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失笑,明朝的皇帝距离清朝皇子最少都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了,哪个皇帝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能让所有的满清皇子恨之入骨呢?皇子们又为何恨他入骨呢?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1)

这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厚照,中国帝王史上五百年都难得一见的混世魔王。有人可能好奇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每当满清皇子们在上书房学习时但凡有一点点的懈怠或走神,先生就会疾言厉色的骂:“你想学朱厚照吗?”跟着这戒尺可就抡过来了。在先生们的口中,朱厚照俨然成了洪水猛兽,“昏君”的代名词。

要说明朝末年的混账皇帝不少,您就好比说躲在后宫炼丹的嘉靖、几十年不上朝的宅神万历、木匠皇帝天启,这几位爷在中国昏君史上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但为啥师傅们要拿朱厚照当典型呢?

作为前朝不折不扣的反面教材,朱厚照老兄嗜酒、好色、尚武(这是文官们所无法容忍的)、轻视礼法(这一条也要命)、我行我素、宠信奸佞。嘉靖皇帝化学搞的好,万历皇帝是以消极的态度来反抗文官集团,天启皇帝更是拱手把大权相让自己天天做木工玩,唯独这位武宗皇帝一辈子都在和文官集团相抗衡,他以各种不可思议的行为宣泄对大臣们的愤怒和鄙夷,在一次次被武宗行为雷到外焦里嫩之后,这位特立独行的叛逆皇帝就被明、清的文人墨客们,成了满清师傅口中“昏君”的代名词。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2)

身为一个昏君,宠幸奸佞那是必须的,你就比如说他前期信任“八虎”,视太监刘瑾为心腹,等刘瑾被杀之后他又宠幸佞臣钱宁、江彬。平心而论在武宗一朝政治不见得多清明,但也未必有多糜烂,大臣们之所以对朱厚照这么有意见,恐怕还是因为他有个虚心纳谏、勤政爱民的老爹明孝宗,孝宗一朝文官集团有着极强的话语权,基本上做到了说啥皇帝都听,结果武宗上朝处处和文官们对着干,基本上属于你让我撵狗我就偏要抓鸡。这样巨大的落差也就难怪大臣们对正德帝是一肚子怨气:你咋不好好学学你爹啊!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3)

作为昏君好色也是必须的,不过武宗玩的还颇为特殊,这位老兄喜欢人妻,所以经常夜间闯进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要是看对了眼还要带回宫里去(民间传说李凤姐就是因此而来,历史上武宗还真看上了一个乐工的妻子刘氏,于是把这个人妻纳为妃子),这个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无赖,但比起嘉靖用童女落红炼丹要好得多,但是大臣们可不这么认为,你一堂堂天子竟然如同土匪一般逼奸人妻也就算了,要是民间女子怀了你的龙种可如何是好!武宗一朝首辅最担心、最害怕的也就是武宗在外面乱玩,真要有个女子抱着孩子在皇宫门口找爹,朝廷的体面何在?

所以武宗好色也好的让官员们心惊肉跳,生怕搞出什么“野种”来败坏皇家体面。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4)

终武宗一生,他都视代表权利和地位的紫禁城为牢笼(这与后来的皇帝们又不同),他始终在想方设法的逃脱这个禁锢他自由的地方,正德二年,刘瑾为他兴建了豹房,正德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豹房,皇宫被他是为苦牢,而豹房里不但建有妓院、校场、佛寺,养了许多猛兽(尤其以豹子居多,所以成为豹房),甚至还找来了许多来自西域、回回、蒙古的法师们,日夜厮混在一起。按咱们现在的话来说正德帝起码也是个“仁波切”,这位爷不但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佛经、梵语无不通晓”,对中土佛教和藏传佛教等颇为精研,甚至还自称“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好家伙,这不又是一个宋徽宗嘛!真不知道文官们看见披着喇嘛袍子打坐的明武宗是个啥感受......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5)

除了这些之外,大臣们对明武宗最深恶痛绝的就是他的尚武精神,作为太平时节出生的皇帝,明武宗却偏偏有着一颗好使枪弄棒,建立功勋的心,他在内心仰慕太祖和成祖的武功,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建立不世奇功,当蒙古王子伯颜侵犯边关时,武宗竟然想要御驾亲征......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6)

七十年前土木堡之变也是明英宗作死亲征,结果呢?大明不但把数十万精锐士兵全部搭了进去,差点北京城都守不住,大臣们听见“亲征”两个字估计都要疯了,可明武宗不管不顾,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带兵出战。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7)

