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文化节目(百家姓-常)(1)

常 读音 chánɡ
常 (cháng-形容词)

⑴ 恒久;长久不变 [constant;fixed;invariable]

⑵ 一般;普通;正常 [ordinary;common;normal] ⑶ 一定 [fixed;established]
常 (cháng-副词)

⑴ 经常,常常 [frequently;often]

⑵ 通“尝”。曾经 [have already]
常 (cháng-名词)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⑴ 同本义 [flag] 纪于太常。——《书·君牙》

  • 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⑵ 裙子 [skirt]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 常,下裙也。——《说文》
  • 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⑶ 规则,规律 [routine;law]
  •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 常古(旧法,常法);
  • 常故(旧例;常例);
  • 常式(法式)
⑷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feudal order of importance or seniority in human relationships]
  • 常伦(伦常);
  • 三纲五常

常 (cháng-量词)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sixteen feet]

  •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
  • 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常 cháng

⑴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⑵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⑶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山东、江苏为早期常姓发源地,此种发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于大江南北,据载,战国时代,北方河南、河北南部地区以及南方吴、楚等国,均有常姓。

历史:

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常惠,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十余年后返汉,官至右将军,封长罗侯,其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姓由此显赫。


包含“常”的词语

◆ 常备 【chánɡbèi】   

[ standing ] 经常性准备好 常规配备   

例: 常备药品

◆ 常备不懈 【chánɡbèibùxiè】   

[ be ever prepared be always on the alert ] 一种军事思想。意为经常准备着,决不懈怠。形容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

◆ 常备军 【chánɡbèijūn】   

[ standing army permanent force ] 国家平时经常保持的军队

◆ 常常 【chánɡchánɡ】   

[ often frequently usually ] 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多,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例: 他常常工作到深夜   

● 否定式多用“不常”,少用“不常常”   

例: 他不常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