现代文教学案例与文言文教学案例相比,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现代性

现代性原来是一个哲学(包含文学、语言学等等)的常用术语,人们一般把它作为一个时代,或是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的总体来谈论。有的人把现代性置于这样的位置:现代性之前有一个或多或少幼稚的或陈旧的前现代性,而其后是一个令人迷惑不解、令人不安的“后现代性”。其实,这个术语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试举三例:其一,“现代性”体现了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体现了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其二,对现代性的理解要从三个角度切入:第一个角度是时间,它区别于古代和中世纪,是与过去的断裂和告别,这种断裂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社会的所有层面;第二个角度是社会结构,体现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建立、科层制和宪政体系的建立;第三个角度是思想文化角度,包括向未来敞开的、乐观的无限进步的时间观,理性主义的认知观,尊重人的价值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观念,以及教育的大发展和知识、学科、思想流派的大规模生产。其三,现代性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现代”语出拉丁文modo,它的意思就是当下、现时,以同过去和将来区分开来。它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加以使用,并不专指哪一个特定的时期。就此而言,现代性可被视为诞生以来一切时代的精神特征。

当然,我们这里所谓的“现代性”有别于哲学领域的现代性,我们主要从下面三大特点来理解现代文教学案例的现代性。首先是文本的现代性。现代文教学案例选择的教学文本应该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感,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都能给人以当下生活的实感。因此,一些古白话作品自然不在此列。另外,有些作品虽然是现代白话作品,但由于其形式内容的滞后性,以及缺乏典型价值,即使入选到教材中,除非是教材研究,我们一般也不会将这种作品的教学编写成教学案例。其次是教学的现代性,即现代文教学案例中的教师教学应当符合现代理念,符合教学现实,具有引领价值。最后是教学案例的现代性价值,即教学案例本身透露出现代教学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阅读者提升对现代教学的评判能力,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评判。

2.多元性

多元是当今学界最为流行的概念之一。相比文言文和实用文,现代文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在解读上具有较大的个性空间。因此,在编写现代文教学案例的时候,就一定要兼收并蓄,充分考虑现代文阅读的多元性,使多元理解成为现代文教学案例的一个标准。多元性也是一个在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其释义也各不相同,例如在人力资源领域,多元性的意思是指使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人类特征。而在文化领域又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多元性的一种解释,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解释,就是:人们一般倾向于注重比较浅显易见的表面意义上的文化间的差异,如饮食习惯、服装式样、艺术、音乐、舞蹈形式等等……基于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深层理解,人们认为多元性不仅仅适用于浅显的品味和价值观念,更适用于道德的观点和义务。再如:“从具体的词义来说,在英语世界里,pluralism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多元性,‘一社会中有不同民族或有不同政治或宗教信仰的群体共同生活的状态’,二是指‘一社会中多民族或有不同政治、宗教信仰的人和平共处的原则’。前者侧重的是对事实的描述,后者侧重的是一种政治文化主张。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和平共处,也就是说无论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它们都能相互很好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相互冲突。”

当然,我们所谈到的教学案例撰写时要注意多元性问题,并非指注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人类特征,也不是去关注民族的多样化,而是指注意对文本的理解的多元化、教师教材处理的多元化、课堂组织的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以及对案例的评价的多元化等等。

3.发展性

与现代性相适应,现代文较之文言文和实用文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文言文无论多么精彩,都只能属于历史长河中的珍珠,它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变化;实用文的格式基本固定,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但现代文则可用“与时俱进”、“日异月更”、“千形万状”等成语来形容,可以说变化发展是现代文自身的特点,自然现代文教学对于教师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变化的要求。现代文教学案例也有发展变化的特点。这也正是教学案例中现代文教学案例占据半壁江山的重要原因。时移事异,事移形异,形移教异,现代文教学案例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二)现代文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举一个规范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或印证现代文教学案例的上述特点:

1.案例背景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学课本中,散文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散文被誉为“美文”,其内容丰富,结构灵活,语言优美,具有广泛的审美教育的功能。散文学习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情感,因此对于散文语言的鉴赏是关键。教师们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散文语言鉴赏呢?请看下面这个实例: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品味语言的。

2.案例过程

导入后,我布置朗读任务:请同学用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估计大家读得差不多了,我让大家从集体自由朗读,进入到个别试读:“相信同学们读过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现在我就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我先抽点了一位男生进行朗诵。

“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位男生开始读,“一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学生读完后,进入评读环节。

“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我问A同学:“具体说说。”

