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温故知新,分数除法、比的知识点总结;二是原题呈现,主要是几种类型题目的思路讲解。

温故知新,重点知识回顾

1、掌握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甭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只要除数不为零,就用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就可以了。

2、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一定要找准单位“1”的量,并且要学会公式变形,下面这个式子要熟记、熟记再熟记。

对应的数量 ÷ 对应的分率 = 单位“1”,或者描述为

几分之几对应的量 ÷ 几分之几 = 单位“1”。

3、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按比分配问题:一种思路是先求出总份数及每一份是多少,再求出各部分相应的具体数量;一种方法是先根据比求出总份数,从而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分率(几分之几),再求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对应的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公式变形。

六年级数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六年级家长数学亲子辅导)(1)

亲子辅导例题

原题呈现1:

①沙僧挑着担子在山路上5/12小时行走了5/6千米,他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他行1千米山路需要多少小时?

②一辆汽车行驶3/4千米要耗油4/25升,照这样计算,行1千米要耗油多少升?1升汽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亲子辅导:

如此类型的题目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还会有很多说法,比如碾米、耕地、榨油、加工等等,让我们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

很多同学搞不清应该是谁乘以谁,还是谁除以谁,在这里大家可以把这类问题看成“归一”问题,计算的方法很简单:拿第①题来说,问“每小时”的,就把前面条件里“5/12小时”、“5/6千米”以小时为单位的数字5/12做除数,另一个数5/6当被除数列一道除法算式(5/12 ÷ 5/6),计算出来就是要求的结果。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要求1千米(每小时、1升汽油、每亩地、1千克……)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就在题目第一句条件里找这个单位所对应的数值,把它当成除数,另一个数值当被除数,求它们的商即可。看明白了吗?

六年级数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六年级家长数学亲子辅导)(2)

原题呈现2:

疫情结束后,某健身馆又可以对外开放,每天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每次开放两个小时,收费标准分别为4元、7元、6元,据统计星期三这天,上午来的人数与下午来的人数比是3:5,下午来的人数与晚上来的人数比是4:7,当天的收入一共是2786元。你知道健身馆星期三这天上午、下午、晚上各来了多少人吗?

亲子辅导:

这题考的是比的应用,实际也是一个三数连比的问题。求几个数的连比很简单,拿这个题目来说,首先我们看到题目中有两个比例,“上午人数与下午人数的比为3:5”,“下午人数与晚上人数比是4:7”,虽然“下午来的人数”在两个比中的数值不同(5和4),但它所代表的人数是一样的,因此可以把它当成建立三数连比的问题桥梁,且它在两个比中所示数字的最小公倍数(5×4),根据比的性质进行扩比,将两个比稍作变形,即

3:5=(3×4):(5×4)=12:20;

4:7=(4×5):(7×5)=20:35。

这样上午、下午、晚上的人数比就可以写为12:20:35。再乘以各自的单价,计算出它们收入比为(12×4):(20×7):(35×6)=48:140:210。

然后按照我们文章开头“温故知新”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按比分配问题”说的随便哪种思路解题就可以了。

【2786÷(48 140 210)=7,

上午来的人数= 12×7= 84(人),

下午来的人数= 20×7= 140(人),

晚上来的人数= 35×7= 245(人)】

六年级数学比例问题解题技巧(六年级家长数学亲子辅导)(3)

原题呈现3:

小明计划三天读完一本书,第一天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的比是3:5,第二天又读了35页,这时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的比是7:5。小明第三天还要读多少页才能看完这本书?

亲子辅导:

这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已读的页数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第一天读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八分之五,两天读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十二分之七,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清楚地看出对应的分率(十二分之七减去八分之五)与对应的量(35页)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刚才讲的公式变形求出总页数,再计算出未读的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