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1)

采写 | 丁增尼达 久巴加措

文中图片由采访者拍摄,部分来自受访者

球进,灯亮,三分有效。

穿着绿色短袖的徐思路虽然有想过这样的结局,但绝杀的戏码真切地上演在眼前时,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本来为了迎接胜利拿着喇叭站起来的施睿,顿时愣在了原地,说不出话来,手上的喇叭发出滋滋的电流声。

2021年5月31日,CUBA二级联赛南区赛决赛,坚韧的华科大男篮在五人犯满离场的情况下依靠加时赛最后一刻的三分绝杀击败了东道主浙江大学,而浙江大学则与”南区王”的称号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是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阿里体育独家运营 、教育部官方认可的中国大学生五人制篮球联赛。联赛男女组分设一级联赛、二级联赛、三级联赛。

联赛基于校园篮球文化开展,球员效力于一支球队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其在校的时间,一个学校的CUBA代表队每一年都在经历着更新换代,这样的情况用潮起潮落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这一年的比赛对于许多在场上挥洒汗水的球员来说,就像是一场巡回的告别赛,谁都不想留下遗憾。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2)

5月31日CUBA二级联赛南区赛决赛开球

“潮起潮落”这个词适用于球员们,也适用于球迷他们是每支CUBA球队最坚实的后盾,但大多数观众也是学生,也要面对毕业,面对告别,所以每一个坐在观众席上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施睿从医学院学生会的办公室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两个大喇叭,决赛那晚他穿着库里的球衣站在观众席第一排,一遍又一遍带着观众给浙大加油助威。徐思路穿上了两年前为了CUBA专门定制的应援绿色短袖,在篮架后用力地挥舞自己的帆布包,欢呼尖叫,为场内的客队球员在罚球时制造麻烦。

在这些天CUBA的比赛过程中,朵朵校友圈(浙江大学校内云论坛)里亲切地称呼施睿为“喇叭哥”,称呼徐思路为“绿衣哥”。

施睿的大一生活还在继续,这是他的第一次CUBA经历。徐思路要毕业了,这场决赛是他在浙大看的最后一场的CUBA比赛。

从热爱起跑

两个人关于篮球的记忆都是从看球开始。

徐思路也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很多人热爱一个东西就会去尝试,我很奇怪,我看球,但是我不打球。”在徐思路的成长过程中,体育赛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小开始家里的电视屏幕上经常播放着中央五台的各种体育赛事转播,从小开始最吸引徐思路的就是竞技体育的真实和未知,孩提时的愿望清单里有一个就是去现场看一场CBA,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但是篮球也开始慢慢地在他的生活里变得愈发不可替代。

对于20级的施睿来说,生活中除了学习,篮球就是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从初中开始,施睿开始关注各种篮球赛事,抽空看每天早上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转播,晚上的CBA(中国男子篮球联赛)直播,成为了他的习惯。

2019年,正值高三的施睿仍旧保持着这份热爱,即使每天学业繁忙,他也会抽出时间去看球。“当时天天都在看球,毫不夸张地说除了读书,剩下的时间可能都拿去看球了,以至于我爸也觉得我在耽误学业。”为此,施睿还清楚的记得当时他的父亲对他说的话高考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应该是我们整个家庭的事情,我们都要为此做好准备”施睿口中的父亲是一位重度手机游戏爱好者,“平时一有空,他就喜欢玩手机游戏”。

19年的夏天篮球世界杯在中国打得如火如荼。那年中秋节,父亲突然和施睿提起了世界杯,父亲和他约法三章,让施睿去看一场世界杯比赛,但是看完,就要安心学习直至高考,而父亲也会在直至高考的时间里不玩手机游戏。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3)

施睿当时激动地把世界杯放进了日程安排

于是施睿从云南赶到北京近距离的接触了最高水平的篮球竞技。返程的飞机上回味无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施睿和父亲都是男子汉,施睿忍住不看球,父亲忍住不打游戏,两个人信守承诺一起度过了高考前的那段日子。

