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话百科(泸县的方言俗语)(1)

方言

方音

泸县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盲区,语音浑浊沉重,与普通话比较,有以下差异。

(1)泸县语音中的ng、v两个声母普通话没有,如“爱、傲、恩、昂”等音节,普通话为零声母,泸县为ng声母;“乌、吾、午、悟”等音节,普通话为W声母,泸县为V声母。

(2)泸县将普通话鼻音n声母混读为边音l声母,n与l不分,如恼怒(nǒonù)读为là0lù;牛年(niúnián)读为(liúlión)。

(3)大部分地区将普通语中的翘舌音声母zh、ch、sh、r混读为r平舌音z、c、s、z(z与r翘舌音对应的平舌音),只有喻寺、福集一带有翘舌音,但发音部位与普通话比较略为靠前。如争(zhēng)与增(zēng)不分;陈(chén)与诚(chéng)不分;申(shēn)与生(shēng)不分;仁(rén)与仍(réng)不分。

(4)泸县语音的发音与普通话比较,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如“遍、绊、拔”等音节,普通话为不送气声母b,泸县为送气声母p;“歼、漫、菊”等音节,普通话为不送气声母j,泸县为送气声母q;“湃、杷、泼”等音节,泸县为不送气声母b,普通话为送气声母p。等等。

(5)泸县把普通话声母h与韵母u相拼的音节读为声母f。如胡(hú)读为Fú,虎(hǔ),读为Fǔ。还将普通话j声母的“街、阶、窖、角”等音节读为g声母,如街(jié)读为gāi;将普通话q声母的敲、卡等音节读为k声母;如敲(qiāo)读为kao;将×声母的“鞋、衔、巷”等音节读为h声母。如鞋(xiái)读为háo等。

(6)泸县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比较,有整齐的对应规律,将普通话的eng韵母混同于en;ing韵母混同于in;没有普通话的ueng韵母,大多混同于ong韵母;一般拼音时将普通话中的uen韵母的u失掉,如“敦、尊、村、孙”等音节,都读成en韵母。“车、遮、奢、惹”等音节,普通话为e韵母,泸县为ei韵母,如车(chē),泸县读为cei,遮(zhē)读为zēi。

(7)普通话有Uo韵母,泸县语音一般缺乏将u过渡为o,如“多、罗、货、错、国、扩、廓、阔”等音节。如“国”,普通话读为guó,泸县读为gó;多(duō)读成dō。

(8)泸县有普通话的ie韵母,但把“借、且、写、蔑、夜”等音节读成i韵母,而不是普通话的ie、e韵母;把茄(qié)读成ü韵母,斜(xié)读成xiǎ韵母。

(9)泸县有io韵母,普通话没有。但分归ao韵母(如药、钥、脚)、üe韵母(如岳、药、学)、ü韵母(如育、狱、局)、u韵母(如足、族、俗)等几个韵母,泸县一般将药、岳等音节拼为yiò(üiò)。

(10)泸县方言的声调除古入声字外,与普通话的调类基本相同,只是每一种声调的读音(调值)不同。兆雅、特兴一带德、达不分,读成“达”;弥陀、分水一带门、蒙不分,读成“蒙”。

泸州话百科(泸县的方言俗语)(2)

方言词、词组

日常用语举例:早晨叫“清晨八早”。吃午饭叫“晌午”。吃夜饭叫“宵夜”。吃肉叫“打牙祭”。做饭叫“烧锅”。调料叫“佐料”或“相(xiàng)料”。赤膊叫“打光董董”。睡眠叫“睡瞌睡”。搭话叫“答白”。纠缠叫“幽倒”。吵架闹纠纷叫“角逆”。滑稽叫“取俏”。嘲讽叫“朽打。刁难叫“弯酸”。开玩笑叫“涮坛子”。做梦叫“扯混”。欺哄叫“麻”。倒霉叫“背时”。争执叫“扯筋”。出风头叫“逞扬”。麻烦叫“淘神”。愤怒叫“冒火”。嘴馋叫“饿痨”。忧虑叫“焦”。轻巧叫“松活”。多叫“旺(汪)实”。少叫“丁点儿”。逞能叫“行(hāng)势”。肥胖叫“富太”。漂亮叫“乖”或“标”。聪明叫“尖”。大叫“董”。狠毒叫“刮毒”。苗条叫“抽条”。牢固结实叫“家居”。做事完结叫“归一”或“煞各”。踢叫“啄”。照料叫“经佑”。反正、总是叫“横顺”。没关系叫“莫来头”。大概叫“大谱谱”。不诚实叫“水”。很酸叫“溜酸”。很甜叫“泯甜”。很苦叫“刮苦”。很臭叫“帮臭”。很咸叫“焦咸”或“非咸”。身体结实叫“敦笃”。欺压叫“马干吃尽”。理直气壮叫“正南骑北”。舒服叫“安逸”。言而无信叫“放黄”或“误口齿”。对不起人叫“不落教”。做表面文章叫“舀油面子”。背后整人叫“塞冷捶”。说假话叫“扯把子”。受人斥责叫“挨头子”。把事情办好叫“梳光光头”,形容行动迟缓的人叫“大墨鹅”。不能干的人叫“瘟猪子”。文盲叫“黑瞎子”。穷人叫“干鸡子”。不会游泳的人叫“旱鸭子”。爱吹牛的人叫“壳子客”。爱钱的人叫“钱串子”。吝啬的人叫“逗角”或“腻毛猪”。不聪明的人叫“倒汉”或“憨包”。说谎话的人叫“日白匠”。形容做事慢叫“摸摸梭梭”。做事粗糙“毛手毛脚”或“毛里毛糙”。等等。