A同学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学生们哄堂大笑。

由此,进入比读环节,我对A同学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A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二轮评读,不再提问同学。我用一句玩笑话,指出了A同学的不足。

由此,进入到范读环节。“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我刚说完,同学们便“正襟危坐”,显得特别期待。

我开始读了。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按刚才李老师示范和解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再次进入集体自由朗读环节。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不再那样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从口中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再次进入试读环节,我又抽点了几位学生起来朗读。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B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因此,我引用杜甫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作夸张式点评。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C同学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C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C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3.案例评析:

案例中,教师的课堂处理有几点是特别值得赞同的:首先,老师紧扣文本语言做文章,通过反复的品读体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获得情感熏陶。其次,教师注重阅读指导,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不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点拨引领,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第三,注重教学变化。如果一味让学生死读,学生是很容易疲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处理时,采取了多种变化手段。就以读的方法为例: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原初体验自由读;再抽点学生检查读;然后教师自己上阵示范读;接着学生集体开展比较读;最后继续抽点学生汇报读。可以说多元阅读,撑起了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但在场的学生不会有机械乏味的感觉,就是捧读案例,也有丰富的创意扑面而来。但案例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老师想幽默一下,用了“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的句子,可能会对学生的自尊带来伤害。

上面这个案例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教学案例的三大特点。这在案例的评析中已有点到,下面我们再作强调。

首先,就教材来说,《荷塘月色》是一篇公认的经典散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品,至今闪耀着美学的光彩,文本自身的现代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作者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对话性特征,更体现出这个案例的现代性价值。

其次,本案例主要截取引导学生朗读文本的环节,内容虽然单一,但作者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那种刻板机械的教学方法,显得特别丰富多元。这一点评析已经讲得十分明白。教师不是让学生一读了之,也不是以自己的读替代学生的读,而是采用了师生互读的多种形式:集体自由朗读、学生评读、学生比较试读(比读)、教师评读、教师范读等。而且,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根据需要实施,有变化也有规律。

最后,李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拓性与发展性。不是说传统教学中没有朗读,甚至学生读、老师读都有,但有意识的以多元的理念指导朗读的展开的这一做法,还是有些创新发展的意味的。李老师的评价在某个角度看或许显得有些“过”,但他的三处评读,幽默而充满文化味,对学生今后的评读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二、现代文教学案例的类型

前面对教学案例进行的分类,现代文教学案例可完全套用,例如,从现代文教学案例选择的来源看,可以把运用于语文现代文教学的案例分为文本型案例、超文本型案例和规范的课堂教学案例。从现代文教学案例编写的形式上看,又可以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和课题研究式案例。从教学案例呈现的载体上看,又可分为书面的现代文教学案例,课件式的现代文教学案例,视频式的现代文教学案例,课堂录音式的现代文教学案例等。但很显然,如果我们按照上述分类去阐述的话,一则易与前面的论述内容雷同,二则会和我们基于文本与非文本所得出的两大分类相矛盾。故在此我们仍从现代文的体裁去划分。另外,因为我们已经将实用文独立出去论述,则从大的方面,我们只将现代文划分为文学类和论说类两大类。

(一)文学类文本教学案例

从类型学看,文学体裁可以划分为很多种,但根据传统的文学体裁划分及教材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文学类教学案例主要分成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含曲艺)、影视、寓言等六大类。

1.小说教学案例。新世纪以来,小说发展很快,衍生出诸多新式小说。如果仅就篇幅而言,基本仍是长篇小说(入选教材都为节选)、中篇小说(入选教材以节选为主,也有全文入选的,如《阿Q正传》)、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但从类型看,在原来的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军事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基础上,出现了网游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魔幻小说等。但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小说,除了部分是现代派小说外,其他的基本都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小说,其环境(含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开端或原因、发展、高潮、结局或结果)三大要素是不太会变的,只是有的要素的某些点在某些类型的小说中有所淡化而已。小说教学案例相比其他教学案例自然要更关注这三大要素,其从三大要素出发寻找素材,整合成案例。

2.散文教学案例。相比小说,散文的类型相对简单一些,通常我们把散文划分为三大类,即: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议论散文或哲理散文)。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叙事散文的特点与小说比较接近,其要素通常概括为六个方面,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抒情散文可能也具有这六个要素,但通常这六个要素被其抒情所淡化,或者说,它所存在的六个要素,目的不在于告诉人们是什么或为什么,而是要让人们明白,它们对作者心灵世界的影响。抒情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也就是说,出现在抒情散文中的六个要素,可能是非常分散的,但它们都凝聚在一根红线上,这根线就是作者的情绪与思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就是抒情散文最常用的笔法。说理散文则较接近论说类的文章,它讲道理,明事理,说理由,谈理论,但它主要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说服人的,而是通过人、事、物、景等多种具象,以包含深情的记述去发掘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因此,它最大特点就是:情中寓理,理中寄情。教学案例编写者,若要写好散文教学案例,一定要抓住这三类文本的特点来进行,看看教师的教材处理、活动组织是否符合各自的类型特点,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三类文本的要求。

