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个鸭子”?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最近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屡屡被人提及,这家以酱鸭为核心的外卖似乎引发了新的食尚风潮。让人不禁浮想联翩的名字,使得小内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要去一探究竟,看看已经有成数十成百种做法的鸭子被他们玩出了什么花样。

又一个从百度出来做餐饮的,靠谱么?

评价鸭子好吃(叫个鸭子为什么火)(1)

“叫个鸭子”的创始人曲博,可以说是成色十足的互联网老兵了。他在18岁时成立孙燕姿北京歌迷俱乐部,只经过半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孙燕姿歌迷网站。随后他进入百度,效力10年从贴吧管理员一直做到高级市场经理,年初《万万没想到》贺岁版里手机百度的植入便是他的得意之作。

2010年世界杯期间,曲博在借朋友酒吧做营销活动时萌发了要创业的想法。直到今年3月时机成熟后,他正式开始和伙伴们筹备,5月开始面向圈内熟人、朋友试营业,上周日建外SOHO实体面店开张。半年来,“叫个鸭子”发展可谓迅速,现有稳定顾客5000多名,回单率60%,日流水达2万元。

且慢,这些内容怎么感觉有点耳熟啊,是要给先前已由黄太吉,西少爷们书写的“互联网思维餐饮”之大作书写的新篇章么?曲博和黄太吉创始人赫畅,西少爷创始人孟兵都是从百度出来的,乃至百度副总裁李明远还是“叫个鸭子”的天使投资人,“百度系”这是要一统餐饮了吗?

非也,非也。前段时间,网上已经有蛮多反思所谓互联网思维餐饮的文章,小内也就不再赘述。黄太吉、西少爷他们噱头之下其实难符的情况已被扒得比较清楚,大家目前的共识是——一切光做互联网营销,空有互联网体验,没有上佳的产品体验都是耍流氓。既然“互联网思维餐饮”不过只是画饼充饥,那么“叫个鸭子”这次果真可以玩出点名堂来么?我们就先看看它和那些前辈有何不同吧。

这个鸭子,不太一样

既然是餐饮,那自然以口味为先。黄太吉们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口味了,在大众点评网上,黄太吉的中差评竟然占比高达60%,而餐饮界巨星海底捞,以望京一店为例,中差评比例仅为8%。有网友就评价说“再多的互联网思维也要回归产品本质:口味、价格、位置”,小内也很是赞同。口味谈不上出众的黄太吉,价格却是同类煎饼的好几倍,若不是仗着有建外SOHO等地的黄金旺铺,恐怕情况还会更惨淡。

“叫个鸭子”这边,以外卖酱鸭为主的形式,可以避免像煎饼、肉夹馍这些快餐式产品难做出讨喜口味的问题,初期有限的成本可以优先砸到厨房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良好的口味。事实上他们的确也是围绕产品核心去做的,这被称之为“跟鸭死磕”的态度。从今年5月开始营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创始人曲博几乎处于隐匿状态,不但对于投资人的好奇暂时没有理睬,甚至公司内部员工也未谋其面。小内后来了解到,当时曲博是在根据反馈苦心改进口味以及研究鸭子的周边产品。这样的耐性和决心,真不是那些所谓半个月学成出师之人所具备的。根据大众点评目前的情况,“叫个鸭子”也的确受到了顾客们的好评,口味和服务平均分都达到了8.3分。既然那些火爆的“麻小外卖”可以成功,那“鸭子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接着,咱们再谈谈他们都是如何玩互联网营销的吧,还是先拿黄太吉来对比。从2012年7月起,通过在微博上制造的如外星人大会、美女老板娘、开豪车送煎饼等热门话题,黄太吉一时便吸引了诸多眼球。在“用互联网思维卖煎饼”这一大噱头的感召之下,吸引了大量食客慕名前来。虽然选择写字楼林立区域开店其实才是关键因素,但当时的确也有不少顾客特地做公交地铁前来满足好奇。正是这些前期的大肆营销,把用户的期望提得很高,可实际的口感却无法满足顾客的高期待,这样的问题便是黄太吉们都普遍存在的命门。他们往往最后只得归于平淡,变得和普通的餐饮店铺毫无本质区别。

