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时14分迎来夏至节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夏至时节该如何养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夏至时节该如何养生(今日夏至盛夏伊始)

夏至时节该如何养生

今天17时14分

迎来夏至节气

蛙鼓蝉鸣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登场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

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

记载的“夏至九九歌”传习至今

夏至养生

饮食宜清淡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

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

易发生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

宜食用绿豆、西瓜、鸡肉、

牛肉、鲫鱼、豆浆、梨等

出汗过多时

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

切不可饮用大量冰水

夏至时节要调心养心

荷莲类食物全身都是宝

荷花、荷叶、莲子、荷梗等

怎么吃?有哪些功效?

听专家介绍

↓↓↓

运动要适度

夏至后,运动最好安排在

清晨阳光初照或夕阳西下时

时长一小时左右

宜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

散步、跳舞、打太极等

运动后最好用热水冲澡

注意浴后避风

出行需避暑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

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

一天中,紫外线最强的时段

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

这个时间段外出

务必做好防护,以免被晒伤

可以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

↓↓↓

夏至之最

最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节气

公元前7世纪

古人用土圭测日影

发现夏至这一天

白天之长,日影之短

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

所以叫“夏至”

最长

夏至,正午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平常是立竿见影

此时却是立竿无影

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长

且越往北白昼越长

夏至以后

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

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

最热

夏至起

不久便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气温高、湿度大

不时出现雷阵雨

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

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夏至前后

鹿角开始自然脱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鹿群穿梭于密林

给夏日带来一份别样惊喜

二候蝉始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鸣声声

是你我耳边的背景音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

生长在沼泽地

或水田中

炎热的仲夏

喜阴植物涌现

为季节轮回埋下伏笔

虫吟诵,蝉长鸣

蛙齐唱,鸟啼叫

……

大自然的乐音此起彼伏

平添盎然生机

藕花深处,夏日悠长

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综合:CCTV-1《生活提示》《生活圈》、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来源: 央视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