3.诗歌教学案例。诗歌的类型应该说是文学体裁中最为丰富的。它可以根据篇幅的长短来定位,也可以根据类型来确定,还可以根据风格来区分。仅以现代诗潮的流派分,就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但是,无论诗歌从哪个角度去分类,它们都离不开三大要素:语言,意境和韵律。此外,还有几个与此相关且非常重要的形式要素:意象性、风格、节奏感。诗歌教学素材的整理,自然应当把这些要素作为重点,确保学习者通过案例的学习借鉴,能够很好地把握各类诗歌的教学。

4.其他。在中小学教材中,小说、散文和诗歌这三大体裁的文本占了极大篇幅,除此之外,小学初中有少量寓言(含童话),高中有少量戏剧作品(其中曲艺主要出现在初中),在此,我们将之综合简论。现代寓言(童话)的类型相对比较单一,其特点主要包括:篇幅短小(童话略长),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富于虚构性,故事情节比较奇特,结构紧凑,主题集中等。戏剧(曲艺)主要是话剧和相声。话剧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最大特点有三个:其一,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话剧受舞台限制,因此,要求必须在一两个时间点上和有限的空间里,来表现人物的关系。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中甚至有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保持一致性的“三一律”之说。其二,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由于受时空限制,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矛盾冲突越尖锐,戏剧感就越强。其三,特别个性化的语言。剧本的语言是提供给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之用的,它是线性的,不可重复的。因此,无论是对话、独白、旁白,都必须要快速而准确地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否则就会令观众莫名其妙。如果案例编写者,能够抓住寓言、戏剧的这些特点来编写,就容易抓住关键,案例的教学价值就能充分体现。

(二)论说类文本教学案例

论说类文本,应该是我们生造的一个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论说类文本教学案例包括两大部分,即论述类文本和说明类文本(不含实用文)教学案例。

1.论述类文本

一般称为议论文或说理文,主要是指那些对某个事物、事理、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其分类的角度较多,但大都比较简单,例如从论点的角度看,分为立论和驳论;从结构形式的角度看分为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纵横交错结构;从功用角度看分为社论、评论、杂文等。但无论怎样划分,其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常见的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论述类文本的语言特色主要有三个:正确(逻辑严密,概念无误)、精练(体现为概括性、简洁性)、鲜明(适当使用修辞,体现生动性和丰富性)。因此,论述类文本教学案例应当注重: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逻辑推理方面,以及在掌握论述文基本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下功夫,通过案例学习,提升学生执教论述类文本的能力。下面试举一个课堂教学收束的案例。

案例题目:

拓展——伟人从少年走来

案例主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演讲式收束

案例实录:

掩卷深思:马克思何以成为一代伟人?贫穷疾病困扰,他不曾停步;驱逐,污蔑,诅咒,他不曾彷徨。是什么力量,支撑他穿越风雨,走向伟大?

不必翻阅浩如烟海的马列文献,一篇小小的短文就包含了所有的秘密(教师PPT出示文字,请同学们齐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同学们,写下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17岁。在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此后的一生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马克思都坚定不移地实践了他的诺言:为全人类而工作。

无独有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16岁离家时留给父亲一首诗(教师用PPT出示文字,请学生齐读):“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道出了少年毛泽东非凡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从此,少年的毛泽东闯荡天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成长为一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缔造了崭新的新中国。

比较青年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博大胸襟、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联想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的废寝忘食、毛泽东在北大阅览室的如饥似渴,可以发现两位伟人的青春年华颇有神似之处。我想恰同学少年的你,一定也有很多感慨吧?

