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民田先生遛狗后,无意间发现一只蜱虫叮在自己的小腿上,还好自己是做宠物医生的,知道怎么去处理,最终化险为夷。专家表示,蜱虫叮到人体后,如果处理不当,其螯足残留在人体,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严重的足以致人死亡。

扬州女子遛狗(扬州一市民遛狗后)(1)

出门遛狗:小腿上竟发现蜱虫

田先生说,当天他下班后到小区周边去遛狗,经过一条小河边,附近杂草丛生,宠物狗挣脱了绳子,跑到草地上撒起欢来。他追了过去,宠物狗不但没跑开,反而扑过来撒娇。后来,他在草地上逗留了一会,又到周边遛了一圈便回去了。

当天天气比较暖,田先生挽着裤腿,无意间低头发现小腿上有个小黑点,跺了跺脚,没想到小黑点还在腿上。“就在我准备用手去拍掉时,突然发现黑点周边有点发红,细看之后把我吓坏了,原来是一只蜱虫叮在我小腿上。”

扬州女子遛狗(扬州一市民遛狗后)(2)

别盲目清除:处置不当可能致命

田先生是宠物医生,对蜱虫的危害很了解。“蜱虫咬人是一点知觉都没有的,它叮到人身体上后,会把螯足和头部扎进皮肤里去吸血。”田先生说,如果不及时发现,蜱虫就会不停地吸血,而且体形越来越大。一旦被发现后,很多人下意识地用手把它拽出来。“其实这样做是最错误的,因为蜱虫的螯足和头部扎进皮肤比较深,直接向外拽就会有部分螯足和头部残留在人体内。”

“可别小瞧那蜱虫螯足和头部,留在人体后不及时取出,很容易引发巴贝斯虫病等多种疾病,严重的话能导致人的死亡”,田先生说,前不久国内就有人因患这种病而丢了性命。

“我跑到家中,拿出酒精先将其进行麻醉,随后又用去虫药将其喷死。”田先生确认蜱虫死亡后,才慢慢拽了出来,发现其身体还是完整的这才放心。

田先生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后,不要盲目清除,最稳妥的办法是去医院找医生帮助取下来。

扬州女子遛狗(扬州一市民遛狗后)(3)

易携带蜱虫:宠物狗应定期驱虫

据介绍,蜱虫多藏身草地,夏季较多,特别是阴雨天气更多。

田先生说,自己最近在宠物医院里就遇到了很多起这样的例子,几位市民带着宠物狗来医院,说自家的狗突然瘸了,后来路都不能走了。经过检查发现,狗腿上叮了好几只蜱虫,有的蜱虫应该是叮了很久了,身体长到指甲盖大小。

【如何防治?】被叮咬咋办?最好这样处理

对此,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天气变暖后,遛狗时尽量别让狗在草地上长时间停留。遛狗时,尽量穿长裤子,别让腿部裸露在外面,防止被蜱虫叮咬。此外,狗主人应该定期对宠物狗进行去虫,定期检查宠物狗身上是否有蜱虫,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此外,踏青赏花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穿长袖衣服,扎紧袖口、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颈部系上毛巾。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每天活动结束后,需仔细检查身体头部、腰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以及衣物和随行宠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

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可生拉硬拽或手指将其捏碎。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记者 崔根元

编辑 张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