专用语举例:外祖父称“家(gā)公”,外祖母称“家(gā)婆”。姑母称“姑娘”或“大大”。岳父、母称“老丈人、老丈母”。妻子称丈夫为“男人”、“当家人”、“外当家”,丈夫称妻子为“内人”、“婆娘”、“右客”或“堂客”。老年人称“老把子”。产妇称“月母子”。寡妇称“寡母子”。茶旅店跑堂的人称“幺师”。长工或工匠的领头称“掌火匠”。厨师称“厨官师”、“锅儿匠”。屠户称“刀儿匠”。扒手称“扒儿哥”或“三只手”。盗贼称“偷哥儿”或“黑脑壳”。土匪称“棒客”、“棒老二”。二流子称“甩甩”。猫称“兽头儿”。闪电称“扯火闪”。老鼠称“耗子”或“地马儿”。蟾蜍称“癞格宝”。蜂螂称“偷油婆”。蝙蝠称“檐老鼠”。蛇称“梭老二”或“千担雀”。厕所称“茅司”或“茅房”。内裤称“班裤”或“摇裤”。短棉袄称“滚身儿”。蚊帐称“罩子”。冰称“凌冰”。乞丐称“叫化子”。等等。

泸县方言词、词组的词索结构含重叠、前后缀和儿化韵及附加辅助成份;重叠如:本本、盖盖、缽缽、棒棒、洞洞、棍棍、香烹烹、臭哄哄、满冬冬、硬帮帮、轻飘飘、酸溜溜等。前后缀如;扯筋、抓扯、横扯、扛起、拿倒、焦咸、非咸、讲阔气等等。儿化韵如:瓢儿、帕儿、棍儿、桶儿、圈儿、钩钩儿、虫虫儿、脚板儿等等。附加辅助成份如:嘴巴、瓶子、年轻八轻、吓人巴沙、懒眉懒眼、悬眉悬眼、凶神恶煞、巴心巴肠、恶声恶气,等等。

泸州话百科(泸县的方言俗语)(3)

俗语谚语

俗语

泸县流行的俗语比喻生动形象,地方特色鲜明。有打不湿扭不干(执拗、无赖之意)。四季豆不进油盐(不听教育、劝告)。狗屎蜂造不起列列(办不成大事)。没有学爬就要学走(好高鹜远或急于求成)。扯草草揍笆篓(搪塞)。找些龙门阵来摆(多话、或无事找事)。没有一天哭到黑的娃儿(不会一成不变)。翻过去牛皮鲊,翻过来鲊牛皮(啰嗦)等等。

歇后语:泸县人称言子,常用的有:钟鼓楼的麻雀——吓定了。南极子会大哥——饱餐一吨。大什字摔筋斗——正南骑北。管驿嘴过河——小事(市)。陈兰亭打泸州——扭倒闹。嘉明镇的官——找事千。卖鱼鳅买黄鳝——图长(涂场)。半天云摆簸簸儿——悬摊子(玄滩)。连云洞下州——快了。叫化子:进朝门——得寸进尺。叫化子赶场——凑人多。滥包田栽桩——倒陷(汉)。皇帝娘娘死男人——别无二嫁(价)。汤粑儿打狗——有去无回。冬苋菜煮豆腐——一青(清)二白。茶壶装汤元——有货倒(道)不出。猫儿抓糍粑——脱不倒爪。马路上的电杆——靠边站。矮子爬楼梯——步步升高。三颗葫豆摆两堆——一是一、二是二。猫儿哭耗子(老鼠)——假慈悲。狗哎乌龟——找不倒脑壳。扁担吹火——一翘二不通。天晴穿钉鞋——把稳行事。电灯点火——其实不燃(然)。狗屎做鞭——闻(文)也闻不得舞(武)也舞不得。蚊子咬菩萨——认错了人。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新姑娘坐花骄——头回。半夜吃桃子——按倒软(pā)的捏。家(gā)婆死儿——没舅(救)。瞎子打瞌睡——不显眼。聋子的耳朵——摆设。麻布洗脸——粗(初)相会。鸡蛋碰石头一自不量力。等等。

