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之市场均衡

重量级相当的拳手在拳击的一开始,往往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分出胜负。市场的均衡的过程就类似这样一个过程,买方和卖方的价格拉锯战,造就了市场均衡

一般情况下来说,商品在买卖的过程中,卖方希望越高越好,买方希望越低越好。卖方是供给方,买方是需求方。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产量过剩,价格就有下降的趋势了。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产量不够,价格就有上升的趋势。可以结合《每天学点西方经济学②》中的列子。

每天学点经济学知识 每天学点西方经济学④(1)

良好的市场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微观经济学之市场均衡价格

市场均衡价格是指恰好使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即这个价格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

微观经济学之弹性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我们的皮肤,如果有弹性的话,一般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弹性比较差的话,摸上去你自己可能都没有感觉。经济学学弹性就类似这种道理。如果这个商品富有弹性,受价格的影响导致成交量的变化就很大。而没有弹性,价格变动几乎对这个商品买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比如说买米。不管价格贵还是价格便宜,你一个月就吃那么多米,所以米的成交量受价格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称米缺乏弹性。

微观经济学之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重要程度,生活中,一个商品越重要,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不愿甚至不能调整对商品的需求量。比如说粮食。每个月家庭支出在饮食方面的价格都是差不多的。不能说粮食便宜了,你就能多买多吃很多。简单来说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较大。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一个商品替代品越多,越容易被替代,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比如说餐巾纸。某个牌子餐巾纸非常贵,我买一个价格中档的就不买那么贵的了。那对于那个贵的纸来说,他的价格严重影响了他的需求量。这就是需求弹性高的表现。

3.调整时间的长短。比如说你在路上很渴了,想买瓶水。购买时间是很短的,想买直接就去买了,你也不会过于纠结那个产品的价格。这就是需求弹性低的表现。

每天学点经济学知识 每天学点西方经济学④(2)

学习经济学知识,开拓你的思维。

微观经济学之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需求弹性研究的是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供给弹性研究的是价格变化对商家的影响。我们可以类比这两个弹性。

1.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商品价格变动后,在短时间生产者如果能产生大量的供给量,我们就说这个商品供给弹性大。比如说黄金价格上涨,而商家不可能短时间内生产出那么多黄金。说明黄金的供给弹性就比较差。这使得市面上的黄金供应量没有那么充足,又将使黄金上涨。

2.生产技术的类型。生产技术如果很复杂,机器设备占用的最多,生产周期就长了。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难度就很大。比如说糖果厂,糖果生产是比较简单的过程。他调整供给量就比较快。这说明它的供给弹性比较大。

3.现有生产力的利用程度。如果一个企业所有的生产力都利用完了,它就很难再增加产品供给量。那这个产品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供给弹性就很差。

每天学点经济学知识 每天学点西方经济学④(3)

Supply是供给曲线,demand是需求曲线。Price是价格。quantity是数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解经济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开拓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思考。我是逸枫,带你了解经济学知识,财富自由的路上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