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并不少见,大多数人也不陌生,可以理解为肠管上长了一个“肉疙瘩”,其实质是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管内部的隆起病变,有大有小、单发或多发、带蒂或扁平等等。其病因多和遗传、大便长期积存摩擦肠粘膜、炎症性肠病等有关,当肠粘膜不断损伤刺激,就会出现息肉。

有肠息肉切除后要如何预防(肠息肉都要切除吗)(1)

  一、发现肠息肉就要切除吗?

  肠息肉本身是良性肿瘤,但部分肠息肉存在恶变可能,即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主要分为管状腺瘤(较多见)、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及管状绒毛状腺瘤。

  从临床及文献报道来看,腺瘤性息肉发展成肠癌,一般需要5-10年,主要和息肉体积、数目、绒毛成分多少等有关,如果腺瘤越大、数量越多、绒毛成分越多,癌变可能越大。

  当然,除了腺瘤性息肉,还有一些基本不癌变的息肉,即炎性肠息肉,也称为假性息肉,多和肠道炎症有关,部分可通过消炎药物消除,也存在体积较大引起便血、肠梗阻、肠套叠的情况。

  所以,发现肠息肉是否切除,就看息肉大小、数量及性质,内镜医生会根据经验进行一个判断。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癌变可能,发现肠息肉最好都切除,如果肠息肉单发体积很小,小于5mm,可以定期随访观察,是否是炎性息肉。

有肠息肉切除后要如何预防(肠息肉都要切除吗)(2)

  二、肠息肉切除需要开刀吗?疼吗?

  大多数肠息肉切除都不需要开刀,可直接在内镜下摘除,视息肉大小、数量决定是否住院观察。

  但是,对于部分直径较大、内镜下呈恶变、数目过多的肠息肉,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可在腹腔镜或开腹摘除。

  因大多数肠息肉在内镜下摘除,损伤不大,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术后恢复也比较快,不过如果患者肠道生理弯曲较大,或手术操作不当,刺激或牵拉到肠壁,术后可能会出现胀痛、隐痛的情况,多数可忍受。

  如果疼痛不断加重无法忍受,或伴有便血等情况,需引起重视,警惕肠穿孔的可能。

  三、肠息肉切了会复发吗?

  存在复发可能,部分和息肉没切干净、漏诊等有关,当然,有一部分患者因遗传、体质等因素,较易发生息肉,也会出现切了后又“复发”的情况。

  临床上,对于大于1cm的息肉,较易出现息肉残端复发息肉的情况,另外对于大肠生理弯曲大,褶皱较多的地方,也容易出现小息肉漏诊的情况,所以在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术后1年复查肠镜。

有肠息肉切除后要如何预防(肠息肉都要切除吗)(3)

  四、肠息肉切除后如何护理?

  1、饮食

  术后几天最好以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粥、鸡蛋羹等,之后可过渡到普食,以好消化、高营养食物为主,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粗糙、油腻、煎炸、不好消化的食物,如饺子、死面饼、糯米、炸鸡、烧烤等。

  当然,具体的进食时间及禁忌,和切除息肉大小、数量等有关,遵医嘱进行即可。

  2、生活

  对于单发、小的肠息肉摘除,不需要住院,摘完后可直接回家,注意饮食休息即可;但对于多发、大的肠息肉摘除,术后两周内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息肉创面钛夹脱落或出血,平时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便血、腹痛的情况,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

  另外,要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必要时可吃一些缓泻药,以免大便干硬,划伤息肉创面,影响愈合。

  3、复查

  肠息肉摘除术后必须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术后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肠镜,然后由医生决定(根据息肉大小、数目、性质等)之后间隔复查时间,以免出现息肉癌变的情况。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