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易门县加强“四史”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注重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从学习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宗教观,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感恩奋进、团结干事的强大动力,推动形成全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开展四史教育增强使命担当(推进四史教育)(1)

拓展形式载体,学深悟透思想

易门县委常委班子带头示范,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开展红色学习体验和现场教学3次,举办全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读书班2期,参学党员干部1520余人。各党委(党组)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读书班、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学理论强信念,学政策增本领,学典型树标杆,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如,各级党组织通过“跟着学党史”读书会、“红色小课堂”“兰英”读书会、“红色故事会”“4·23”世界读书日,学习孙兰英等革命英烈和张从顺、张子权、张桂梅等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争先进、立足岗位做奉献,自觉践行“玉溪之变”,形成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氛围。目前,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5370余场次,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14期3365人参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大轮训”培训班12期996人参训,开展学习体验等活动210余场次。

分层分类宣讲,凝聚共识和奋进力量

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为重点,易门县集中开展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滇中革命斗争史(易门党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玉溪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示范宣讲,推动宣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玉溪市委和县委宣讲团集中示范宣讲48场次,受众党员干部10900余人次。调整充实了易门县特色宣讲品牌“兰英”宣讲团成员,把宣讲易门党史作为特色内容,讲好“南疆丹娘”孙兰英的故事,弘扬“兰英精神”。“兰英”宣讲团宣讲易门党史38场,受众4372人次。各乡镇(街道)和县属部门党(工)委结合本地、本系统实际,围绕“党史宣讲百县千乡万村行”,选调精干力量组建特色基层宣讲团13个,分层分类开展基层宣传,在少数民族地区,如:铜厂彝族乡、六街街道白邑村委会还使用汉语、彝语双语开展宣讲,让群众听得懂、易理解,不断增强宣讲针对性、实效性。全县共开展基层宣讲203场,受众23939人次。其中,使用汉语、彝语双语宣讲18场,受众1501人次。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宣讲,切实扩大学习宣讲覆盖面,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展四史教育增强使命担当(推进四史教育)(2)

立足红色资源优势 丰富学习内容

立足易门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学习阵地,丰富学习体验内容,建成“乡愁史馆”、红色广播系统,开办红色餐厅,推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兰英精神”推进“红色体验路线”。小街乡中、小学深入挖掘以孙兰英精神和王旦东气质为主的红色资源,并融入教育教学中,打造红色精品课,排演《兰英剧》、创办《兰英报》、唱响“旦东花灯”、成立“兰英服务队”。孙兰英烈士纪念馆、“乡愁史馆”共接待183场5206人次,其中县外102场3096人次。建成全省首家“工运史馆”,为易门县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新平台、新阵地,共接待学习参观人员2250人。依托档案馆、县委党校、县文化馆、县图书馆、龙泉中学、革命烈士陵园,建成各类宣传学习教育阵地,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拓宽了党史学习教育渠道,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传承弘扬了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接待参观学习人员近1万人次。

开展四史教育增强使命担当(推进四史教育)(3)

突出主题主线 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

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入党宣誓、“党课开讲啦”、百姓宣讲、“开学第一课”“庆建党百年 育时代新人”主题演讲比赛、“红色电影周周看”观影、建党百年文化精品征集及创作(孙兰英花灯剧及红色歌曲创作)等系列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县乡聂耳百姓合唱团(村、社区聂耳百姓合唱队)66支,开展传唱活动74场次,弘扬聂耳精神,唱响爱党爱国时代旋律。组织全县2800余人观看了《玉溪花灯——山茶花红》,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热爱之情。

易门县将继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易门县委统战部 供稿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