案例评析:

本课教学收束采用的是演讲的方式,其优点在于:1.恰当、精准、足量的引用,启迪思考;2.比较联想手法的运用,激励人生;3.连续设问的应用,引人深思。

这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一个演讲式收束案例,作为悼词,从文本的功用来说,它应该属于实用类文本。然而,此文一直在高中段作为规范的议论文实施教学,而且就其表达方式与结构看,作为论述类文本处理可能会更好。我们选用这样一个跨类的文本教学案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这个案例的优点我们已经在案例评析中指出,这里我们再从现代文案例教学撰写的角度强调两点:一是作为论述类文本的教学,其针对的教学事实一定能够体现有根有据的推理,例如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先引马克思17岁时候的一段话来联想,再用毛泽东16岁时写的诗作比较,引领学生感悟思考。二是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论述类文章的语言基本特征是正确、精练、鲜明,那么作为论述类文本教学的案例,其表达也一定能体现这种特色,如此案例中,“贫穷疾病困扰,他不曾停步;驱逐,污蔑,诅咒,他不曾彷徨”这样对偶手法的运用,青年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博大胸襟、在大英图书馆的废寝忘食和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在北大阅览室的如饥似渴的比较,“不必……就”等关联词语的运用等等,无不体现了论述类文本教学案例语言上的特点。

2.说明类文本

说明数本较为复杂,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我们通常从多个角度给说明文进行分类。例如从说明对象看,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表达特征看,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从功用范畴看,可以分为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推广性的科普作品、日用性的生活指南等等。无论什么类型的说明文,都包含三大要素,即:说明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主要特征也是三个:内容上的科学性、结构上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议论文语言的正确是不同的,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主要体现为对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的说明客观精准,经常用数据来表示。说明文的常见结构有三大类,分别是: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因此,撰写说明文教学案例时,要特别关注教师对于说明对象的特征、三大说明顺序、九种常用说明方法的把握、分析与指导。下面试举一例。

师:赵州桥一个大拱,它的跨度是多少?知道不知道?知道的举手。好,你来说。

生:37.4米。

师:37.4是个数字,作者为了准确地来说明,采用了数字这种说明的方法。这篇文章当中还有没有?光这一个地方吗?还有没有?还有,你来说。

生:桥长265米,宽8米……赵州桥宽9.6米,长50.82米……

师:好,不用多举例了,这些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了,这个数往上一标,同学们是不是就知道这个跨度有多少了?这是为了准确地来说明,采用的什么呀?

生:列数字。

师:对,列数字。所以第二点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一下了:为了使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呢可以使用数字。(教师板书:2.数字;学生记录)我相信同学们在以后写说明文的时候——比如你要介绍一下你家里使用的煤气炉子——你就可以用数字,这个煤气炉子长多少公分,宽多少公分,高是多少公分(教师边说边比划),这数字就出来了,出来就准确了;如果没有数字,你说大约一扎来长,这就不准确了,是吧?所以数字是准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师:……你看,这是卢沟桥的两个特点。好,我问问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够抓住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来介绍?为什么把这个特点突出得那么清楚?你们说他是做了什么工作啊?

生:桥梁……

师:再想想。他做了大量的什么工作啊?好,那位同学,你声音大一点。

生:研究。

师:哎,对了,研究!再加上两个字,什么研究?好,你说。

生:桥梁研究。

师:桥梁研究,他要实地去干什么?

生:测量。

师:测量,调查研究(一字一顿,比划)。……你看,茅以升对赵州桥多么地熟悉,他多次去进行实地调查,那37.4米是他拿着线一点一点量的。还有卢沟桥,多少个孔?多少个孔?

生:11个。

师:11个。而且每一个桥的桥孔距离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那说明他每一个桥孔都怎么样了?

生:量了。

师:都实地测量了呀!而且桥面宽多少,两边宽多少,都量得非常准确。因此,同学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你写说明文的时候,你想要突出它的特点,必须得怎么样?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对你所介绍的对象,你非常熟悉,这样才能够抓住特点。

师:……我再问同学们,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时候,介绍完了赵州桥之后,讲了赵州桥的主要设计者是谁啊?

生:李春。

师:是的,李春。我觉得作者这个安排就不好了。应该把李春放到前边去,介绍赵州桥首先讲它的设计者李春,然后再讲四个特点。作者把李春放到后边来了。你们同意吗?谁来讲讲道理?谁来讲讲道理?好,那位同学,你来说。

生:本文主要是……(教师提醒声音大一点)主要是讲出桥的特点,而不是主要说桥的建造者。

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顺序?作者写作的……写作的……?你请说!

