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阳光下成长面向未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阳光下成长面向未来(向下扎根追寻成长)

阳光下成长面向未来

本文为“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

向下扎根,追寻成长

作者: 齐欣

作品编号:032

教育有坎坷,教学有困惑,教学更有惊喜,因为这里还有我们追求探索的心,有我们火热的激情。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真谛在于“度”

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教育活动有其客观规律,正确运用教学规律,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这个规律的核心便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阅读专业书籍与报刊,获得智慧与力量。在学校图书馆《中小学数学》封底推荐书目,买下《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

《数学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以数学学习过程为线索,从认知角度对数学概念的学与教、数学知识的学与教、数学技能的获得等数学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对我的数学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认真阅读,我体会到数学教学,应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调数学活动的过程性和思想性,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性。理解数学的过程是“直觉—试探—出错—思索—猜想—证明”,而不是“讲解—模仿和记忆—测验(考试)”。我还阅读了《章建跃数学教育随想录》(上卷、下卷),罗增儒《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薛茂芳的《数学概念及其教学》等等。而今这些还有很多教学的专业期刊报纸都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学习的重要参考。

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

我还有幸阅读了《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一书,在这本书中,没有高谈阔论,却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如:需要引起我反思的是数学的技能训练。与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相比,有关数学技能的教学研究相对较少。阅读这本书后让我对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学习数学技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同时也值得让我引起注意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明确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技能,也让自己明白获得某种技能并不是按部就班,更不能靠自己的经验去教,而应该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

叙事唤醒成长

有一位哲人说过:当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教给你的东西。王维审在《寻找不一样的教育》中写道:今天我们的教育除去那些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外,剩下的真的不多了,教育的功利思想让我们忽略了教育的真实功能。比如说两个学生打架了,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把双方训斥一顿,把他们的‘斗志’给强压下去,充其量就是解决了一件麻烦事而已;如果你能够细致地弄清楚他们为什么打架,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兴许他们就会成为好朋友;如果你能够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写出来,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有所借鉴,省下不少力气;如果你除了总结自己的做法,再能够反思一下自己还可以怎么去做,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写成文章发表出去,就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分享你的经验……所以说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思路,获得的效果完全不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对自身的成长也完全不同。

一个小小的纸条、一封并不算长的信、一个交流的本子,都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工具,有时,甚至是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的最好的工具。教育方法千千种,文字是增进师生友谊的重要一种。

一天过去了,我们有怎样的收获,我们又有哪些遗憾?如果可以,我将要进行怎样的改变?写着写着,烦恼变成了故事;写着写着,困惑有了答案;写着写着,多了一些方法。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写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解放的过程。

因此,在教育的路上,看似一件小事,我们要努力放大它的意义,于细微处润泽学生的心灵。“给孩子们一份温柔的担当”,激发的是学生主动担当的热情,培养的是孩子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什么比唤醒孩子主动成长更重要的呢?

文化增强责任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一书集中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基本架构及若干重大方面的内容,注重知识叙述与文化评论并重。通读该书认识到,我们应该从人类文化的多元进程中,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教育上,儒家的影响可谓至深且广。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认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意思是国家政治要安定,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必须首先重视教育;社会风俗要改善,要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样要重视教育。儒家教育十分注重道德教育和做人问题的教育。古代教育家们积累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理论、教育原则和方法及教师的基本要求等,都提出了有价值的思想见解,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等,《学记》、《大学》、《劝学》更是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文。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言而喻。1987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这些科学大师们宣布: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书中我们可以大体把握文化脉络,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知道学习不仅要做加法,也要会做减法。

身体力行,传承文化精神

借助经典的阅读与历史上的伟人交朋友。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对他的生活态度乃至整个人生有所了解,苏东坡在逆境中(数次被贬)并不消沉,每到一处都造福一方百姓。

45岁时被贬黄州,他义救弃婴,改变民俗;59岁时被贬惠州,他改良农具,造福一方;62岁时被贬儋州,他教化乡民,开一方文脉。苏轼晚年评价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短短12字,有自嘲,更有超脱,这几处被贬流放之地成了他毕生功业所在,这是何等胸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又是何等达观。虽然时代不同,但人们遇到的大问题都是类似的,家国情怀,捍卫真理,生老病死、顺境逆境。我们与这些先贤交上朋友,就会被他们的精神气魄所感染,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乐观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所面对的学生。

半轮白月害羞地钻入夜空的怀抱,呱呱蛙声是夏夜的摇篮曲,清风轻叩帘栊,静坐独品东坡传。千年前的北宋,子瞻脱下长袍换上短褐,黄州的某个山野,飘来瓜果的香味,忽有疾风骤雨光临,居士忙将卧榻东挪西移,俄而鼾声如雷,便有一蓑足以敌风雨,哪有风雨哪有晴?千年后你早已凭虚御风,后人只能在文字里膜拜你的魂灵。这乡村的静谧,我独享。

与圣贤为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也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这或许是“人文化成”最有力的方式了。

读懂课堂,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唤醒“教学勇气”

钟启泉教授在《读懂课堂》一书中告诉我们在读懂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课程观、走向“自由发展”的儿童观以及从“教的专家”走向“助学的专家”的教师观。新加坡著名数学教育家李秉彝先生认为数学教育要“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顾泠沅先生曾说:“教学改革不是发生在操场,也不是发生在办公室,而是真真实实的发生在课堂中”。可见,学校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读懂课堂,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成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标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主体性和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由"被教、被管、被考"三被角色转变为"课堂学习主体",与教师互动形成教学合力。

