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篇文章,讨论《孙子兵法》“计篇”里“五事七计”的后两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孙子兵法中的三大重要战略原则?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子兵法中的三大重要战略原则
继续上一篇文章,讨论《孙子兵法》“计篇”里“五事七计”的后两事。
四曰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正确的组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讲完道、天、地,孙子就开始讲领导干部了。孙子列举了为将者应该具备的五种能力和品格。曹操注释:“将宜五德备也”。孙子讲的这“五德”,不是随意列举的,应该是有顺序的,个人认为就是按照重要性排序的。同时,曹操注释得明白,“宜五德备也”,而不是“宜五德之一备也”,就是说这五德是缺一不可的,不可偏废。
杜牧对为将五德的注释很精辟,他讲:“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我们就以杜牧的注释为基础来看看这五德的具体含义。
智者,能机权识变通也。
孙子认为为将者首先要有“智”。这里的“智”,不单纯指智商,看这人聪不聪明,更多是讲为将者要有洞察力、预见力。能比一般人站的高、看的远,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才是有“智”的表现。
最近重温了毛主席的名篇《论持久战》,不胜感慨伟人的大智。文章中,主席通过对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对比,得出了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会速亡,而是会打持久战的结论。准确判断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提出了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这些伟大的战略方针。即便是我们今天站在上帝视角来总结这些论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主席的这篇文章是写于1938年的,也就是全面抗战爆发的第一年。90年代,王震将军临终前说: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起码50年啊!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
上面说到的“智”,更多是对为将者自身能力的要求,曾国藩说“谋可寡而不可众”,就是这个意思。在大的战略谋划上,往往是小范围的,甚至就是最高长官个人的事。而“信”是为将者管理能力的要求,是对人信,使人信。杜牧的注释,“使人不惑于刑赏”,按照现在的管理学理论,这属于激励方面的能力。
赏罚的优劣,是最能影响团队士气的。赏罚得当,个个奋勇争先;赏罚失当,就会劣币驱逐良币,甚至搞得人人自危。管理学谈到激励,有很多原则,个人认为其中两条很重要,一个是及时,不论是赏还是罚,都要立刻兑现,不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一个是适度,过犹不及,领导者要心明眼亮,要有正确判断赏罚程度的能力,不要以亲疏、远近、心情随意决定。同时,陈春花教授在《管理的常识》里谈到,信任和授权是最好的激励,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仁者,爱人者之勤劳也。
排在“信”后面的是“仁”,是对道德上的要求。孙子讲为将者要有“仁”,主要是政治上的需要。别人为什么愿意跟着你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就是因为你能够把大家团结起来,大家拥护你、爱戴你,如果没人愿意跟着你,你就成了光杆司令,什么事也做不成。
“仁”,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夫子讲,“为仁”是一种“由己”的自觉行为,而不是“由人”的被迫行为。可见,“仁”是一种道德自觉,只有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有震撼人心,俘获人心的力量。
孟子讲“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君子“有均无上,亦无下”。对仁者来说,众人都是平等的,甚至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去爱人,悯物,以真诚来修炼自己,以真诚去对待别人,成就自己,更成就别人,这是多么严格的自我要求,多磅礴的精神力量啊。所以说“仁者无敌”啊!
勇者,决胜乘势不靡巡也。
孙子把“勇”排在为将五德的第四名,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我们往往提到将就和“勇”联系起来,勇将嘛,为什么“勇”不是排在第一位呢。因为《孙子兵法》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战、慎战、先胜后战,所以追求的是“智将”而不是“勇将”。
杜牧注释里的“逡巡”是迟疑、徘徊的意思。决胜、乘势、不必巡,就是要求为将者要敢于决策、敢于拍板,认准了就干,不要瞻前顾后、犹犹豫豫。这也是对现在领导者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我们强调谋定而后动是对的,但有时候“谋”得太多,反而会忽视了“动”,变成了谋而不动,议而不决,最终错失了大好时机。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总结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全部的正确的认识论,真理来源于实践,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哪里谈得上战略和理论呢。
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
孙子讲为将者的最后一德是“严”。从杜牧的注释来看,严,就是用威权、刑罚来整肃三军。“严”是与“仁”对应的,管理军队要恩威并施,说白了,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子。“以威刑肃三军”,最好的例子就来源于孙子自己。
这段故事来源于《史记.孙武列传》。之前讲过,孙武是通过伍子胥的推荐被吴王重视的,敲门砖就是这篇《孙子兵法》。吴王召见他,想试试他是不是纸上谈兵,从宫里选了180名美女给孙武让他训练。
孙武把这些美女分成两队,让吴王让吴王的两名宠姬分别担任队长分别担任队长,让她们都拿着指挥军队用的戟。随后交代了几个简单的列队动作,向前看、向左看、向右看。问:“清楚了吗。”美女们都说清楚了。孙武看大家清楚了,就设置了鈇(音同“夫”,一种铡刀)、钺(音同“月”,一种青铜兵器,形状像板斧)等刑具,并且对规则进行了三令五申。
之后,孙武开始了训练,击鼓列队,美女们哈哈大笑,没一个行动的。孙武说:“纪律不严,号令不熟悉,这是我作为将领的过失。”又反复交代了几遍。随后又击鼓,美女们又是大笑不止。孙武说:“纪律不严明,号令不熟悉,是我这个将领的过错;号令已经很明确了,而你们却不按照我的指令去做,这就是你们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于是,把两名队长拉过来杀了,又挑选了两名队长,再次击鼓传令,这次美女们再也没有敢出声的,都闻令而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第一,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天职,没有纪律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没有严格制度约束的团队是没有前途的。第二,想要下级做到令行禁止,首先要有规定,其次要讲清楚,最后才是违者必究,如果是因为没把要求提明白造成的执行问题,是上级的错误。第三,惩罚违反规定的人,一定要捡硬柿子捏,谁跟你关系好、关系近,甚至跟上级领导关系好、关系近,就拿谁开刀,这样才能杀一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