生:写作目的。

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说明文教学案例,它的三大特点是:第一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课文直接提供的知识,例如大拱的跨度、桥的长宽、桥孔的个数与间距、文本的作者、桥的设计者;一类是文本的写作知识,例如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抓住说明对象特点的调查研究法、由写作目的决定的说明的顺序等等。第二个是结构的严密性和程序性,例如先和学生一起研究桥拱,由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今后写说明文该如何用好数字;接着探讨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即要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最后探讨根据说明的目的确定说明的顺序。第三个是语言的准确性,例如教师的评价激励语言“好,不用多举例了”、“我相信同学们”、“哎,对了,研究”,既富有变化,又相当到位。再来看同学的一个回答:“讲出桥的特点,而不是主要说桥的建造者”。“讲出”和“说”意思虽然相同,但绝对不能掉换使用。

三、现代文教学案例分析

我们下面通过三个教学案例,来分析现代文教学案例撰写的方法与技巧。

(一)文学类文本教学案例分析(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

1.案例引用

(1)案例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课标高中《语文》必修5)是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的经典之作,他塑造了一个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极力维护反动统治的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形象——别里科夫,他以“套子”来拘束自己,以“套子”去控制别人,最终落得在恋人的大笑中死去的结局。因此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从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中,合作探究别里科夫的强硬与虚弱、可恨与可笑的套子形象的典型意蕴,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抓住“套子”,理清情节结构。(2)探究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3)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

(2)案例过程

一、以诗引入,激发兴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陈显荣:“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师: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在现实生活中,还真的大有人在。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能解放思想,别老捧着老皇历不放。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顽固保守、僵化致死的可笑形象——“别里科夫”。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何在?这个形象能给我们以怎样的启迪?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设计思路与反思:高中学生的思想一般比较鲜活,他们能很快接受新事物,对保守、拘泥于旧规矩的人普遍反感。从他们厌恶的对象自然援引到课文上来,很容易调动学生对研讨对象——别里科夫产生厌恶的感情基调,这种反向进入的方式也能使他们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抓住“套子”理出情节结构。自读思考,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整合。

第一部分(1—4段):介绍别里科夫的套子式的外表、套子式的生活习惯,套子式的思想性格。

第二部分(5—倒数第三段):别里科夫与华连卡套子式的恋爱。

开端:结识华连卡

发展: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恋爱最后失败

第三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套子式的结果——别里科夫之死。

(设计思路与反思:小说的情节始终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从梳理情节入手,可以很自然很顺畅地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紧扣“套子”概括表述的要求,也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关注文本的重点。这为学生进一步探查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特征的内在意蕴做了必要的铺垫。)

三、合作探究,理解人物形象。

(一)合作探究

“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别里科夫是自杀,还是他杀?

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05年,某校高二某班学生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投影:调查涉及的几个方面。

调查一:案发背景

调查二:现场勘查

调查三:死者档案资料

调查四:有关人士采访

请分组组成“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组,讨论决定该组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并写出本案的“结案报告”。

(二)交流整合

1.案发背景

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古旧,以他的思想辖制着全城。

2.现场勘查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床边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扔在地下,一张漫画揉成一团。最令人奇怪的是,房间的大箱子里几乎存有政府多年所有的公告和文件,并标注着具体发布日期。

3.死者档案资料(略)

4.采访有关人士

采访对象(1)华连卡

问:请问您与别里科夫真心相爱吗?

答:我们之间没有爱情,因为他思想守旧、心理古怪、言行怪异,我们缺乏相爱的基础,但由于校长太太的竭力撮合,我们差一点结了婚。

问:差一点儿?为什么最终没结成呢?

答:他生病前的一天到我家,从楼梯下滚了下来,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忍不住想笑)

问:那他怎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呢?

答:这个我不太清楚,您还是去问我弟弟吧。

采访对象(2)柯瓦连科(略)

采访对象(3)“我”(布尔金)(略)

5.结案报告

本组通过对别里科夫一案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的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本组裁定,思想的极端保守和顽固,最终使他精神崩溃,这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笑是别里科夫死亡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别里科夫的根本死因。综上所述,本小组做出最终裁定: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更新观念,走出套子的怪圈,明眼看世界,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设计思路与反思: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真正的生成主体是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就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的设计,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重对话,不断加深“感觉”的过程,有利于其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设计墓联,拓展延伸。(略)

(3)案例评析

严格地说,这已经不属于案例,而是一个完整的课例,或者说是一个较为规范的教学设计,其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把侦探与判案引入教学。如果拿这部分概括整合而成一个案例,应该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但为了让读者有个完整的了解,我们暂且以课例作案例进行分析。应该说该教学设计新颖、独特,能够激发学生对此案例的讨论兴趣。通过学生的个人分析和全班讨论,学生们对这个案例的评价褒贬不一,主要有两个观点:

