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自古讲究“学而优则仕”,人们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多为“官阶”。在老百姓眼里更是如此,无论什么级别的官,都要比老百姓强。这些官通常被老百姓称作“老爷”,官老爷都是吃“皇粮”的,是这些自食其力的人永远无法媲美的。不知道,这是否是糟粕文化毒害所致,我们无从查起。

然而,当前体制内也滋生一种潮流:有财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每天上蹿下跳,热衷于迎来送往、推杯换盏、莺歌燕舞,进而心想事成、官运亨通、青云直上、鸡犬升天,自我标榜“事在人为,把握当下”。也有部分没财力、没背景、没关系的人,每天混天熬日、怨声载道、不思进取、无所事事,还自我安慰“无欲无求”,沦落入躺平的队伍。对这两类人,有内倦论,有同情论,也有歧视论,.....不同人的评价,也是有所不同的。

孰是孰非?谁都拿不出标尺。“存在是即合理”,放在这里似乎比较恰当。毕竟,体制内的事情不是一言两语说清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说的正是此理。因为,体制内的竞争是无处不在的,甚至常常是你死我活的较量。较量久了,压力大了,怎么办?总要有个释放的渠道。于是,一部分不得志的群体,就想出了一个“机动灵活战略战术”——以时间换空间。不再把晋升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而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养生健身上。他们认为,为了谋求一官半职,每月多得三、五两碎银,需要花费那么多精力、财力,有时甚至需要放下尊严,实在得不偿失,不如索性与陋习分道扬镳,走上一条不归路,争取多活几年,把那些贪官污吏熬“走”,世界终究会是他们的。反正,只要多活一年,就会多拿更多银子,既省了精力财力,还保存了实力,实在是比舍家撇业、卖命买官,更为划算些。唉!真是高人多在民间啊!

做正确的事是战略还是战术,体制内竞争也讲战略战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