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为什么要离开英国呢(苏格兰为什么没有从英国分离出去)(1)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 ,总人口超过6400万,以英格兰人为主体民族。

1688年的光荣革命后,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各大洲,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英国统治领土迅速减少,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形成英联邦,大多数前英国领土和殖民地都留在英联邦。

英联邦只是一个供各成员国进行政治、经济磋商与合作的松散组织,各成员国地位平等,不受英国管辖,英国只能统治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本土及一些海外领地。

而在英国本土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分离倾向曾经非常严重。

苏格兰问题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约占大不列颠岛面积的三分之一。

苏格兰人口约占英国总人口的8%,主要为凯尔特人。

17世纪,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同时继承英格兰王位,苏格兰和英格兰形成共主联邦。

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国共同签署通过《联合法案》,苏格兰和英格兰放弃独立地位,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大不列颠王国,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苏格兰王国从此消失。

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于苏格兰的伤害可能超过了英国其它许多地区,英国军队在这个地区的征兵率远远超过其人口比例。

20世纪下半叶,苏格兰的本地工业受到了重大冲击,其原本赖以生存的纺织、制造等重工业不得不从英国乃至整个西欧逐渐转移到世界其它地区。

苏格兰独立的呼声开始出现,并在1979年举行过民意表决,但独立派未获得足够支持。

后来北海油田的发现使苏格兰经济逐渐复苏,但英国中央政府控制着油田股份,且苏格兰每年还要向英国政府缴纳石油税,引起了苏格兰民众的不满。

成立于1936年的苏格兰民族党始终声称北海油气田归苏格兰所有,并称苏格兰独立后将控制90%的北海油田,这有望使苏格兰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在苏格兰的强烈要求下,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但结果以44.7%的选民赞成独立少于55.3%的选民反对独立而没有通过。

不过此后要求再次公投的呼声一直存在。

为什么苏格兰要通过公投从英国分离出去?

一般认为原因包括:

一是独立后的苏格兰有更多的石油等自然资源分配和经济自主权而更加繁荣;

二是苏格兰人可以借此保持甚至提高养老金和社会福利,控制社会公平度下降和收入差距拉大趋势;

三是政治上摆脱英国中央政府“强加”给苏格兰的“不公正、不民主”待遇;

四是满足苏格兰人历史遗留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以上均是从苏格兰的角度找原因。

苏格兰为什么要离开英国呢(苏格兰为什么没有从英国分离出去)(2)

如果将分析视角从苏格兰转移到英国中央政府的角度,可以运用国家统一的“势、力、策”研究范式分析英国政府在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问题与失误。

“势”的层面

首先是英国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下降。

18世纪后,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大英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苏格兰人跟在英格兰人后面享受着“日不落”帝国的荣耀。

但进入20世纪后,英帝国开始走下坡路,而现代的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也正始于20世纪初。

一战以后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其原来管辖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印度、缅甸等地区纷纷建立与其关系或远或近的独立主权国家。

苏格兰人也日益不以衰落的英国为荣,对于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日趋增强,独立呼声日渐高涨。

其次是英国政府的统一意志力欠缺。

1997年中央政府权力过度下放,苏格兰作为一个地区恢复了独立的议会和政府,不受英国国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

苏格兰首席大臣不需经中央政府认可,直接由英国女王任命,为苏格兰独立公投创造了条件。

再次是英国政府的政策感召力下降。

英国积极参与对中东圣战分子的军事打击政策在苏格兰不得人心。

英格兰竭力离开欧盟的主张反过来成为苏格兰离开英国的理由。

最后是英国政府的社会控制力下降。

苏格兰民族党吸收大量左翼人才大肆宣传苏格兰独立的好处,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和支持国家统一的工党与自由民主党却在公投前很长时间内对苏格兰独立声势缺乏作为。

“力”的层面

虽然苏格兰与英国整体实力相差悬殊,但由于英国中央政府并未表示会对苏格兰独立进行经济和军事制裁,加之欧盟、北约、美国等势力让苏格兰独立势力抱有期待,苏格兰在从事独立运动时并不顾忌英格兰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反,还要在分家时获取较大的一份“家业”。