帕尔默教授描述教师的内部景观的三个通道:智能的——冷冰冰的,情感的——自我陶醉,精神的——丧失现实世界之根基,但是这三个通道无一可以忽略,而是需要走向融合,只有当走向融合之后,我们的内部景观才会有一束又一束的光亮照亮我们,照亮我们的孩子。遇见学生恐惧,营造心灵家园,实现心灵突围。遇见教学恐惧,转化教学分离,建立教学共同体;遇见学术恐惧,潜心学习,做研究型教师;遇见舆论恐惧,阅读强心,寻找发展内驱力;遇事皆有恐惧,修缮内心景观,实现自我认同。走进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教育之梦,教育之魂才是我安心的良方。《读懂课堂》《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每一本都是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用心反复去读。

在追寻中觉醒,在实践中建构

有幸拜读《王敏勤与和谐高效教学》,深受启发。作为教师的个体,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如何“做自己”。教师应该学会为自己找到坐标,内在的反思和自省是得以收获成长的可贵品质。该书从高效课堂的研究、听评课的典型案例中,详细介绍了王教授的“三重境界”理论。即“落实四基,打好基础;掌握方法、摸清规律;立体整合、哲学思考”。让我近距离、多视角深入其中,领略了王教授“三级建模”的惊人魅力。最高境界的课应该是对知识的立体整合:是哲学高度的理性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求活(课堂氛围、思维、方法),求深(理解,问题,立德树人,拓宽视野,注重联系整合)。评价一堂课“深不深”的标志是是什么?一是学生不但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二是有些知识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例如对于“单位1”的理解。世间万物 ,大至宇宙,小至细胞,只要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就是单位 1。这就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了。其实哲学并不神秘,就是把一些学科原理再上升一步,在更高层次做出解释;三是看学生是否能把知识的前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立体的整合。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习惯、复习习惯、方法和反思、查缺补漏的策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新课改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选择教法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参与主动性等,要注重教法与学法结合,有意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兴趣还给学生,要把探究猜想、运用实践,注重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教给学生。

教育机智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是一本特别的教育专著,讲作者对教育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作者用温情的笔墨书写着一个个生动的情境,又在看似浅显的情境背后收起感性的面孔,理性地为我们阐述了教育的本真和教学中的种种机智。范梅南认为:教育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成长是人的生命当中一直拥有的可能性。我们大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给自己的生存和个性以新的塑造和发展方向。大人如此,儿童的可塑性更强。

机智表现为克制。要想对孩子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时时、处处都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开放性的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范梅南教授在书中还举到了汉克的故事,说汉克的父母在面对十岁的汉克结交狐朋狗友、“想做一些对他这样的年龄还很不合适或不成熟的事情”时,“并不是简单地排斥汉克的行为”,而是听从老师的建议,“多与汉克交谈所有这一切,多去探索相互的感情并互相保持紧密的联系”。无疑,我们有理由相信,还未成年的汉克最终会在父母与老师的多方“开放性”的理解与联系后,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范梅南教授最后也指出,对孩子的经历保持开放,就“意味着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的和传统的方式来处理情况”。如果父母们都懂得这些道理,孩子们又何尝会收获不到一份守望的幸福。

既不拔苗助长,越殂代疱,也不撒手放羊,放任自流,关心的陪着,有耐心的陪着,要把教育的效果看得远些,再远些,给儿童以合适的成长标准和方向引领。正如那段精彩的话: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好的教育。唯有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在尽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我们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也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可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追求理解的教育和教学永无止境,这是我们京华人对教育和教学的思考,也是追求。

有追求的成长,要用行动撒播,用一点一滴的体会,感悟去凝聚收获!一个教师想要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没那么难!一颗坚定的心便足以!让我们用文字打败时间,用阅读点亮生活,不断的去挖掘观察,发现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自己。

相关链接>>

相聚于网络,相知因数学,相交为征文——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通知

第三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评委简介

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通知

第一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文章集锦

已发文章>>

001 莱布尼茨、二进制和伏羲卦图

002 美学视角下的数学教学 —— 读《数学的美与理》有感

003 数学基础与黎曼猜想 ——《数学简史:确定性的消失》读后思考

004 数学与文化并重 知识与兴趣同行 ——“算筹记数”教学思考

005 数学是多维度的艺术——读《数学家的眼光》有感

006 从掷骰子到阿尔法狗:趣谈概率

007 中学数学中分类思想的教学与拓展

008 守门的秘密

009 探数学文化,启数学之美——以高中数学《割圆术》为例

010 基于数学史视角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011 我是怎样读《几何原本》的

012 相映成趣的两座数学桥

013 HPM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014 极限定义新讲:动态定义与静态定义

015 把握思想方法,自主提升数学素养 ——读《让知识自然生长》有感

016 读北大张顺燕教授《数学的源与流》的几点收获

017 中国古代数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

018 数学阅读锦上添花,实践成果领航数坛新征程

019 提高概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020 温故建构新知 论证生成巧思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探究

021 读《学好数学并不难》有感

022 体验经典证法 渗透数学文化 ——以“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023 数学文化 文化数学 ——融合数学文化的中考试题的品析与启示

024 善用数学文化 灵动数学课堂 优化育人途径

025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026 数学中的美—— 读《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027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028 海伦公式

029 《镜花缘》中的数学“缘”

030 基于认知发展的数学理解教学 ——读《数学教学心理学》所思所行

031 做一位有文化的数学教师 ——读《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