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老师发现六年级孩子看言情成风”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源于《钱江晚报》的报道,杭州市一位小学老师发现所带六年级班里的孩子开始看言情小说,不仅如此,从孩子们上交的阅读记录册看出,还有悬疑推理、影视原著小说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学生阅读指导策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小学生阅读指导策略(小学生阅读需要科学指导)

小学生阅读指导策略

近日,“杭州老师发现六年级孩子看言情成风”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源于《钱江晚报》的报道,杭州市一位小学老师发现所带六年级班里的孩子开始看言情小说,不仅如此,从孩子们上交的阅读记录册看出,还有悬疑推理、影视原著小说等。  

“小学生在读什么书?应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再一次成为热议话题。针对一系列疑问,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还原当今小学生真实的读书现状。  

A 孩子见识广了 接触到的书多了  

现在,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较多,不仅在书店、图书馆读书,利用网络的机会也增加,可以说见识广了,接触到不同内容的书也多了起来。  

省城李女士发现,这几日六年级的女儿午饭后,总是争分夺秒地坐在书桌前读书。一开始李女士颇感欣慰,“孩子喜欢读书是好事。”一天她凑近一看,发现女儿正认真读一本名为《侦探社》的杂志,经过询问得知,女儿借了同学新买的杂志,赶着读完还给同学。李女士很苦恼,她说女儿很迷侦探、玄幻类小说,有时候还会吵着要看《密室大逃脱》之类的综艺节目。在她看来,空闲时间多读一些经典名著不好吗?而且,占用午休的时间用来读这类“闲书”,应该制止。  

太原市迎泽街小学六年级学生源源告诉记者,自己正在读《呼啸山庄》,除了经典名著外,班里同学之间传阅的大多是漫画,还有悬疑、侦探类小说,“《斗罗大陆》已经在班里流行很久啦。”源源说。源源的父亲也表示,《三体》《哈利·波特》都是孩子钟爱的书籍,“曾经读过一本名为《夜的命名术》的书,我看着书名挺新奇,专门上网查了,是一部热门网络玄幻小说。”  

记者在几所小学周边的书店发现,书架上除了考试复习资料、必读书目,还摆着一些漫画和小说,但并没有发现言情小说。  

店主张女士说,“小学生并没有购买能力,他们大多数在网上看电子书,女儿曾经迷上一本名为《蝴蝶与鲸鱼》的网络言情小说,就利用上网课之余捧着平板电脑看。”她说,女儿班里的同学也爱看漫画和小说,比如《查理九世》,同时也读经典名著《简·爱》等。  

B 家长:引导孩子读书关键在于让孩子认清现实  

“网络小说不可怕,许多畅销书都曾在网络连载,就拿我喜欢的《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来说,怕的是有些小说歪曲现实,宣传错误的价值观。”说起引导孩子读书,身为家有初中生的杨先生有感而发。  

“这个热搜并不是特例,而是一种共性的问题。”杨先生说,“我家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也曾经斗智斗勇。甚至,我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班里女生都在看《还珠格格》。”他认为,流行中的言情、悬疑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娱乐需求,豪华别墅、武林秘籍在虚幻的故事中满足欲望,很像成年人不离手的短视频、购物网站,“越符合欲望的,越让人沉迷越上瘾就越有市场,但是成年人容易区分,孩子分辨不了。”  

杨先生是一个开明的家长,从孩子可以独立阅读开始,他就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引导孩子看更优质的书籍,“无论是网络小说,还是同学间流行的小说,我都不禁止他看,但是如果发现小说里三观不正的现象,我会和他一起探讨,告诉他哪些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正好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现实社会的好时机。”  

刘女士同样认为,小学生的确不适宜阅读一些情节比较激烈、价值观比较低劣的小说,因为孩子自制力不强,容易沉溺。刘女士正在引导读五年级的女儿读《绿山墙的安妮》,“书中所讲述的故事才是符合现实的、成长治愈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套非常好的书,能够升华人的价值观。”  

“孩子读书需要有成年人的引导,并不是说要将悬幻小说全部否定。”刘女士认为“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纳尼亚传奇》都是不错的书,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成长。“只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才会站在高纬度去认知这个世界,好的书给人高级的享受,孩子自然就不会去碰所谓的言情小说了,因为他内心有更广阔的世界、更远大的目标。”

C 专家:陪伴孩子共同阅读是最好的引导方法  

首届山西省“最美读书人”、首家少年公益图书馆“书声琅琅”创始人张涛老师表示,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有好奇心,又想冒险,所以一些好奇类、冒险类的、有刺激感的书,他们都愿意接触,“无需大惊小怪,陪伴孩子、正确引导是最好的方法。”  

在小学生中间风靡悬疑、侦探类的书籍,包括孩子们现在爱玩剧本杀、密室逃脱类游戏,其实都是在寻求刺激,“包括我们70后、80后这一批父母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虽然现在孩子看的书不一样,或者说是表面的内容不一样了,本质上是一样的。”其实就是符合理想、梦想,甚至白日梦,“比如主人公一出场出身就很好,像武侠小说里主人公掉进山洞,就可以得到一本武林秘籍等,就是得来不费功夫,得到的还都是金钱、名利等人人想要的东西,所以这些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对小学生而言,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正视这类现象,陪伴孩子阅读从正面加以引导、帮助。“老师、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孩子们去拓展自己的边界,两类书籍一定要关注,一类是向外拓展,一类是向内深挖,像《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内容比较深刻的书,真的会改造人心,但是人得沉下来去读。”  

教育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对不同阶段的阅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些校园阅读还存在应试阅读的特点,只是让孩子去积累所谓的好词、好句。这是一种被迫学习,只有对阅读感兴趣并具有良好的阅读审美,才能做好自我把关,而不是形成叛逆心理,非要去读一些老师并没有推荐、家长不让读的书。”  

张涛老师建议老师、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们读一些孩子喜欢,又励志成长的书,例如《蓝色海豚岛》《傻狗温迪克》等。“读这些书需要引导,让孩子们自己看,可能并不愿意,因为看这类书比较费脑筋,就像做阅读题一样。所以需要家长或者老师提前看一些解读,给孩子讲讲这本书作者的经历,作品背后的故事,包括书里边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等。”只有激发阅读意识,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营造好的读书氛围,才能让孩子进入“读好书,好读书”的良性循环中。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