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汉人来说,“老通城”与三鲜豆皮紧密相连,老通城三鲜豆皮更是武汉小吃的一个文化符号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1)

近日网络上两张报销单引发了人们对这一老字号的关注。

报销单抬头写有“国营老通成餐馆”,时间一栏写着“1959年10月”,标价分别为1.18元/份和1.08元/份。

在那个年代,吃一份豆皮还是挺奢侈的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2)

老通城历史资料图

到底是“老通成”还是“老通城”?

老通城营运经理李扬介绍,这张报销单他们此前见过,确实为实物。

他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

老通城的历史……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3)

老通城历史资料图

1929年,汉阳(今武汉蔡甸)永安镇花园人曾厚诚来到汉口。他在汉口租下湖北省银行大智路3号门面,开办饮食店。当时店面有50余平方米,内设7个方桌。当时的店名为“通成饮食店”。

小店开业之初并没有卖豆皮,1931年才增加这个品种,豆皮很受食客欢迎。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4)

老通城历史资料图

1945年,曾厚诚重新扩充装修店堂,增加经营品种,同时为显示该店资格老、手面大,将店改名为“老通成”,并在特色食品上苦下功夫,对本店豆皮制作的传统工艺进行了大胆改进,终于生产出具有湖北特色的风味小吃——“三鲜豆皮”。

1955年5月,武汉市饮食公司正式接管并更名为“老通成餐馆”。“老通成餐馆”成为武汉市第一家国营餐馆,由“豆皮大王”高金安担任经理。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5)

“豆皮大王”高金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通成餐馆”曾更名为“东方红饭店”,后又更名为“武汉豆皮馆”,最后恢复并将“成”改为“城”,更名为“老通城”并沿用至今。

据武汉市商务局网站记载,1958年4月3日和9月2日,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来“老通成”品尝三鲜豆皮,并嘱咐“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6)

毛泽东品尝豆皮后与豆皮大王高金安等合影

对名为“通成饮食店”的说法,李扬表示,“通成”取名原因的一种说法是当时曾厚诚年轻的时候去上海做生意,看到上海豫园有一家“通成酒家”,他经常去吃,后来自己创业就想到了这个名字,通成也有通达成功之意。

记者随后采访了解到,武汉市地方志专家董玉梅也证实“老通城”原名为“老通成”。

高中生社保卡丢失了怎么办(一张60年前的报销单)(7)

记者:姚传龙

编辑:赵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