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近期公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之《鸭先知》段落,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艺谋,客串出演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电视台的台长。他的前瞻眼光与开明态度,促成新中国首支电视广告的诞生。
大导演亮相的时间极短,不过是手拿铝制饭盒与同事一起,面对观众走了一段楼梯。那份精神矍铄,那身中山装束,那句语调听来有些夸张的台词“别蒙我,我可拍过电影”,令观众忍俊不禁又不免感慨,无暇分辨张艺谋本人和他所饰角色的差异。
《鸭先知》中的张艺谋
利用含混的人物形象制造“笑果”,显然属于导演徐峥的精心设计。作为分段式电影里承上启下的篇章,《鸭先知》的功用在于,引导观众走出《乘风》与《诗》营造的悲壮历史情境,换个心情回看一段时代缩影,借助国人集体造梦的起点,带出《少年行》呈现的更为美好的未来。
《鸭先知》的喜剧特质、活泼基调与上述功能,决定了张艺谋要把被大众媒介张贴在身上的标签式元素融入角色,同时放下身段与民同乐,成为人群中既具备辨识度,又让观众觉得亲切普通的一员。
1
关联张艺谋作为演员,在《老井》《古今大战秦俑情》《有话好好说》《大宅门》等影视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他们在数量上尽管屈指可数,但身上总是既有张艺谋本人的印迹,又能映照某类人群的普遍特征,不似他身为导演或摄影师拍摄的大多数电影般,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强烈的主题诉求。
张艺谋在《大宅门》中跑龙套。
原因追究,或许是张艺谋演戏,基本属于“非职业演员”的被动而为,不可避免会往角色身上注入一些本色。令人惊讶的是,他虽然志不在表演,每次演戏总能“歪打正着”,获得专业评审或普通观众的肯定。
张艺谋在《老井》中饰演孙旺泉
1986年公映,吴天明导演的《老井》,是张艺谋主演的首部电影。因为演活陕北高原上带领村民打井的青年农民孙旺泉的隐忍与执拗,他摘得1987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以及1988年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男主角桂冠。
其后他出演的角色有大有小,虽然再无奖项加持,但《古今大战秦俑情》里愚忠又痴情的将军、《有话好好说》里朴实又狡黠的民工与《大宅门》里木讷又机智的太监,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放置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语境,张艺谋的表演不仅勾连他的导演之路与创作心态的衍变,同时带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界前辈提携后辈、同辈互相扶持、内地与香港影人协作等往事。
2
张艺谋出演《老井》之前,已是日后被誉为“第五代导演教父”的吴天明,颇为赏识的生猛后生。
北电78级导演系学生1982年毕业之后,各奔东西,其中家庭出身有些问题的张艺谋,去了远在边陲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大院长大的陈凯歌,如愿以偿回到北影厂。
1983年,广影厂成立全国首个“青年摄制组”。同年,该小组核心成员张军钊执导,张艺谋、肖风担任摄影,何群负责美术的“诗电影”《一个和八个》拍竣。影片讲述的尽管是国人熟悉不过的抗日故事,但由于叙事视角、人物造型与摄影构图均突破常规,遭遇审查风波,次年才在全国公映。中国第五代影人正式开始书写属于他们的历史。
《一个和八个》剧照
“在艺术上,儿子不必像老子,一代应有一代的想法。艺术上的重复是衰弱的标志。我们愿意用实践来证明心中所想,哪怕它是幼稚的。”张艺谋与肖风1985年发表在《北京电影学报》上的文章《<一个和八个>摄影阐述》,赫然道出初出茅庐的第五代影人的艺术主张。
这部电影和这份主张,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时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吴天明是其中之一。其时的吴天明,既是拍过《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等叫好叫座影片的知名艺术家,又是锐意革新西影厂、颇有战略高度的领导者,一心想把优秀年轻的电影创作人才收到麾下。
