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太极拳24式pdf(循经太极拳的展指是什么)(1)

作者:许智明

太极拳的修炼要求“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就是说练功先要有舒展,而后才能有紧凑。反之,则不能获得成果。

那“”是指什么呢?

太极拳的“”字诀,是向上进步的关键。所谓的“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练功使人体的筋骨气脉变长,呼吸变得深沉的方法。

武当功夫留下的“展英雷”就是七次圣域的重要内容。此诀是说能“展”才能使气血流注的量和速度产生质的飞跃,令丹田元气内敛。

所谓的内敛即由此而始也。世传吴氏太极拳亦有“展指吐掌”的专修,放长身手,使力达四梢,以此调整丹田呼吸。此为武当正宗泛波于世的流传。

循经太极拳24式pdf(循经太极拳的展指是什么)(2)

哈尔滨冰天雪地中李兆生先生演练太极拳

如何做到“展”,呢?

即是舒开以后,再抻一抻,拉一拉,把动作中间还没有舒开的筋骨完全舒开,就是展。舒和展往往连用,舒是开,展是抻。

武当太极门有“抖金丝”的功夫,即是在“抽丝”和“缠丝”的基础上,把“丝”再抻开一点。而这个“抻”的度就是即要开,又要不断。如抻面一样,两手提两头,一颤一抖就长了,不是用手劲,是用中间的劲,不然手劲一用,就会两头断。

这也是循经太极松软筋骨的操修。能松软筋骨,自然元气充实,有脱胎换骨之效,使得人体生命产生飞跃。

“展”的实质不是手脚用后天的力硬抻拉,而是身体在舒展状态下,在内脉舒张下气机外送两手内劲连绵运动的过程。

要正确掌握“展”的要诀,就要依据拳经《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和“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要求来认真领悟。

“劲似松非松”即是如橡皮筋,我们把它拉起来,拉直以后即感觉有了回拉力的状态。外形看起来似乎是松的,而内在却有力。

这种力亦称为内力。具体来讲,就是动作先拉起来,然后停止用劲拉,则身体自动回到原来松弛的状态。需要反复体会。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体会到似松非松的状态。紧即是开、分。松即是收、合。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初期的锻炼,需要在开展上下功夫。就是练功动作要比平时开的过程再放大一点。所以外形上会展现出大开大合的架子。

因为平时已经松和未开的时间很长,势必要通过大开大合,去体会开合的过程。而真正开展以后方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达到“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得恰到好处。

如:武当小炼形中的醉翁扑蝶一式,练功时双手抻开,双手之间有了互相拉力,即是开。此劲不丢,转身欲扑(不丢劲即一羽不加,手臂不再增加劲,但保持内力不断),然后拧腰下扑,是用身体下俯去送下探手臂(外展)。(仔细体会即知)

循经太极拳24式pdf(循经太极拳的展指是什么)(3)

拉面示意图

试以拉面举例:先拉,再掂摔,反复多次。拉之过度则粗细不匀,再大则断;上下一掂,中间变匀,伸长一点。练拳也一样,不必急着一次到位,反复锻炼中可渐入其妙,开展后自然筋骨伸展,可言气脉悠长,韵味十足矣。

声明:本文由循经太极原创,非授权不得转载,谢谢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