(1)反对者说:在这个教例中教师让学生模拟公安人员办案,关注的是小说的事实真相:别里科夫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自杀还是他杀?将文学作品还原为生活事件的记录,忽略了小说的虚构性,脱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失败的,它只是一味地靠创新吸引学生,过于追求新颖的形式而忽略小说的知识性,让学生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但却什么知识都没学到。

(2)赞同者说: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位教师不拘泥于常规的教学设计,而是以案例侦察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把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形式,强调学习行为的外部现象与条件,这种理论对小说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外部刺激。适时、适度的刺激,强化刺激—反应的联结,能提高学习效率。小说文本本身的特殊性(如模糊性、多义性、空白点),很容易激起学生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力,容易产生联想、想象,使作品的内涵得以拓展。因而,在小说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文本的特殊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小说内容加以研究,并不是一味强调形式而忽略文章内容与思想,学生通过合作、调查、探讨对课文的背景及线索有了清晰的认识,由表及里,最后总结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领悟文章的内涵,做到知识与趣味的统一。

2.案例写作分析

本案例并非一位教师写成,而是通过对多位教师的教学概括而成的。如前所述,本案例也非严格意义上的案例,而更偏向于课例或教学设计。但当我们以案例的眼光来审视的时候,仍然发现它有诸多的特点与长处。现罗列几点:

首先,从材料选择上看。作者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小说教学来展示,而且在众多的小说文本中选的是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名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此文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语言规范,结构严密,形象鲜明,夸张得当,幽默讽刺,能够代表当下中学语文教材小说文本的主流。如果教师能够掌握《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教学,那么,执教其他小说,也就不成问题。而在教法的选择上,作者根据文本特点,使用了富有创意的活动教学。因为是整堂课的实录,因此,必须尽可能集中地记录,而不能出现众多的概念与方法。于是作者采用了活动教学法(内含模拟探案、人物访谈、写墓志铭三项活动),围绕别里科夫之死展开学习探究,这不但符合新课改精神,而且在学生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材料,对于学习者的启迪作用是显著的。

其次,从结构安排上看。本案例的结构是规范的。虽然它的主体是课例,但即使从教学案例的结构要求看,它也是合规律的。编撰者先概括分析教材,以此作为案例背景;然后将重点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按照认知的规律和教学的规律,从模拟专案调查,到人物访谈,再到模拟墓志铭的写作,逐一展示教学的环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几个板块交代得非常清楚,衔接自然严密。这堂充满创意的活动课就像一台完整的仪器,摆在读者面前,这个案例就像说明书,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仪器的各组成部分及功能,可以随心拆装,巧妙使用。

再次,从语言运用上看。本案例使用的语言既具有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将抽象语言与形象语言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例如,作者除了在教学中引用一些诗句、使用一些幽默语言外,其设计与反思则使用十分理性的语句,如“研讨”、“情感基调”、“反向进入”、“生成”等概念的准确使用,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本案例概括性语言的运用也很突出,这主要表现在活动环节的名称概括上,例如合作探究、交流整合、设计墓联,拓展延伸等等,这些概括性的语句令读者一目了然,且易读易记,特别容易理解把握。

(二)论述类文本教学案例例析(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

1.案例引用

(1)案例背景

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确,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鲁迅先生隐晦曲折的笔调、反语讽刺的大量运用,学生阅读鲁迅杂文十分困难。其实,鲁迅杂文又何止学生难学,教师同样觉得难教。有一同事曾说他每次要教鲁迅的文章就觉得特别紧张,生怕教不好,一方面对不起学生,另一方面还“玷污”了先生的作品。刚开始讲课时我也延续了中学老师的做法,几个词语,几个句子,几个标点,衍生出几种可能,可是任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们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2)案例构想

传统教学方式教《拿来主义》是先因后果,平铺直叙,教学效果一般。我采用先果后因的逆向教学方式:先教授课文后半部分,教学内容是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再教授课文前半部分,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并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先教授课文后半部分,再由果溯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全文。

(3)案例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拿来主义”,大家速读课文,看一下文章哪些段落具体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

(学生速读课文)

生:第7段以后的内容具体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

师:第7段以后的段落中有哪些标志性的词语?

生:第7段段首“所以”,第8段段首“譬如”,第10段段首“总之”。

师:那这些标志性的词语告诉我们第7段后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生:第7—10段具体论述“拿来主义”,第7段提出,8—9段论述,第10段总结。

师:说得非常好。第7段鲁迅先生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接下来鲁迅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请问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有什么心理?

生:怕。

师:“怕”的表现?

生:徘徊不敢走进门。

师:鲁迅先生如何称呼这些人?

