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一场对罕见病患儿的生命守护

近日,记者从潍坊市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第一批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飞飞(化名)已完成第一阶段治疗,生命体征稳定。截至月底,该院小儿内科脊髓性肌萎缩备案患者已达20余名。

鼓励渐冻症儿童回学校如何鼓励(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1)

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医护人员为患儿注射“诺西那生”

“天价药”落地 潍坊罕见病患儿迎曙光

“3岁的孩子只有10斤重。”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一科主任 赵华锋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飞飞时的场景还唏嘘不已,“一般3岁的孩子正常体重在28斤左右,飞飞瘦得完全看不见一点肌肉,触目惊心。”

三年前,飞飞的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四肢无力症状,经过多方检查后确诊“脊髓性肌萎缩Ⅰ型”。此后,父母带着飞飞奔走于全国各大医院间,期望寻找一线生机,但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据了解,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被称为婴幼儿“头号遗传病杀手”,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针对该罕见病的精准治疗药物,但一剂70万元的费用,阻断了很多患儿的求生之路。

“第一个治疗阶段需要用4支‘诺西那生’,分别是第1天、第14天、第28天、第63天,从这以后每4个月注射一次,高昂的费用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赵华锋说。2022年1月1日,该药品以3.3万元每针的“地板价”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潍坊市人民医院迅速行动,协调药学部、医保办等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采购药品应用于临床当中,首批迎来8位患儿。

2022年1月28日,潍坊市第一剂“诺西那生”在市人民医院注射成功,同时也给潍坊周边地区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家长“注射”了一剂“强心剂”,诸多在外地就医的患儿纷纷回到家乡,前往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进行治疗,飞飞就是其中的一名。2022年2月,飞飞注射完成第一针“诺西那生”,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治疗,生命体征稳定。

鼓励渐冻症儿童回学校如何鼓励(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2)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罕见病“不罕见” 医护人员用爱守护“小群体”

据赵华锋主任介绍,“诺西那生”是通过鞘内注射给药的方式,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脊髓周围的脑脊液中,即需要为患儿进行腰椎穿刺后进行药品注射,从而达到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变脊髓性肌萎缩症疾病进程的效果。

通过腰椎穿刺方式给药带来的疼痛与恐惧让诸多患儿难以忍受,在该院小儿内科收治的该类疾病患儿中,最小的仅有5个月,孩子们的痛苦让赵华锋非常不忍。总结多次经验后,他提出应用麻醉贴为孩子们降低腰穿带来的疼痛,同时又能减小麻醉为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赵华锋还带领团队针对给药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良,通过增加延长管保证患儿给药顺利,不浪费每一滴药剂,受到了广大同行的点赞、支持与效仿。

该院小儿内科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简化程序,能省则省。每当有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前来就诊,赵华锋便会要求科室医护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简化住院流程,减少孩子们的等待时间。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赵华锋表示,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始终用爱守护每一位脊髓型肌萎缩患儿,让小患者们在关爱下健康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