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贡生,原名严大位,字致中,高要县人。

严贡生的出场是在范进中举之后,范进和乡绅张静斋一起去拜访高要县的汤知县,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严贡生,严贡生见到两人是知县的好朋友,就好酒好菜招待二位。

在酒席上,严贡生向二位夸耀自己是一个为人率真、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便宜的人,并且同各任父母官都很熟悉,现在的父母官汤知县自然也很熟悉。

儒林外史严贡生形象及故事(儒林外史严贡生)(1)

可实际上,严贡生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久,就有两人把他告到了汤知县那里。

一个是王小二。

王小二是严贡生的邻居,严贡生家的一口小猪走到了邻居王小二家,王小二赶紧把小猪送了回来。严贡生不要,硬是以八钱银子的价格把小猪卖给了王小二。后来,王小二把这头猪养到了一百多斤,又走错路了,走到了严贡生家,严贡生就把猪关了起来。要王小二拿几两银子再把猪买回去,王小二当然不肯,严贡生的几个儿子就把王小二痛打一顿,腿都打折了。

第二个是黄梦统。

黄梦统是农村人,本来打算向严贡生借二十两银子,写好了字据,却没有借银子。随后就把借据忘了,半年后想了起来,向严贡生要借据的时候,严贡生索要这几个月的利息,原因是:你虽然没有拿走我的钱,但是,这二十两银子一直为你准备着,所以,这几个月的利息你必须要拿出来。

王小二和黄梦统一纸诉状把严贡生告到汤知县那里,汤知县了解情况后也非常生气,认为一个读书人不在乡邻间做些好事,反而这样骗人,真是可恶。立即派人捉拿严贡生。

儒林外史严贡生形象及故事(儒林外史严贡生)(2)

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按严贡生的说法,自己和汤知县交情很好的,可是,这时候,严贡生根本不敢去见汤知县,听到消息后,一溜烟跑了。

这些事情是他弟弟严监生替他解决的。

严贡生和严监生是亲弟兄二人,当初分家的时候所分财产是差不多的,严监生省吃俭用,积攒下数十万家产,严贡生胡吃海喝,把一个偌大的家产吃光,家里的花梨椅子都搬出去换了包子吃。

同严监生不同的是,严贡生对自己很大方,对别人是相当吝啬,不但吝啬,对穷人还是欺诈勒索、巧取豪夺,连自己的亲兄弟也不放过,简直没有一点人性。

上边的两个案子,连汤知县也看不过去,认为他丢了读书人的脸,可是,还有更过分的事情在后面呢。

严贡生带着二儿子去省城招亲,娶的是省城周家的女儿,结婚的时候请吹鼓手,一般吹鼓手最低是八钱银子,他只给二千四分银子,结果直到娶亲的时候,吹鼓手没有来,一再催促,才来了两个人,一个吹箫,一个打鼓,应付了事。

严贡生从省城回高要县,由于带着儿子、和儿媳妇,还有行李、嫁妆,所以,雇了两艘大船,讲定的价钱是十二两银子,在回去的路上,严贡生拿出了一些云片糕,吃了一些之后随手放在那里,撑船的看见了,拿起来吃了,严贡生看到并不制止。一直到下船的时候才大闹,找他的云片糕,并且把这些云片糕说得非常值钱,最终抵了船钱了事。

并且严贡生的巧取豪夺是不分亲疏,不要脸面。

他的弟弟严监生和他是一母同胞,并且在他因为官司逃跑的时候还主动替他摆平了官司,可是丝毫不念弟弟的情谊。

弟弟去世了几天,他才回到家里,回家之后并不去弟弟家帮忙,而是等到弟弟媳妇送来二百两银子之后才去弟弟家。

儒林外史严贡生形象及故事(儒林外史严贡生)(3)

严监生一辈子省吃俭用,可惜命运太不好,自己去世了之后,唯一的儿子也因病去世,只剩下严监生的妻子赵氏守着偌大的家产,赵氏想把严贡生的小儿子过继一个,养大继承家产,为自己养老送终,可是,严贡生不允许,非要把自己已经结过婚的二儿子过继给赵氏,并且强行把赵氏赶出正屋,住在偏房,让自己的二儿子和媳妇住在正屋。

赵氏找来族长严振先、舅爷王德、王仁、自己的兄弟赵老二、赵老汉,可是,没有一个人替赵氏说话。

赵氏一纸诉状告到汤知县那里,

汤知县也是小妾生的儿子,所以比较同情赵氏,判决赵氏可以自由选择过继的儿子。

严贡生在巧取豪夺上倒是不折不挠,一级级上诉,在高要县失败了就去府衙,又失败了就去省按察司,再失败了就去中央,充分发挥死不要脸的精神。

严贡生到中央打算找周进,此时的周进已经是国子监司业,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大学副校长。严贡生拜访周进的时候正好碰上范进也去拜访周进,周进对严贡生没有什么印象,也就没有接见严贡生。

此后,严贡生基本不再出场了。

从后文得知,严贡生一直在坚持着他的上诉之路。严贡生再次出场是在全书的第十八回,匡超人在杭州和景兰江一起去给胡三先生拜寿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金东崖和严贡生一起也去给胡三先生拜寿。

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知道,严贡生这些年是跟着范进的,此时的范进已经今非昔比了,现在官至通政,正四品官员。

此时,立嗣的官司已经解决,严贡生的二儿子过继给赵氏,赵氏的家产三七分,赵氏分了三成家产独自过日子。

儒林外史严贡生形象及故事(儒林外史严贡生)(4)

在全书的最后一回,神宗帝下诏旌贤的时候,严贡生名列第三甲第二十六名。

严贡生这个恬不知耻、无恶不作、六亲不认的人,怎么也混得风生水起呢?

他的贡生身份起了很大的作用。

什么是贡生呢?

贡生其实还是秀才,是秀才中的成绩优异者,可以进入京城国子监读书。

要想成为贡生有几种途径,一种是祖上积德,皇上特许给你贡生身份;一种是学业优秀,学政举荐,成为贡生;还有一种是品行优良,学政举荐,这叫做“优贡”。

严贡生是通过什么途径成为贡生的呢?

在第六回里,严贡生说:“因前任学台周老师举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

可见,他的这个贡生是投机钻营得来的。

这样一个无恶不作、恬不知耻的人竟然有一个因为品行好才能有的称号“优贡”,这是多么深刻的讽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