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集》有云:“自作自受,非天与人。”一般来说,人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因如此,在很多人待人接物之时,也会秉持善念,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然而,在一些利益的诱惑之下,也有很多人会做出许多坏事,并为自己的这种行径承担不良的后果。

众所周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珍贵的文物,而对于我国历史研究来说,这些文物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文物才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也被提上了日程。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1)

虽然说大家都知道倒卖文物是一种犯法的行为,但有一些人也愿意以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发家致富。曾经,有这样一位男子,他依靠倒卖文物成功实现了暴富,功成名就之后,他也娶了一位十五岁的娇妻。然而,后来的他却和自己三十六岁的岳母暧昧不清,最终,他也落得了一个客死他乡的结局。那么,这位倒卖文物的贩子究竟是何许人也?在他的一生中,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2)

这位文物贩子就是卢芹斋,他出生于1880年。卢芹斋童年时期被寄养在远房的堂叔家中,而后,他也进入到了一个大户人家中,并成为了少爷身边的仆人。据悉,这位张家少爷就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

1902年,张静江驻法国地区工作,而后,他也将卢芹斋带到了巴黎。在巴黎地区,张静江开设了一家运通公司,以售卖中国的瓷器、字画等文物。在这段时间内,卢芹斋很快就学会了古董鉴赏方面的知识,不仅如此,在巴黎期间,卢芹斋很快学会了外语的交流,而他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后来,卢芹斋从学徒升任为了掌铺,而在辛亥革命后,他也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古董店。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3)

后来,卢芹斋成为了一位享誉中外的古董鉴赏家,而他也是很多欧洲华人眼中的名人。基于其特殊的文物鉴赏能力以及独到的商业才能,卢芹斋成功引领了欧美收藏家的收藏流行趋势。虽然说在国外的环境当中,卢芹斋是一位优秀的商人,但由于他倒卖文物的行为对我国文物的发展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破坏,所以在国内其名誉与信誉也在不断损失。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4)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走私的国际通道就被国家正式中断,而在五十年代初期时,卢芹斋也不得不全部清货,并结束了自己文物倒卖的生意。当时,卢芹斋生命中的辉煌也自此散去。

据悉,在1908年的时候,卢芹斋古董铺子旁边有一家帽子铺,而当时帽子铺的女老板奥尔佳就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逐渐爱上了卢芹斋。但由于奥尔佳的这个帽子铺本就是其原本的老板为她开设的,所以,她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帮她开店的男人。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5)

为了与卢芹斋交往,奥尔佳便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在1910年时,三十岁的卢芹斋与奥尔佳十五岁的女儿结为了夫妻,而在结婚之后,他们也生下了四个女儿。

在日常生活的过程当中,卢芹斋不仅和妻子过着正常的夫妻生活,与此同时,他与自己三十六岁的岳母有着很多的暧昧之举。对于卢芹斋而言,这样混乱的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内心感到愧疚,反而是让他感到非常刺激。然而,随着生意的没落,卢芹斋的生活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差。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6)

晚年期间,卢芹斋曾认识到自己从前的错误,并对一些中国留学生进行了资助,但他对我国造成的损害,也无法得到完全的弥补。

1957年,七十八岁的卢芹斋客死他乡,永远地留在了瑞士,虽然说在临终之前,他曾想过将尸首运回祖国,但基于从前的文物倒卖行为,他的这种请求也未能得到应允。

倒卖文物案例(靠倒卖文物暴富)(7)

结语

在卢芹斋的一生当中,其个人生活是非常混乱的,而这也使得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复杂,虽然说晚年时期的卢芹斋也有了悔过之心,但归根到底,他所做出的种种行为,也对我国社会的文物保护发展事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说,卢芹斋客死他乡的结局是一种应得的报应,而在了解过卢芹斋的故事之后,相信大家也将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我国人民思想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于文物保护的观念,也将得到更多人的共识。

参考资料:《古董教父卢芹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