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教你快速诊断肾性血尿)(1)

血尿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引起血尿的原因也较多,大部分是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但有些肾脏疾病也会出现肾性血尿,且程度往往较重。因此,如何快速鉴别,明确血尿性质,对临床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血尿的前提是排除假性血尿

血尿包括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一般1 L尿液中含1 ml以上的血液时肉眼可辨,呈血样或洗肉水样,称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则定义为尿液镜检时每高倍镜视野可见到≥3个红细胞。要明确诊断是否为血尿,首先排除假性血尿。

尿隐血阳性:镜检结果若提示每个高倍镜视野下不足3个红细胞,则属于假性血尿。可能和血管内溶血、尿液污染、高碱性尿等相关,可结合血常规、肝功能、肌酶谱等检查进行排除。

肉眼可见的血尿:某些食物如甜菜、红心火龙果、红苋菜、胡萝卜、蚕豆等;部分药物有利福平、苯妥英钠、华法林及甲硝唑等;部分疾病如烧伤、疟疾、伤寒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尿液改变,出现血尿,临床可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进行尿沉渣镜检进行鉴别诊断。

其他:若患者镜检结果提示每个高倍镜视野下≥3个红细胞,还需排除各种原因出血导致的尿液污染,如经期、阴道出血及直肠出血等。

根据血尿出现的时间,辨别病变部位

血尿出现的时间可以反映病变的大致位置。初始血尿为排尿开始时尿内有血,以后尿色逐渐变清,提示病变在尿道和膀胱颈;终末血尿为排尿最后阶段才出现,开始和中间阶段尿色清亮,提示病变在膀胱三角区、颈部和后尿道;全程血尿从排尿开始至终止尿均为血色,提示病变位于肾脏或输尿管。此外,临床上还有尿道溢血,即血由尿道不自主地流出,与排尿无关,则说明病变多在尿道括约肌远端。如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的患者,必须详细讲述病史、仔细检查并查明原因。

根据尿中红细胞学形态,辨别病变部位

区分是否为肾性血尿可通过尿中红细胞学形态检查进行区分。由肾性疾病引起的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异常,畸形比例较高;非肾性疾病引起的血尿中红细胞形态一般都正常。一般认为,尿红细胞异形率>80%时考虑为肾性血尿,<50%时考虑为非肾性血尿。

肾性血尿常见的疾病:各种肾炎,如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等。同时,还伴常伴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管型尿及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对于非肾性血尿,建议完善影像学检查(B超/CT/MR等)以明确有无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前列腺增生、多囊肾、肾结核、髓质海绵肾、肾梗死、动静脉畸形等。非肾性血尿患者常伴有其他症状,例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血尿,常伴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可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加以鉴别。

其他类型的血尿

老年性血尿:老年男性患者的前列腺增生也可以出现无痛性血尿,但常伴有排尿不畅、起夜多等下尿路梗阻症状;

凝血功能异常性血尿: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引起全身凝血功能异常时,也可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

运动性血尿:年轻人剧烈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休息一段时间就会消失,属正常现象;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多见于瘦高男性,可合并腰痛、蛋白尿;

特发性血尿: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血尿,可能原因有坏死性乳头炎、血管异常、微结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