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数千年历史,王朝更迭,政权交替。而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国都,但是并非每个朝代的都城都相同,我国历史上很多历史名城都曾经是某个政权的都城,而有些虎踞龙盘、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会被多个朝代设立为都城,如坐拥关中沃野的长安,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洛阳,如坐拥金陵形胜的南京,自古以来便是设立国都的首选。

中国历史上,总共经历了十多个朝代,大大小小有着上百个政权,而根据历史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华夏古都中,有六大佼佼者,首当其冲便是长安洛阳,然后又有南京和北京,再其次就是邺城和开封。

而这六大历史名城,在最繁盛的年代,都曾经人口破百万,规模空前繁荣,文化影响力冠绝当时,甚至皆可以定义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都市。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下,华夏历史上六大古都属于各自最繁华的时代。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1)

唐长安

1、长安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卢照邻一首《长安古意》,令后世读者无不怀念那座无与伦比的盛唐国都,108坊灯火映明月,西市灯如昼,佳人舞高楼,胡笳声声晚,伽蓝古寺巅。

作为华夏民族的骄傲,长安及其近郊,曾作为西周、秦、西汉、新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政权的国都,另外东汉、西晋、赤眉、黄齐、大顺也曾短暂长安为国都。这主要是因为长安的位置得天独厚,自打战国末年,郑国渠修建成功后,引泾水和洛水将关中的盐碱地洗干净之后,数百里沃野水旱保收,再加上四周险要,高山环伺,中央是数百里平原,只需要守住铜川、潼关、蓝田、大散关与陇西几个重要关口,则可保永久太平。而且,长安离河东、中原、荆襄、巴蜀都不远。这样的宝地,四个字概括,天生王气,长安不作国都哪有天理。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2)

唐长安平面图

而长安几经繁华,在盛唐时期达到了极盛。唐长安共计百零八坊,城建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乃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更是古罗马城的五倍,乃是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但是长安虽然规划很磅礴,但是108坊中有很多坊都是比较荒芜的,很少住人,也没有太多建筑。所以尽管唐长安很大,但是人口在最鼎盛的时候也就150万左右,甚至不如金朝末期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开封。

唐长安最突出的特点乃是在气势与风度这块,再加上排列整齐的里坊,大国气度彰显无遗,再加上唐朝开放,各国商人往来贸易,长安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乃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等级的建筑美学。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3)

北魏洛阳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4)

洛阳平面图

2、洛阳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刘克庄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杜牧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

洛阳乃是与长安齐名的华夏古都,其虎踞中原,背靠秦岭余脉与关中相连,北有邙山和黄河阻隔着从华北平原而来的骑兵,伏牛山和嵩山拱卫南方和东方,而且正好位于洛河冲积出来的一块平地上,绿水环绕,正好对应紫薇星之宝地,洛阳地理格局乃是华夏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古都。

所以,自周公旦在此选址建大城之后,洛阳曾作为多个国家都城之选,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唐,另外夏、商曾短暂将洛阳作为都城,而隋、唐、后梁、后晋也将洛阳作为都城之一,所以历史上,洛阳乃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洛阳历史上,总共经过数次发展,在东汉时期被选为王朝帝都,迎来第一次发展,洛阳初现规模,而东汉洛阳在汉末被董卓焚毁,曹操后来重建洛阳,曹魏立国之初,便开始发展洛阳城,魏晋时期,洛阳一直作为帝都,迎来了另一段黄金时期。而西晋之后,迎来五胡十六国乱世,洛阳几经战火,百姓南逃,失去了往日辉煌。直到北魏一统北方,洛阳作为中原重镇,又是与南朝征战的核心枢纽,发展尤为受到重视,洛阳渐渐成为北魏南方的中心城市。北魏中后期,孝文帝迁都洛阳,胡汉百姓大举迁入洛阳,洛阳自此成为天下名城。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5)

永宁寺塔

北魏洛阳的繁华程度,甚于隋朝和盛唐,这是北魏国力最盛时期所规划建设的大城,城市建设创新大气,在魏晋洛阳的基础上,吸取南朝建康城建的先进经验,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北魏洛阳设有三市,东西两郭的市都设在距离洛阳旧城3里外的地方。而且因为北魏朝廷重视汉文化,所以洛阳文化艺术都是冠绝天下,著名的烟花易冷的典故,就是出自于北魏洛阳。城中永宁寺塔高四十丈,据说百里外可见。

到北魏末年,洛阳人口达到130万以上,不过后来北魏分裂成东西魏,洛阳距离西魏距离太近,位于战区,所以东魏高欢迁洛阳百姓百余万人定都邺城,洛阳自此久经战乱而荒废,直到数十年后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才得以恢复。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6)

邺城铜雀台

3、邺城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岑参

岑参一首《登古邺城》,数尽了一个只剩下废墟的千年古都的沧桑,邺城,自古以来的华北中心城市,背倚太行,漳水环绕,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虎踞华北膏腴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北方中心城市之一。可惜,这样一座曾有过铜雀三台的古都,却被隋炀帝付之一炬,从此沦为废墟。