施睿也在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能再肆无忌惮地为自己的主队呐喊助威,什么时候能把自己的热爱真正地寄托。

新生与后浪

到了大学,施睿也没有停止对篮球的喜爱,他代表蓝田学园(学校的三大学园之一,也是施睿所在的学园)报名参加了浙江大学校级三好杯篮球联赛,对于施睿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的正规篮球赛。

在球队中他结识了一帮好兄弟,大家一起训练、一起打比赛,彼此的关系也逐渐变得融洽。对于施睿来说,“三好杯”最令他难忘的是让他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每次打比赛的时候场上的队友都在全力以赴,场边的有同学在为我们加油呐喊,那时候我就会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归属感”,施睿说道。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4)

三好杯期间施睿与队友的合影

小组赛结束之后,他会和队友一起来到球场看别的学院的比赛。尤其是在三好杯决赛当天晚上,施睿和他的队友早早的来到球场占了前排的座位,当时对阵双方是外语学院和公管学院,两队中都有CUBA二级联赛的主力队员,两队之间的强强对决令他印象非常深刻,施睿在看完三好杯的那个晚上,已经开始憧憬几周后在坐拥主场看CUBA的感受。

施睿的CUBA记忆今年才拉开帷幕,而徐思路和CUBA的故事要从16年讲起。

“16年是我第一次看CUBA,我承认我被它吸引住了。”徐思路这样说道,徐思路不仅仅只是被CUBA的生命力和张力吸引,他也非常认同CUBA联赛和校园结合的理念,“将体育与母校挂钩,通过爱自己的学校来爱上这项比赛”,这种归属感尤其是坐在球场里,和主队球迷们一起为球队加油时最为强烈。

看球这件事情,对于徐思路来说就是逃离生活,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他自如地切换身份,不看比赛时,他是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微积分助教,是埋头伏案解数学题的学霸,而到了球场他就是球场气氛的带动者和浙大男篮的铁杆球迷。

19年,优酷承包了CUBA的转播,校园解说的招聘工作全面开启,徐思路凭借着一份对于母校,对于CUBA坚定的热爱,成为了浙江大学的专场解说,从东南赛到全国赛,只要是浙大的比赛,打开直播界面耳边响起的便会是徐思路辨识度极高的东北口音。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5)

徐思路在解说比赛

解说的经历有趣难忘,徐思路笑着说“口误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当时把足球比赛的解说词原封不动地搬到了CUBA的解说词里,半场打完,我不假思索就是一句“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音”说完才发现口误了。”

解说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弹幕文化在当时刚刚开始发展,球迷们在弹幕里为自己的主队加油助威,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有人会嘲笑徐思路的东北口音,也有人会质疑他的专业性。

但徐思路对于这些质疑有自己的想法“我没办法控制别人说什么,但是我要做好我该做的,我尽力保持中立,保持冷静,尽力用专业的词汇解说比赛。”这个世界很多东西都是对立存在,误解和支持也是如此,有人谩骂也有人喜欢他独特的解说风格。徐思路不断地在听不一样的声音,也在褒贬不一的评价里不断成长,对CUBA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捍卫我的主场

CUBA二级联赛南区赛那几天,施睿晚上一有空就会和队友一起来看浙大的比赛。他说“有几场小组赛因为课程冲突,没能去看,但是后来的半决赛和决赛都一个不落的看了下来。”

其实,对于所有球迷和观众来说,半决赛和决赛的那两天里,“喇叭哥”施睿已经成为了带动观众席气氛的主力,我们采访了很多观众,有人觉得他负责,也有人觉得他很有勇气,甚至很有意思的是决赛当天的门票供不应求,还有同学在“朵朵”(浙江大学校内云论坛)上关心:“喇叭哥有没有抢到票?”就怕施睿决赛晚上进不去。