说到朱寿大臣们又是一肚子的苦水,正德十二年,武宗一行浩浩荡荡来到宣府,营建“镇国府”。自己加封自己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每年俸禄5000石大米,后来又自己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名义与蒙古小王子交战,这在大臣们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你丫神经病啊!你可是天子啊老大,好好地领导不当当什么打工仔?从古至今从没听说过有哪个皇帝自降身份称臣的,所以清代的官员们在批评武宗是“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8)

除了这些斑斑劣迹,咱们的朱厚照同学还搞出了不少让文官集团们大跌眼镜的事情:比如说不允许百姓杀猪(因为朱厚照认为猪通朱字,而他自己的生肖又是属猪的,所以杀猪对他不利,这个荒唐的皇帝干脆一纸命令不允许百姓们养猪杀猪,当然这个事情最后也不了了之)—“养豕之家,易卖宰杀,固系寻常,但当爵本命,既而又姓,虽然字异,实乃音同。 况兼食之随生疮疾。宜当禁革。如若故违,本犯并连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永远充军。”

正德九年正月乾清宫失火,大火熊熊燃烧,而正当宫廷护卫忙着灭火,官员们揪心不已时武宗皇帝正屁颠屁颠的去豹房,回头看着火光冲天的宫殿,正德皇帝好是没心没肺的说:“真是好大的一棚焰火啊!”得,人家把这当成烟火晚会了,这也就难怪文人们如此痛心疾首,狠批武宗没心肝。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9)

其实武宗皇帝就是个熊孩子,作为孝宗的独子,他自小是娇生惯养,爱好舞枪弄棒,他向往自由,蔑视礼法(觉得太麻烦),他喜欢军旅生活,天天和太监、喇嘛和尚们厮混在一起,他讲究享乐,喜爱女人,任性的起飞。这样一个“五毒俱全”的皇帝让官员们苦不堪言,您说嘉靖、天启这些皇帝还会好捉摸,就怕咱这位天子突然奇思妙想一开,人就不见了(历史上武宗就曾经试图偷偷溜出皇宫前往宣府),所以也就难怪清代的师傅们要把正德树立成这么一个负面典型,意思就是:老老实实,乖乖听话,别想着作死,不然老子手上的戒尺可不是吃素的!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10)

拜正德皇帝所赐,清代皇帝都极为重视皇子们的教育问题(为的就是防止出现“朱厚照”第二),而且这一重视皇子们可就倒了血霉了,我们看看这课程表都觉得累:凌晨五点到七点读书、背书,而且需要读120篇文章。上午七点到九点是背书检查时间,检查人乃是当今圣上(康熙在早朝结束后会亲自来检查皇子们的学习进度),检查完了之后皇子们再花两个小时练习写字,皇子们连着学习了六个小时之后才能得到两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休息。上午一般是文学时间,下午的1点到3点则是骑射时间(毕竟满人们是马上得天下,所以对于骑射很是讲究),下午的3点到5点康熙皇帝再次检查功课背诵(您要是记性差点还得接着背,一直到能够全部熟练背出位置),而背诵结束后是接着2个小时的骑射......总之就是除了身体动就是脑子忙,甭想休息!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11)

看了这么多咱们不禁感慨皇子们的课程实在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就是背书,写字,骑射。小皇子们从六岁就要开始进入上书房学习,像累死人的状态一直要持续到十五岁被封爵位为止,而且更惨的是皇子们可没有什么寒假暑假,更不用说什么节假日了,一年之中也只有端午节,中秋节,和皇帝老爸的生日才放假一天......而且到了后期更惨,晨读的时间从早上的5点提前到了凌晨3点,说句实话有些夜生活丰富的同学还没睡吧!苦逼的小皇子们就已经要起床开始读书了,所以说皇子们的强度和咱们现在高考生的强度也差不太多,甚至可能还要重一些。

明朝最神秘的两个皇帝(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所有满清皇子的)(12)

看完了清朝皇子,咱们再来看看明代的皇子们,那就非常的舒心嘛!没有任何学业上的压力(虽然皇帝和皇子们都要接受国子监官员的教导,但是和清代皇子们比起来实在是太轻松了)。明朝的皇帝们对皇子们的教育也并不怎么看重,就像万历皇帝的太子,十几岁了还没有读书,大臣们为此都快急疯了,不断上疏催着让太子进学,这在清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当皇子们打瞌睡,开小差被罚抄写,罚跪,耳边又回荡着先生喋喋不休的吐槽:“千万不要学朱厚照啊!”皇子们会不会心里恨恨的吐槽你个该死的朱厚照,自己过得痛快,可把我们给坑死了!

作者:胡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