生:孱头(板书: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师:还有什么心理?表现如何?有什么绰号?

生:再一种就是“勃然大怒”,于是就放一把火把宅子烧掉,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昏蛋”;另外一种心理就是“羡慕”,“接受一切”,“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废物”(板书:怒——放一把火烧光,喜——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废物)

师:刚才讲了,鲁迅先生在这里是打比方,那“大宅子”是比喻什么?

(学生沉默)

师:(引导)请大家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而写的,那“大宅子”比喻什么?

生:文化遗产。

师:对,是文化遗产。

师:以上几个方面通过比喻写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即“怕”、“怒”、“羡慕”,这三种态度是否正确?

生:错误。

师:那有没有正确的?

生:有。拥有,挑选。(板书:正确态度:拥有,挑选)

师:好,请同学们朗读这一段。

(学生齐声朗读)

师:这里又拿了几样东西来打比方,分别说一说。

生:鱼翅。

生:鸦片。

生:还有“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对待“鱼翅”应持什么态度?

生: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板书:吃掉)

师:“鱼翅”可以“吃掉”,那它是有益的东西还是有害的东西?

生:有益。

师:我们讲到“大宅子”是“文化遗产”,那“鱼翅”就是“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是精华。我们再来看看“鸦片”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东西。

生:有益,可以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病之用。

师:没有害。

生:当然有害,因为它毒害了中国人。

师:所以,鸦片是既有益也有害的东西,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排除糟粕,吸取精华,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

师:对待“烟枪和烟灯”应采取什么态度?

生: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板书:存放)

师:送博物馆干什么?

生:展览。

生:当纪念品,给人以教训。

师:对,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用。

师:对“姨太太”又持什么态度?

生:请她们各自走散。(板书:走散)

师:也是应该抛弃的、排除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师:从以上来看,对待文化遗产,错误的态度分析了,正确的态度有了,该是下结论的时候了。请同学们朗读第10自然段。

生朗读。师找出结论性的句子。

生:“我们要拿来”。

师:鲁迅先生归纳了“拿来”的具体做法,有哪几点?

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哪些可存放,哪些要毁灭?

生:使用的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存放的有“烟枪和烟灯”。毁灭的有“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烟枪和烟灯也可以使用?

生:不能,只能存放。

师:前面说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拥有、挑选。归纳起来讲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师:最后,我们看看拿来的目的是什么?

生:给自己用。

师:那么,自己有的东西要不要拿来?

生:拿自己没有的。

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是新东西,因而,拿来的目的就是创新。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板书:创新)

师:我们通过分析,明确了第7段以后的内容具体阐述了“拿来主义”,及“拿来主义”的实质及具体做法,那么我们接着来看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文章在什么地方阐述的?

生:前6段。

师:为什么?

生:第7段段首的“所以”告诉我们之前的内容为原因。

师:非常好。那在前6段又有哪些“主义”?

生:“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师:文章一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同学们“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板书:闭关主义)

师:“闭关主义”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

生:封闭、落后。

师:“落后就要挨打”,于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有什么做法呢?(板书:落后挨打)

生:搞“送去主义”。(板书:送去主义)

师:对。请问搞“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

生: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生: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送到欧洲去。

生: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板书:先送——古画,还有——古董,还要送——活人)

师:为什么要送?

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

师: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媚外、讨好。

生:投降。

(板书:实质:媚外、投降)

师: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一点进步”,怎样理解“进步”一词?

生:反语。

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进步了”就是媚外,投降加剧了,加深了。

师:很好。一个劲儿地送去,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危害?用课文原话说。

生:“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师:残羹冷炙是吃剩的饭菜,用这样的东西来奖赏子孙未免太过分了,因为只有什么人才用残羹冷炙?

生:叫花子、要饭人。

师:你给叫花子的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

生:同情他。

生:打发他。

师:“同情”也好,“打发”也好,只能算是施舍。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生: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堂皇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4)案例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突破了传统教学平铺直叙的先因后果顺向教学法,根据文本特点,依据学生实情,采用了先果后因的逆向教学法,既突出了“什么是拿来主义”的重点,又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的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传统教学较难实现的。

2.案例写作分析

严格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教学课例,或者说其主体就是一个教学实录,但经过作者的认真修饰,显得较为简练严谨。首先,作者将案例分为四个部分,案例背景主要简析了当下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案例构想则强调了本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的一个亮点——采用先果后因的逆向教学方式,并指出了每一部分的教学重点。案例过程紧扣案例构想,展现了教师引导的力量。案例总结回应案例构想,进一步强调了本课教学的特点。下面,我们通过案例本身与作者记述两个角度分析“案例过程”。