“我觉得‘喇叭哥’这样一个称号还是非常有趣的,能够作为在浙大的主场像一个MC一样调动大家的气氛,我觉得自己是个称职的球迷,这也是会是我非常难忘的回忆”施睿说道。

决赛的那天晚上,紫金港体育馆内观众比以往更多,当晚场馆气氛可谓是达到了顶峰,观众席上,施睿高举喇叭带领全场观众高喊“浙大,防守!”,排山倒海般的声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那一刻,当年被冠以CUBA“魔鬼主场”名号的球场再一次变得热闹非凡。再回想,施睿稍显激动地说:“上了大学之后,大家的团体意识可能会越来越淡,但是当你走进球场,就会感觉到无与伦比的团结感和归属感,这种感觉是我前所未有的。”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6)

施睿手拿喇叭站在观众席里的背影

遗憾的是晋级路上顺风顺水的浙大在最后时刻被绝杀了。“这个结局对于我来说是根本没有想到的。”施睿略显沮丧,但他依旧感慨。“我们的主场全都是支持浙大的观众和球迷,他们并不是独自在场上战斗,身后还有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以后还有那么多机会,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拿上我的喇叭,去到现场为浙大男篮呐喊!”。

施睿在讲述他的CUBA回忆时,更多地是一种“待英雄王者归来”的期待,而徐思路的情绪更复杂,有一种看英雄迟暮时的忧愁和不舍。

从观众到解说再到观众,转变角色对于徐思路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今年再作为观众坐在观众席里对于徐思路来说是一种释放,“我依旧记得当年我能听到耳返里现场的欢呼,但我必须冷静的解说比赛,而作为观众我就是可以调动气氛,像一个现场的MC一样投入其中。球架子后面是最能给对手压迫感的地方,你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场上的球员。”

徐思路在决赛里为主队加油的行为很多人评价便是:疯狂。人们都能在人头攒动中看到那个绿色的身影挥动自己的背包,从球场这一边的篮球架到另一边的篮架。也有很多人觉得徐思路的行为是始于热爱的投入,在赛后徐思路发的“朵朵”(浙江大学校内云论坛)下,评论区里很多人都在为徐思路的热情点赞同时表示支持。

比赛结束,观众退场,球场上空凝聚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更多的是遗憾,其中有一份遗憾一定是属于徐思路的。他回忆:“当时16年一级联赛东南赛区决赛也是相同的位置,绝杀的球权在我们手上,这次却在一样的位置被别人绝杀了。”

我忍不住问如果我们赢了呢,“那我的心情可能会更复杂吧,拿了冠军,我估计会从座位上跳起来。但是可惜没如果,走出体育场我就平静了,不是所有事情都会称心如意的。”他的话语里能流露出遗憾,也能看出他的坦然,他的字里行间也是,徐思路在“朵朵”(浙江大学校内云论坛)如是说道:今天的失利虽然是遗憾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永远爱浙大男篮。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7)

比赛结束当晚徐思路发的朵朵

徐思路的心态就像一个刚刚进入浙大的大一新生一样年轻,他的激情和热爱一直热忱,他也一直在毫不吝啬的表达这份热爱。

起起落落的CUBA大潮中,徐思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变得难忘,也在用他的方式拥护着浙大男篮和他热爱的赛场。

结语

徐思路是CUBA观众席上的前浪,他把自己的热情和青春都浇筑在了CUBA的赛场上,观众席上的一抹绿,就此成为记忆。但是观众席上还会出现更多新生的力量,就像施睿,如充满活力的后浪,用自己的激情和呐喊一遍又一遍地拍打浙大的观众席。

《CUBA之歌》里唱“上大学是我的梦想,打篮球是我的梦想,CUBA是我圆梦的地方。”CUBA无疑是成功的,它完完全全地把热爱和校园结合在了一起,每一声观众席上的呐喊与欢呼都是CUBA的一部分。

潮起又潮落,不要担心后继无人,观众席上的球迷文化会如星火燎原一般点燃每一个属于CUBA的初夏。

cuba四强迎新春(CUBA观众席的潮起潮落)(8)

版面编辑 | 丁增尼达 久巴加措

责任编辑 | 伍美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