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十四山借库法 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1)

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主编的《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当下现实为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本书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产生的基础,二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的内涵,三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的意义。

全书谋篇布局条理清晰,其理论阐述如十围之木,“树根”“树干”“树叶”一目了然,用30多万字的篇幅,较为全面地阐释了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

论述之“树根”,在论述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的孕育土壤,参天大树始生如蘖。本书认为,治国理政历史观的产生主要有四方面原因: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产生的丰厚滋养;第二,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是其产生的基础;第三,党史、国史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其产生的现实源泉;第四,坚持不懈的读书学习和丰富的政治实践是其产生的深层因素。

论述之“树干”,在论述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的具体内涵,树干挺拔能持千钧之屋。

该书认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主要包括7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自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想在历史中孕育,在现实中拼搏建设,在未来实现;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基础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本着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尊重和思考的态度,借鉴历史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服务;第五,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第六,国家是人的组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第七,学习历史既要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更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抬头。

论述之风华正茂的“树叶”,在最后一点。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系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大地形成的历史必然;第二,系统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第三,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把握、阐释好新时代治国理政历史观,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