邺城,作为华夏古都之一,崛起于战国初年的西门豹治邺,之后,邺城一跃成为华北大城,延续了辉煌千年的历史。邺城建都始于曹魏,之后,曾作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有着六朝古都之称。另外后燕也曾短暂定都邺城,夏朝和殷商也曾定都在邺城周边地区。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7)

北齐邺城

邺城虽然在曹魏时期因为铜雀台而名声大噪,在后赵时期,作为帝都,在石虎的奢靡建设下,也有过一段辉煌历史。但是最繁华的时代,毫无疑问乃是北齐时期。自北魏分裂之后,天下呈三分之态,在最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毫无疑问东魏和北齐乃是天下第一强国。

而为了定都邺城,高欢从洛阳迁移百余万人口填充邺城,经过大规模城建之后,邺城一举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大城。邺城采用中轴线为中心建城的模式,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

不过邺城在经历繁华之后,很快便迎来了灭亡的命运,因为邺城在华北极具凝聚力的特点,北周末年,杨坚掌握北周权柄之后,北周柱国尉迟迥据邺城叛乱,后被杨坚平定,杨坚忌惮邺城在河北的影响力,于是下令一把火焚毁了邺城,六朝古都,终成残垣断壁的废墟。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8)

开封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9)

汴梁繁华

4、开封

莫叹潇湘居尚远,拥戎轺万骑鸣笳鼓。云正锁,汴京路。——张鎡

开封,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北宋的都城,应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繁华的一座都城。无论是商贸流通,还是百姓生活,东京汴梁都是古代史上的天花板,清明上河,又岂止是梦华东京。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北邻黄河,南依汴水,乃是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交界点,也正是因为此,自古以来,开封附近运河四通八达,成为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在隋朝时期就已经初见规模,在政治中心还在中原时期,后来随着淮南和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开封的作用日渐重要,成为全天下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

开封发迹很早,战国中后期的大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另外夏朝曾在此短暂建都,伪楚、伪齐、金国后期也定都于此。后世定义开封为八朝古都,实际上定都于此的不止八朝。

而开封最繁华的时期,自然是北宋时代,特别是北宋末期,开封的繁华程度,是难以想象的,这一时期,汴梁人口达到150-180万,经济高度发达,成为万国咸通的国际第一大都市。具体可以根据北宋末期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清明上河图》来窥视北宋东京之繁华端倪。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10)

南京虎踞龙蟠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11)

建康城

5、南京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谢朓

南京,古往今来有过无数个名字,秣陵、金陵、石头城、建业、建康、集庆路、应天府、天京、南京,这里虎踞龙盘,钟山、栖霞山、牛首山等环绕四周,长江奔腾,秦淮河环绕,颇为彰显王气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定都首选。

自三国孙权自此建城开始,南京就有了千年古都的根基,先后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五代十国杨吴和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另外侯景之乱在此建立汉国,南明也据此为都,到了近代,南京更是中华民国的首都。

除却近代史上的民国时期不谈,南京在历史上有过数个辉煌的时代,从东吴、东晋到南朝,南京虽然也经历过许多兵戈之乱,但是总体上相对于战乱频繁的北方,还是发展较为平稳的。历经近三百年积攒,南京在南朝后期,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必然是超过雕栏玉砌的五代十国时期,繁华程度也超过明朝时期。所以毫无疑问,在古代历史上,南京最繁华的时代应该是南北朝中期的南梁中期,也就是侯景之乱之前的建康城。

自东晋几次叛乱之后,南京在南朝百余年,基本没有遭受过较大的破坏,始终处于一个向前发展的阶段,经历过刘宋、萧齐时代的恢复发展,南朝在南梁时期达到了最繁华时代,而南京作为南朝帝都,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为南朝繁华的最大受益者。在南梁中期,随着天下富庶,建康城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商品流通、货物集散、人口流动、产业升级,南京已经达到了百万人口级别。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突破百万的大都市。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12)

明清北京城

号称天下最强的八大古都(说说华夏六大古都各自最繁华的时代)(13)

北京老城

​6、北京

北京,古称幽州和燕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海河流域众多支流途径此地,西北方的燕山挡住了西伯利亚的部分寒流,给这座偏北的城市留下了还算温和的气候。北京,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明的边城,其周边有山海关、蓟县、居庸关等军事重镇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北京周边自此就成了北方的军事重镇。

北京及周边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燕国都城,所以北京一直有燕京之称。此后一直作为军事重镇,出现在历史中。直到五代初期,刘守光在此建桀燕,北京才重新走上了都城之路。此后,辽国在此建南京,作为都城之一。此后,金国在此建都百年。再后来忽必烈在此兴建元大都,作为元朝都城,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都城。此后七百余年,北京基本都是王朝政权的都城所在,明清都长期定都于此。

但是,在古代交通没有发展起来时,由于各种原因,海运没有发展起来,南北运输主要以京杭大运河为中轴,而北京周边本就产粮率很低,不足以支撑一个都城一年来的物产和粮食消耗。而运河运输,效率低不说,还成本很高,怎么都是一笔亏钱的生意,所以明清两代都严格控制北京城的人口,两朝虽然人口暴增,但是北京人口始终也就维持在100万左右!最繁华的时代应该是清中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