摄影观念大胆、摄影作品超群,又是西安人的张艺谋,更是被吴天明盼着,能回家乡的电影厂工作。
第四代导演的旗手之一吴天明(右)与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
1984年,张艺谋等人暗中撮合下,在北影厂“闲置”两年的陈凯歌,被广影厂借调执导《黄土地》,张艺谋、何群分别做摄影师与美术设计。三人在陕西勘景时,吴天明不仅热情接待,还安排食宿、协调吉普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他与张艺谋未来的携手奠定一定基础。
《黄土地》的大获成功,让陈凯歌与张艺谋于1986年,二度联手拍摄了亦由广影厂出品的《大阅兵》,反响同样热烈,两人成了发光的金子。陈凯歌被北影厂要了回去,张艺谋被吴天明挖人的诚意打动,去了西影厂——吴天明还在西影厂员工的议论声中,把张艺谋第一任妻子肖华调到了厂图书馆任管理员,并为夫妻俩分了一套二居室。
陈凯歌与张艺谋合作旧影。
再无合作的张艺谋与陈凯歌,自此成为暗暗较劲的“竞争对手”。不过他们的两次并肩作战,也为多年后两人与田壮壮、姜文等一道,在郭宝昌编剧、导演的电视剧《大宅门》中跑龙套埋下伏笔。
当年,如果没有广影厂厂长韦必达的大刀阔斧与艺术总监郭宝昌的力排众议,《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几乎没有诞生的可能性。就像吴天明勇于担责的兄长风范,让黄建新拍摄《黑炮事件》、张艺谋拍摄《红高粱》时,有了保驾护航。
3
说回张艺谋缘何演电影。1986年《老井》筹拍时,张艺谋原本只是吴天明指定要用摄影师之一(另一摄影陈万才是西影厂的老员工)。剧组按照导演的要求,满世界寻找长得像“兵马俑”、脸上有刀刻般的皱纹、具有传统西北农民气质的男主角,一直无果,吴天明才在别人(有说法是其女儿吴妍妍)的建议下,把目光放在了近在眼前的张艺谋身上。
《老井》导演吴天明(中)、主演张艺谋(右一)等在拍摄现场。
张艺谋一脸的“苦相”、身上的倔劲以及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与吴天明心中的男主人公孙旺泉不谋而合。同时,吴天明认为张艺谋的电影修养足够,说服他接受了挑战,在西影厂引起一定风波。有人甚至戏称,“一个敢拍一个敢演,肯定有一个是神经病!”
吴天明唯一不太满意的,是张艺谋还不够精瘦。为了达到恩师的要求,更为了打消众人质疑的眼光,张艺谋在影片的拍摄地,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山西省左权县拐儿镇石玉峧村(该村后因影片更名老井村),过上了“苦行僧”的日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体验派”。
两个多月里,他每天不仅会背着200多斤重的石板在山间小道上又上又下(《老井》中有他背着石板小心翼翼下太行山的镜头),还会晒太阳、蹲着聊天、用细沙搓脸与身体、干类似砸石头的重体力活。
《老井》剧照,孙旺泉背着石板下太行山
《老井》正式开拍时,张艺谋瘦了20斤,外在形象与生活习性方面,与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玉峧村的男性村民已无差别。电影中,他更是不负吴天明的期望,恰如其分地诠释出孙旺泉在婚姻与爱情、俗成与天性、愚昧与文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挣扎与求索,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生存与死亡的夹击下艰难过活的广大农民的代表。
影片结尾的字幕揭示,从清朝雍正三年前起,玉峧村每隔些年,就会有年轻劳力死在打井这桩事上。这些逝去的生命,为的是子孙后代可以在村口就能喝上一口干净的水,不用像他们一样,要么翻山越岭去黄河挑水,要么盼着老天多下雨多降雪,以便储蓄生命之源。
《老井》结尾的字幕
孙旺泉的父亲、二爷以及朋友等人,便因打井或死或疯。他的名字,说出的不止是一家人、一个村对于“水”的渴望,还有广大农民呼唤命运改变的心声。
4
吴天明生前回忆张艺谋演《老井》的刻苦,曾称“中国演员如果都下到张艺谋那样的工夫,中国电影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时下功夫钻研角色的演员,不止张艺谋。
孙旺泉妻子的扮演者吕丽萍,三番面试角色都没得到吴天明认可的情况下,没有放弃对剧本与人物的研究,最终打动了吴天明。
《老井》剧照,“倒插门”的孙旺泉与妻子(吕丽萍 饰)
扮演孙旺泉两小无猜恋人的梁玉瑾,在与张艺谋拍摄两人被困井下的戏份前,两人为了营造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望感,一起用了连续数顿不吃饭的土办法。