隐脚语也属于歇后语,流行的有:一年到——头,细皮嫩——肉。瞎子算——命。颠头换——尾。安安送——米。杀人放——火。死儿绝——女。磕头作——揖(一)。拖衣落——食(十)。乌猫皂——狗。等等。

报路语是抬工前呼后应传递道路宽窄、平坦及路上有障碍物等方面信息的语言,如:

(前)抬头望(后)搂起上(上坡)。

(前)二流坡(后)慢慢梭(下坡)。

(前)幺二拐(后)两边甩(道路弯曲难行)。

(前)高矮(后)平踩(道路不平)。

(前)水花路(后)走干处。

(前)明晃晃(后)水凼凼。

(前)滑得很(后)踩得稳。

(前)滥草鞋(后)提起来(道路平、快步前进)

(前)两边空(后)走当中(两边有陡坎)。

(前)中间有个洞(后)走拢就清缝。

(前)左(右)有缺缺(后)走拢就没得。

(前)天上乌云跑(后)地下乱谷草(有障碍物)。

(前)天上鹞子飞(后)地下牛屎堆(同上)。

(前)左(右)边力大(指有牛马)(后)让它一下。

(前)越爬越高(后)上坪歇稍。等等

谚语

(1)事理类

人看从小,马看蹄爪。人小偷针,长大偷金。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越吃越馋,越耍越懒。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杀猪杀进喉,做事做到头。开源节流,吃穿不愁。人要忠心,火要空心,人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人多不洗碗,鸭多不下蛋。人怕伤心,树怕剥皮。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吃人口软,拿人手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早起三朝当一工,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怕慢,只怕站;不怕笨,只怕混。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穷。大吃当小赌,坐地吃山空。无事不赶场,赶场要蚀财。穷不丢猪,富不丢书。晴带雨伞,饱带饥粮。酒宜少吃,事要正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年年防天千,夜夜防强盗。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要使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2)农事类

误了一年春,十年扯不伸。过了惊蛰节,犁耙停不得。惊蛰有雨早撒秧,惊蛰无雨不要忙。惊蛰种瓜,不开空花。芒种不种,种来放空。黄荆叶包谷种,整好秧田忙下种。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清明高粱谷雨花(生),立夏包谷顶呱呱。立夏小满正栽秧,农夫下田个个忙。六月六,地瓜熟;吃了地瓜种晚谷。七月半,种好蒜;八月中,种大葱。白露秋分菜,寒露霜降麦,立冬油菜慢不得。要想庄稼好,肥料少不了。七月犁田一碗油,八月犁田半碗油,九月犁田光骨头。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季。种田不用问,全靠肥与粪。修塘如修仓,积水如积粮。不怕田瘦,就怕田漏。水利不修,旱涝欠收。深耕一寸,犹如上道粪。要想来年虫子少,冬天铲去田边草。泥土不下坡,粮食打得多。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九九八十一,庄稼汉田中立。

(3)气象类

春雾雨,夏雾晴,秋雾风,冬雾雪。春云黑,冬云白,绵绵细雨不停息。正月水过缺,警防三四月。立夏无雷鸣,庄稼少收成。雨打小暑头,干死秧苗渴死牛。雨打芒种头,阳沟无水流。雨打初伏头,夜夜水长流。雷打秋,干正沟。处暑天高,晒死岩蒿。滥了白露,百日滥路。重阳无雨一冬晴,重阳下雨一冬淋。冬季少霜雪,来岁雨水缺。腊月南风起,风吹就是雨。一日黄沙三日雨,三日黄沙九日晴。天黄有雨地黄晴。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天热人又闷,有雨不用问。无雨先起风,定是一场空。乌云盖东,无雨必风。日落云在走,雨在午夜后。乌云遮西,大道成溪。黑云黄边起,即将降暴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日生焰,烈日见。月长毛毛,大雨瓢浇。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梭子云,天定晴;棉花云,雨将临;;云交云,雨淋淋;云朝东;刮狂风;云朝西,披蓑衣;云朝南,雨成团;云朝北,黑一黑。础润而雨,月晕而风。蚊子凶、大雨冲;燕低飞,披蓑衣。蜜蜂不出房,大雨大风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蚯蚓滚沙天将雨,蚂蚁搬家要涨水。蜘蛛张网天将晴,蜘蛛收网天将雨。蚂蟥水面游,预告有雨的兆头。蛇上坡有雨,蛇下坡要晴。鸡晚不入笼,有雨两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