苏格兰拥有人口531万,约占英国总人口的8.34%,经济总量约占英国的9.2%。

若苏格兰独立,英国和苏格兰GDP将分别为24800亿和2344亿美元,英国的全球排名将由目前的第6降至第7,苏格兰为第43。

虽然经济规模相差悬殊,但按照苏格兰民族党的独立白皮书所说,脱离中央政府后,苏格兰将以不到英国10%的人口分到英国95%的油田和60%的气田,人均国民收入可以跃居世界第10。

军事力量分割也会进一步削弱英国军力,然而英军并未对苏格兰发出警告,只是在苏格兰公投前一天,英国军队的14位高级将领发表“致苏格兰人民的公开信”,认为独立将破坏苏格兰和英国其它地区的国防。

当然,英国军事力量的运用也确实成问题,不仅因为苏格兰面积占英伦三岛三分之一,实力不容低估,更重要的是统一的三百年间,苏格兰与英格兰民众互相移居,双方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上难以开战。

“策”的层面

英国中央政府对苏格兰独立倾向应对不当导致形势日益恶化。

在1997年苏格兰取得高度自治权后,英国中央政府又做让步,允许其进行独立公投,这几乎是没有底线的政策。

曾有英国上议院议员提出,苏格兰的前途不应由苏格兰居民单方面决定,而应该由整个英国居民决定,但这项提议很快被否决。

在独立公投的时间选择上,苏格兰民族党主张定在苏格兰国王战胜英国军队赢得民族独立700周年的2014年,以激发民族情绪。

此外,为提高胜算,苏格兰民族党主张将公投最低年龄由18岁降到16岁,将公投选项由原来的3个减为2个,去掉“不独立但增加自治权”选项,英国中央政府均让步同意。

虽然最后公投结果苏格兰并未实现独立,但这些不当的策略增大了国家分离的风险。

几点观察

西方学者的视角中,有的认为民族分离主义的原因是由民族结构和宗教信仰体系以及政治发展引发的,有的认为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分离主义的动因,也有的认为文化﹑民族﹑宗教差异与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不平等的结合产生了民族分离主义,还有的指出民族分离主义是由包括政治和经济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

有人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框架解释民族分离运动的成因,围绕下述四个主要变量展开分析:留在既有国家的效益,留在既有国家的成本,分离的效益和分离的成本。

留在既有国家的效益下降,留在既有国家的成本上升,分离的效益上升,分离的成本下降,这几种情况都会催生民族分离的企图。

另有人认为民族分离主义影响因素有两个大类:

第一类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族﹑宗教﹑价值观﹑文化和领土;

第二类可称为“触发民族分离主义集体意识的机制”,包括对民族分离地区和人民的疏忽,对民族分离地区的剥削,对民族分离地区和人民的高强度控制和内部殖民,对民族分离主义地区和人民的压迫和歧视以及兼并领土。

总的来说,社会的同质性越高,稳定性越强,国家易于统一,但发展活力相对较弱;相反,社会的异质性越高,稳定性越差,国家倾向分裂,社会发展活力却可能更强,各有利弊。

异质性可能由多种因素构成,包括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异质性产生的矛盾和对立如果不能在一个国家的框架内得到解决,就产生了国家分裂的动力。

在英国案例中,苏格兰问题主要是民族文化差异的对立,北爱尔兰问题主要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宗教对立,当然在此之外还有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这些矛盾其实是互相关联并可以互相转移的。

如果能有一种制度或渠道,使民族文化差异或宗教信仰差异的对立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化解或转移,国家是不必通过分裂才能解决矛盾的,这是执政者的“策”的运用。

事实上,我们看到中国、美国、南非等国家都是多种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总体上并未因为民族文化差异或宗教信仰差异出现国家分裂,其途径虽然并不相同,各具特色,但归根到底是能够通过某种制度和力量抑制那些差异性矛盾,使之能够在一国框架内解决。这种状态符合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

——摘自拙著《国家统一的系统演化动力》

苏格兰为什么要离开英国呢(苏格兰为什么没有从英国分离出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