梁玉瑾在《老井》中饰演孙旺泉青梅竹马的恋人。
将吴天明的言语延展,如果张艺谋没有遇到吴天明,中国电影应该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第四代导演的旗手之一对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的破格提携,不止一次,且每次都具备里程碑意义。
两人合作完《老井》,张艺谋眼见陈凯歌、田壮壮等同班同学以及“学弟”黄建新的导演事业步入轨道,有些心急,向吴天明表达了想做导演,要把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拍成电影的愿望,又一次获得吴天明的破格支持。
吴天明、张艺谋等在西影厂。
在项目未获领导批准,又无外来投资的境况下,吴天明干脆以个人名义给了张艺谋4万元钱,让他先去早已没有高粱地的山东高密种高粱。
吴天明的魄力与担当,在黄建新1985年拍完《黑炮事件》遭遇审查障碍时,也令当年的后辈感动、今年的观众感叹——他把问题悉数揽在作为厂长的自己身上,为黄建新铺平艺术的道路。
张艺谋的导演梦想风帆,也因为《红高粱》正式启航。吴天明,成了张艺谋以及许多第五代影人心中的“头儿”。
5
关于张艺谋的面孔,陈凯歌曾像吴天明一样,觉得宛若“兵马俑”。陈凯歌1985年撰写的短文《秦国人——记张艺谋》最后一段如是写道,“我常和张艺谋不开玩笑地说,他长得像一尊秦兵马俑,假如我们拍摄一部贯通古今的荒诞派电影,从一尊放置在咸阳古道上的俑人大远景缓推成中近景,随即叠化成艺谋的脸,那么,它和他会是极相似的,或许因为艺谋是真正秦人的后代。”
或许正因这段话,香港导演程小东1980年代末期着手拍摄根据李碧华小说《秦俑》改编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时,想到了邀请张艺谋来演为情辗转三世的秦俑。当时,张艺谋与肖华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正与已经确定为该片女主角的巩俐热恋,也许是为了留下与巩俐的银幕情侣形象,他答应了参演。两地的电影人,有了一次今天看来既离奇又传奇的合作。
作为华语穿越片的鼻祖,《古今大战秦俑情》的主创与主演阵容堪称豪华,程小东、李碧华(她同时是编剧)、张艺谋与巩俐之外,配乐、摄影、特效分别是黄霑、鲍德熹、徐克。
不过由于是商业题材,心高气傲的张艺谋演得并不开心,演完据说直接拒绝了后期配音工作,摆出一副不再与程小东等人来往的架势——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张艺谋后来执导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商业武侠大片,武术指导都是程小东。更有意思在于,《古今大战秦俑情》拍摄前后,张艺谋与杨凤良联合执导了商业电影《代号美洲豹》。幸好这部电影票房口碑皆输,他很快回到正轨。
回看《古今大战秦俑情》,值得玩味处还有张艺谋与巩俐的表演。从秦朝到民国再到现代,两人在三世情缘里,均有多种扮相。
张艺谋与巩俐在《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情侣形象。
巩俐先是性情温婉又刚烈的大家闺秀,再是神经兮兮的末流演员,后是笑若桃花的日本女性。张艺谋起初是不苟言笑的大将军,接着是与文明世界格格不入的闯入者,最终成了一身农民装扮的兵马俑修复师。其中两人民国时期的形象均令观众大跌眼镜,巩俐时而花痴时而疯癫,披着兵马俑战衣的张艺谋,竟然戴上了墨镜,非常有喜感。
张艺谋在《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滑稽扮相。
这说明作为演员的张艺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只是似乎更适合演农民。或许因为张艺谋对这点心知肚明,他在自己1997年执导的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客串出演了一个在北京街头蹬着三轮车收破烂的农民工。不过与《老井》中的孙旺泉、《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修复师相比,该人物多了些圆滑,身上有商品社会里不少普通人的影子——姜文出钱让他帮忙喊人,他活干到一半,趁姜文一个不留意,拿着钞票蹬起三轮车闪人。
《有话好好说》中的张艺谋。
某种程度上,这与新千年之后,张艺谋创作题材与风格的改变有点相似。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步伐,迈得都有些不太稳。张艺谋没能成为例外。
本期编辑 周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