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的发展怎么样(晋城市的区位区划)(1)

一、晋城区划沿革

处在秦晋豫三角区,属于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夏商属于京畿之地,春秋属晋,战国时期韩赵魏各占一块。秦赵长平大战发生于晋城市高平境内。秦代属于上党郡一部分,称高都县。之后又称“建州”“高都郡”“泽州”“泽州府”,1949之后,又属于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晋东南地区一部分,由晋城、高平、沁水、阳城、陵川组成,俗称“南五县”。1985年从中脱颖而出,独立为晋城市,增加一城区,是山西省辖市之一。

晋城市的发展怎么样(晋城市的区位区划)(2)

但需指出:在1937-1949年,晋城起初比较复杂,曾经是多方势力混杂期,划为日战区、国统区(起初为山西省第五专署,专员戎子和;1939年3月为第三行署,主任孙楚),后成为日战区、解放区,解放区包括太行(白晋线以东的广大农村),太岳(白晋线以西的广大农村)。日军曾经5占晋城,来来去去,直到1945年8月战败;国民党曾经长期据守,形成国民政府第二战区派政府、第一战区驻军队的复杂态势,到1943年10月中央军27军在陵川战败扫地出门;而中共及其八路军笑到最后,在1945年8月光复晋城。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仍然属于解放区,为中共的后方腹心基地。

这种地缘政治使得晋城地区总是处在不同的行政变革和地域文化碰撞的漩涡中,由此说明晋城区域价值的高含量,及其历史文化的丰富和活跃性。

晋城市的发展怎么样(晋城市的区位区划)(3)

民国晋城

二、晋城市区位与地理

1. 区位

从山西省观察,晋城处在晋之东南,南与河南省接壤,属于边界区域。往北与长治市共同构成晋东南区域,历史上属于上党郡,无论地理、文化还是行政区划上均属于共同体,堪称“表里山河中的表里山河”。向西越过太岳山,可以占领河东,控制同蒲铁路。从中原区域观察,晋城位于河南西北部,与豫北接壤。其南部、东南部不远处,分别是古都西安、洛阳、安阳、郑州等地。自古以来有太原与洛阳有大路相通,晋城正好处在其中,为山西南大门。史志称晋城区位是: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

晋城市的发展怎么样(晋城市的区位区划)(4)

丹河

从行政区划分析,晋城与太原关系密切;从地缘分析,晋城与河南关系尤为密切,太行八陉中,晋城境内有、天井关、白陉三陉与冀豫相通,南下轵关、天井关,可以开辟豫北、豫西;东出白陉可以抵达冀鲁豫。因而晋城古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之美誉。由于这种雄踞太行、俯瞰中原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要地。在抗战初期,晋城还是延安与八路军总部之间交通线的中转站。

晋城市的发展怎么样(晋城市的区位区划)(5)

泽州府城

2. 地理及物产

晋城处在山西高原之上,面积有9490Km,平均海拔约800米。而河南则多为平原,海拔约100-30米,晋城与眼皮子地下的河南形成很大落差。从地理观察,晋城与长治同属晋东南高地;而因为太行、太岳、中条诸山扭结,晋城与豫北多县形成一个弧形山体,因而具有某种地缘关系——双方均是“山上的”,而比起汴洛郑中原地区,更具有同一性。

相对于中原,晋城处在封闭、半封闭状态,周围有连绵的山脉将晋豫两省分开。具体讲,太岳、太行、中条、王屋诸山脉将晋城围裹起来,形成一个“鸟巢”状的自然环境。而其内部,地形极其复杂,以山岭、高原、盆地、河谷为主,山地丘陵占到80%以上。沁河、丹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横切太行山,流入黄河。因为特殊的区位、地理因素,在历史上赋予其战争文化中特殊的地位,晋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必争”,争什么?除了挣军事区位、地理,就是争夺资源——晋城市富含煤铁铜和其他战略资源,而且这里很早就成为冷兵器时代的冶炼中心;土特产盛产花椒、小米、党参、柿子、山楂、蚕茧等。从地理观察,晋城与河南形成经济与应急的“互补”态势:一旦中原发生天灾人祸,晋城就是避难地;而一旦天下太平,追求经济融合,晋城往往会下山寻找市场、路子,至今仍然如此。

晋城市的发展怎么样(晋城市的区位区划)(6)

晋城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