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书法时,常会有这样一个疑惑,书法技艺的进步是否符合量变、质变的原理?还是纯粹看天赋。

为什么有的朋友苦练书法几十年,都是默默无闻,而有的朋友却是练习书法几年,便是有模有样。

文征明存世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1)

文徵明《立春进贺贴》

除去一些运气因素,这其实和书法学习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书法史上一些伟大的书法家,大多是师出名门,有着优渥的资源,再加上自己后天的努力,才会成一代宗师。比如说王羲之师从女书法家卫夫人,欧阳询自小便有虞世南指导,赵孟頫身为皇后后裔自小便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这些都是先天成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自身。再好的资源也只是一个指引的作品,后面发展的如何主要看个人的造化。

文征明存世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2)

文徵明《立春进贺贴》

而到了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时代,资源更加优渥。那么在掌握了优渥资源的前提下,练习书法就要看天分和实力了。

而在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可以说天分极差,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笨蛋”,2岁尚不能开口,6岁尚不能站稳,9岁尚不能流利说话,但是后来却逆袭成一代宗师,受万世景仰。

文征明存世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3)

文徵明《立春进贺贴》

此人便是明朝“四大才子”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一度与唐伯虎齐名。文徵明天资不好,但幸好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再加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勤耕不辍,慢慢熬成了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家。

文徵明书法师从李应祯,绘画师从沈周,诗文学习了苏轼。文徵明在书法上非用功,可以说是日书万字,六七十年不曾有一日懈怠。文徵明在书法家李应祯的指点下,上溯晋唐,从“二王”的帖学大河中,找到了自己的飘逸妩媚且极具“书卷气”的风格,这种风格伴随了他一生。

文征明存世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4)

文徵明《立春进贺贴》

我们看文徵明的大字作品,骨力峭拔却从容悠游,没有丝毫狂气,反而透露出的是一种典雅、温润和平和气息。这里,为大家分享一则文徵明的书法作品——《立春进贺贴》。

此作可谓是文徵明行楷的代表作,最能体现出文徵明的书法风格,并且文徵明采用大字进行书写,非常适合后世临摹。

文征明存世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5)

文徵明《立春进贺贴》

文徵明笔下的《立春进贺贴》取法黄庭坚巧妙揖让中的意蕴和行气,注重藏锋和折笔,将黄庭坚长枪大戟变得绵劲迟涩、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明散文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论道: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

文徵明笔下的《立春进贺》纸本手卷,27×637cm,今天我们采用多方努力将之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出其原始风貌,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文征明存世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6)

文徵明《立春进贺贴》

——编辑 芊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