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刘凡家住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西庞家洼村。2016年3月10日,刘凡因为胸部肿块的困扰前往县医院检查,病历上赫然写着“恶性淋巴瘤”几个字,对于这家人来说像是晴天霹雳,后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深入检查,最终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心痛不已的父母借钱带着孩子求医,但是巨额医药费让这个苦难家庭再次陷入困境。

母亲庞少静向社会求助:“孩子和她爸爸配型成功了,但是我们没钱治,希望好心人能帮我们一把,救救孩子吧!”

少年患白血病急需救命(保定花季突患白血病)(1)

刘凡和父母

先后化疗6次 骨髓移植成了唯一希望

石家庄平安医院住院部4层18号病室。洁白的墙壁、床单与被罩构成了房间的主色调,通透的窗边垂下来一束蓝色窗帘。三张病床南北向排列,中间病床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一袋饼干和几个鸡蛋,一个胳膊上缠着输液绷带的女孩躺在床上,淡蓝色的口罩几乎遮住了整张脸。正在接受输液化疗的她神情疲惫,苍白的面容略显浮肿,紧皱的眉头让人感受到病痛对她的折磨。那双不时眨动的大眼睛所流露出的除了一丝坚定,更多的是无法掩饰的淡淡的悲伤与无奈。她就是17岁的白血病患者刘凡。

看着被病痛折磨的女儿,母亲庞少静除了默默流泪别无选择。她告诉记者:“孩子他爸在2012年出过一次车祸,从此不能干重活。孩子他爸没出事之前还能下煤窑挣钱,出事以后重活不能干了,40多岁又有伤挣不了钱。孩子的奶奶也70岁了,更没有收入。现在,唯一的女儿又得了这种病,感觉这个家快散了……”说完,庞少静的眼泪夺眶而出。

家里没有钱但孩子的病总要治,庞少静和丈夫刘文学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借钱。他们向亲戚借,向朋友借,通过网络筹款,甚至还借过两次高利贷。

庞少静告诉记者:“当时筹的还不少,村里捐了5万多元,去年4月份的时候通过网络募集到11万元善款。”然而这些钱对于刘凡的治疗费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庞少静告诉记者,“之前在省四院做了6次化疗,花了将近32万元。医生建议我们去北京做配型,北京的医生说换骨髓手术在不出状况的情况下要50万元,如果出状况百八十万元都是不够用的。”

少年患白血病急需救命(保定花季突患白血病)(2)

坚强女孩儿“想要活下去”

记者了解到,在刘凡接受第6次化疗时,同病室一位病友得了特别严重的感冒,感染了身体十分虚弱的刘凡。庞少静告诉记者:“当时,孩子高压70、低压30、心跳160,高烧40多度,医生还下了病危通知书。还有今年5月30日晚上她突然觉得肚子疼,做B超和CT查出卵巢有个血块。半夜一点多开始疼,疼到早上10点左右。后来转到河北省第二医院,做了切除手术。”这样的危险时刻发生了太多次,庞少静的内心几近崩溃。

另外,由于脊髓受侵造成了截瘫,刘凡现在也只能躺在床上。看着虚弱的女儿,心疼不已的庞少静哭着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卧床孩子长了很大的褥疮。“我们光重视胯骨,结果屁股起了一溜皮,中间是黑的。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就在村里买药膏涂,结果越抹越严重。现在孩子的伤口光肉眼可见的,就有6乘7公分大小,伤口里面还有一个七八公分深的圆柱状窦道。”

医生介绍,刘凡目前应在血管科先进行褥疮治疗,以免化疗后出现重度感染,造成生命危险。

对此,庞少静表示,刘凡本该进行新一次化疗救治了,但是由于褥疮问题只能一拖再拖。

庞少静告诉记者:“刘凡特别坚强,本该是我安慰她,现在反倒成了她来安慰我。因为化疗,她的头发早已掉光,但还是微笑着拍了一张照片,说是要纪念一下。孩子现在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她说等她病好以后,想去学些东西,以后到社会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回报大家的爱心。我求求大家救救我的孩子吧,她才17岁,我需要大家的帮助!”

配型成功 生命有了希望

刘凡告诉记者:“我真的太难受了,但是我舍不得爸爸、妈妈,我想要是万一我能好起来,今后还能照顾他们呢。我很内向,很多时候不会过多表达,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坚强起来,不能让爸爸、妈妈再为我担心了。”

庞少静告诉记者,“听了医生的建议,我们到北京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和配型,我和孩子父亲都做了骨髓配型,孩子和她爸爸的配型结果很好,同时医生告诉我们移植的手术费用是50万元,可眼瞅着手里没钱,能借的都借遍了,能找的也都找了,实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再次请求大家伸出求助之手帮帮我们吧!”

刘凡才17岁,还没来得及度过一个花季少女该有的青春年华。病魔无情,人间有爱。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位美丽坚强的女孩儿,愿意帮助这个年轻的生命得以延续,请联系刘凡的母亲庞少静,电话:15232921597,也可以直接捐款至中国农业银行 622848 1269177912979 庞少静

(河北广播电视台即通客户端 河北广播电视报记者 黄静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