再看看“叫个鸭子”,光这个令人不禁浮想联翩的名字便已经初具话题性了,他们也如出一辙地制造话题引发大众关注:Mini Cooper送外卖,戴着谷歌眼镜的送餐员,草莓味鸭子均是如此。和那些借着90后创业、O2O等空头概念热炒人不同的是,“叫个鸭子”制造话题是为了调动顾客的参与性来达到自传播的效果,一切的一切还是围绕着产品体验在进行。餐饮行业,口碑是非常关键的要素,口碑好坏依托于产品,而它的相传则是发生在顾客和亲朋好友之间。

“叫个鸭子”这样话题性的名字,本身就已经能诱发顾客在亲友间进行自传播,再加上诸多以鸭为核心的新奇趣味点:例如双鸭套餐叫“双飞套装”,粥叫“鸭绿江”,随餐附送的小黄鸭肥皂等等,都在激发顾客们进行自传播。以产品体验为核心的态度保证了“叫个鸭子”有不俗的口味,进而保证了自传播的可持续性和用户期望的满足。目前“叫个鸭子”的回单率有60%,他们中的铁杆也形成了被称为“鸭血粉丝”的熟客群体。在跟这些“鸭血粉丝”们的沟通上,“叫个鸭子”团队做到了“不只是卖鸭子,要跟顾客交朋友”。跟用户交朋友交到什么地步呢?以配送团队为例,除了态度要亲切外,甚至为顾客带包烟来,带垃圾走这些都是必备技能。

由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虽然第一感觉与黄太吉们非常类似,“叫个鸭子”要比前辈们更靠谱更接地气。无论是以外卖为形式,还是踏实做好产品体验的态度,以及拥有自己稳定的顾客群体,这些都是前辈们所不具备的特点。

鸭子可以飞多远

拥有了关注度和稳定的顾客群体,“叫个鸭子”已经拥有了飞翔的基础,但怎么样才能飞得更远呢?在这个问题的解答上,曲博的那些网络社区运营的经验无疑派上了用场。充分发动起这些“鸭血粉丝”们,利用粉丝的聚合效应,便可以去不断发掘新的卖点和商机。

在“叫个鸭子”目前的顾客群体里,高达90%是女性。针对这个特点,他们在之前就展开过一次名为“鸭寨夫人选美”的互动活动,鼓励这些女性顾客们发出与鸭子产品自拍照并参与评比。自拍照是女性用户在微信朋友圈里最爱分享的内容,这个活动不但增强了顾客们的参与度,同时还对于产品进行了传播,真是个好点子。

除此之外,他们还计划以后成立粉丝会,在这个“鸭王国”里按照王侯将相来安排等级,不同等级的会员需交纳不同费用;还打算将顾客按区片划分,指派一名兼职“鸭头”,来负责拼单、组织活动等,并赋予他更多特权以作为激励。曲博和他的小伙伴们对于“鸭子们”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期待,他们喊出了“满足你对鸭子的一切幻想”的口号。

开局不错的“叫个鸭子”似乎会比前辈们走得更远,不过小内认为一只鸭子所能带来的能量终究有限。这份价格不算低的外卖套餐,能真正成为多少人长期的中意之选呢?消费者毕竟总是见异思迁的,对于鸭子哪怕有再高的新奇感,最后也会淡去。想鸭子飞得远,就要推陈出新来不断制造新鲜感,要以丰富的周边产品来发掘新的消费点,曲博之前宁可“隐身”也要去幕后研发意图正在这里。

最后,问题来了,鸭子到底能飞多远,鸭子还有多少种玩法?让我们交给时间来回答。

文章系【互联网圈内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quannei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