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神奇的景点(87岁登上4680米的玉龙雪山)(1)

玉龙雪山神奇的景点(87岁登上4680米的玉龙雪山)(2)

玉龙雪山神奇的景点(87岁登上4680米的玉龙雪山)(3)

照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有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禾城耄耋老人郁介沼最喜欢做的两件事便是读书和旅行。

家住市区兴波苑的郁老伯今年89岁。得知他的故事是在晚报编辑与朋友的一次聚会上。郁老伯的外孙何俭也喜欢旅行,说起外公,他很骄傲:“这么大的年纪了,身体素质还那么好,最近还自己弄了一本小册子,记录自己的旅行生活。”于是,记者前几天走进郁老伯的家,采访这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老人。

郁老伯打开自己的手提电脑,与记者分享起了数百张他在旅行途中拍下的照片,还饶有兴致地一页页翻开自己手写的游记与体会。老人的精神头十足,根本看不出已年近九十。

“他爱动脑筋,记性比我们还要好,腿脚也很勤,时常自己倒好几趟车出去旅行。”郁老伯的大儿子说。

旅途中

常被要求合影

今年1月份,郁介沼与两个儿子去海南三亚旅行,他在三亚湾与一名70多岁的加拿大友人合了影。“外国人外向、热情、友好,这个加拿大老人看到我满头白发还蹦蹦跳跳的,就主动上来要求跟我合影,在浓郁的热带风情里拍下了这张照片,我很喜欢。”

说到最冒险的一次旅行,郁老伯立刻回想起了2013年12月的那次,爬广东韶关丹霞山景区里的长老峰。“那里的山峰陡峭程度了得,我目测有六七十度吧,特别陡的地方近八十度了,最险的地方一面是铁索另一面是栏杆,踏步的石阶也只有半个脚掌这么宽,很多年轻人都望而却步。”郁老伯说。

“在长老峰上,有10多个20岁出头的小青年看到我爸都觉得稀奇,都要求与他合影,后来因为前来合影的人太多了,他就索性让大家一起来张大合照。”郁老伯的大儿子告诉记者。

登上4680米的玉龙雪山也是郁介沼颇为骄傲的一次旅行经历,“这张就是2013年5月份我登顶玉龙雪山时的照片。你看,旁边的人都是裹着租来的厚厚的棉服,而我一路上就穿这么点单薄的衣服,从头到尾没有用氧气袋。”

站上山顶鸟瞰雄壮的景色,定格难忘的瞬间,郁老伯很享受这种由内心生发的满足感。从2013年开始,在短短的两年间,他的足迹到过广西、云南、辽宁、天津、山西、贵州、越南等,而他并不打算停下旅行的脚步,今年还计划去兰州、成都、洛阳等地。

倒几趟车

只为看看风景

去一些长途的地方旅行,郁老伯一般都会由儿子、媳妇陪同,但说到短途旅行他可就“自由发挥”了。“我爸经常是自己出去到了地方后再打个电话告诉我们,他一点都不服老。”郁老伯的大儿子说。

去年年初,郁介沼一个人去超山看梅花,“我从家门口坐公交车到客运中心,再坐快客到余杭,下车后再坐公交车到景点,一路上看看沿途的风景也很开心。”

随身带着一部数码相机,郁老伯走走停停拍拍,还结交了一些原本素不相识的朋友,“我在超山认识了一个杭州人,他也是去看梅花的,我们聊着聊着就熟络了,其实旅行的另外一个魅力就是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了解自己原本不了解的那些东西。”

去海宁硖石看东山的山景、去平湖新仓寻访一个老茶馆,郁介沼到处走走看看的“念头”很大。如今身板硬朗、思维敏捷的他也与记者分享起了保持年轻的秘诀:“我的原名叫郁中庸,我的人生中凡事都讲求‘适度’,我的生活是非常有规律的,饮食也很注意,心态一直很平和。”

当记者问到“年纪这么大了,四处旅游时会不会担心自己的身体,家人是不是支持”时,郁介沼再次提到了“适度”这个话题,“我很了解自己的情况,这个度的把握会非常小心,我的子女也很了解我的性格。”

郁介沼的家人也对老人爱好旅游表示支持,“去五县两区要坐几路公交车,他比我们还要熟悉,而到远的地方我们都会跟他一起去。”

老人在旅行途中喜欢思考,喜欢动笔,他把自己经历的一切都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下来,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如此充实、快乐而有意义。

老年人旅行温馨提醒

建议老年人出行前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随行需要备好常用的药物,比如肠胃药、感冒药、外伤药等。

老年人外出旅游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或者随团出行,实在要独自旅行的,也一定要随身带好身份证、手机,最好把家人的联系方式放在衣服口袋里。

老年人的随身行李不宜过多,最好在春秋两季出行,并避开游客出行高峰期。在安排行程方面,最好是轻松一些的观光游,以避免旅行带来的过度劳累。离开酒店前,老年人不妨随手拿一张酒店的名片,以免迷路可以应急,而在旅行途中建议老年人不妨随身带只茶杯,在歇脚时喝口水很能解除疲劳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