从案例本身的角度看,此案例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循循善诱,一是学生本位。循循善诱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的追问设计上,整堂课共有五个主问题:(1)看一下文章哪些段落具体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2)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有什么心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3)那有没有正确的?(4)如何实行拿来主义?(5)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每个主问题下,均有多个追问,如此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学生本位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追问过程中始终没有强制学生遵循自己的观点去分析,相反,老师是循着学生的回答,或补充,或设计新的追问,从而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探索。

再来看作者的记述,它充分体现了课例式教学案例撰写的要求。主要特色有两个:语言简洁严密,生动流畅;结构安排得体,富有逻辑性。尽管课例式案例,以客观记录为主,但它毕竟不是实录,即撰写者要对课例的内容、语言进行调整修饰,以达到教学案例的要求。我们阅读整个案例过程,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作者语言功力之扎实,通篇没有累赘的话语,没有什么语病,文顺句通,可读性强。作者的语言富有变化,以正强化反馈为例,作者除了使用“好、很好、对”这些简单的肯定语外,后面会跟上不同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重述(重复学生的回答,例如:对,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用)、补充(补充学生的回答,例如: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追问(就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例如: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三)说明类文本教学案例分析

前面文学类和论述类两类教学案例,我们均使用了较完整的课例来阐述,这里我们采用一个教学法片断来分析。

1.案例引用

案例主题:

《松树金龟子》文本细读;文本知识转化为问题情境。

案例叙事: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题注:选自《昆虫世界》(有的译作《昆虫记》)。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研读题注明确对法布尔的评价:一是昆虫学家——“难以效法的观察家”(达尔文);二是作家——其著作《昆虫世界》被评价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进而提出主问题:

(1)为什么说法布尔是一个“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2)为什么说《昆虫世界》这部著作体现了“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解决方案:教师不仅要深入文本提出问题,还要落实引导策略,设计活动化、分层次、分步骤的问题解决方案。如在回答“为什么说法布尔是一个‘难以效法的观察家’”时,学生大都会围绕法布尔观察十分细致、富有耐心、持之以恒、勇于实践等方面回答,而法布尔“难以效法”的独特性,更表现在他不同于当时的研究学者(用那种漠视昆虫生命的残忍机械的研究方式),而是带着温情的目光,将自己化作“虫人”,深入昆虫的生活,用田野实验的方法,发现了常人不能观察到的昆虫世界的奥秘。

让学生细读文本,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独特的观察视角。再通过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探究: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昆虫世界》卷二)

学生结合材料,能深刻认识两种研究方法的截然不同之处。同时,通过“活蹦乱跳”、“喜欢”、“本能”、“探究生命”等词语,学生不难体会:法布尔是带着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感情去观察昆虫,才会成为一个“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案例评析:

教学内容要体现师生的认识差异。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第一问侧重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二问侧重语言特色的品悟,两个主问题构成该课教学设计的主体环节,不枝不蔓,纲举目张,易于使人深入开展理解性阅读和探究式阅读。

2.案例写作分析

这是一个以说明文为对象的教学案例,无论篇幅、结构、表达都较为规范,属于比较优秀的语文教学案例。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对于案例主题的确定与材料的选择。因为选择的只是课堂教学法过程中的一个片断,因此,作者必须选择那些蕴含着最吸睛的话题,最有故事性、启迪性的语料来编写,才有可能达到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效果。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作者确定的主题是两个:文本细读;文本知识转化为问题情境。这两个主题都是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热点,因而虽然是说明文教学,却同样能够引发广大老师的注意。

其次,在确定了主题后,案例编写者又把重点放到了主问题的设计上。主问题与主题既应该是相关的,但又应该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主问题必须围绕主题来设计,以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主题目标的过程的效果。另一方面,主题往往是全局性的,是对整个教学的概括;而主问题则往往针对所选用的局部来处理,有时候从教学局部提炼出来的主问题并不能够解决整个教学的主旨问题,但至少作了一些铺垫或渲染。

第三,说明文教学案例的撰写要特别关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本案例中,执教者设计的两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供的补充材料,可以被任何一位老师应用于《松树金龟子》的教学中,甚至可用于法布尔的其他作品中,例如《蝉》;而执教者设计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同样富有创意,例如:注重读注;注重主问题的设计;注重资源拓展与应用;注重语言品味等等。可以说,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效仿,而且有的步骤与方法可直接移植于应用,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