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游铭坤

编辑部的故事经典(编辑部的故事背后的故事)(1)

作者近影

1991年末,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创作生产了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系列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由几位作家“侃”出来的。先“侃”社会热点,再“侃”电视剧的表现形式、主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然后“侃”出一个载体——《人间指南》编辑部。有了这个载体,剧中的人物就有了表演的舞台,人生百态就能借此得以充分展示。大体思路确定后,就进入剧本创作阶段。前后有五六位作家,在不长的时间里创作了将近40集的本子。剧本初稿完成后,经过推敲,又砍掉了10多集。初试轻喜剧题材,为慎重起见,我们将部分剧集内容呈送给时任市委副书记王光、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志坚审看。市领导看过后指示:全国第一部轻喜剧这个题材一定要紧紧抓住。随即要求市广电局领导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同志修改,并提出3条原则:每集要有一个鲜明的、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主题;掌握好调侃的分寸,宁可不及,不可太过;喜剧格调要高雅健康,力避粗浅庸俗。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在市广电局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剧组所有主创人员历经4个多月的拼搏,终于摄制完成了26集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作品形式新颖,语言调侃生动而不失格调,内容贴近火热的社会生活和热门话题,针砭时弊;加上葛优、吕丽萍等6位主要演员拿捏得当的表演,在北京电视台一经播出,就引起巨大轰动和反响,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转播。这是继电视连续剧《渴望》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再获重大成功的作品。但这次轰动却引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大多数人对电视剧给予了褒奖,评价相当高;但也有贬低的,甚至上纲上线。

沸沸扬扬的议论,使编创人员、市广电局领导,甚至市委领导,感到压力巨大。李志坚部长表示,如果这个剧真有问题,由他来承担责任。我说,我是电视艺术中心的主任, 如果真有问题, 首先应该由我承担责任。这绝不是逞强,而是我坚信市、局领导和电视艺术中心的同志们是忠实执行党的文艺方针的。同时我对《编辑部的故事》的创作思想、内容导向充满信心。

就在这时——1992年春节前的一天,电视艺术中心院子里忽然变得热闹起来。一位身穿军大衣的首长走下汽车,我一眼认出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他与其他陪同而来的领导给我们全体职工拜年来了。当时我心里暗暗高兴,《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一定没问题了。

在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简陋会议室里,我大约用了40分钟时间向领导们汇报了9年来电视艺术中心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拍出了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包括《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渴望》以及当时还在热播的《编辑部的故事》。

李瑞环同志认真听完我的汇报后,问大家:“《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我看了,你们说怎么样啊?”“好得很!”同志们齐声说。他又说:“我个人也认为这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对电视剧来讲,是一次突破。”在谈到电视艺术中心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连年拍出好剧时,李瑞环同志说,这次就是为了鼓励和扶持大家而来。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在艰苦条件下都能做出成绩来,将来房子大了,条件改善了,可不要反而拍不出好戏了。他讲的“倡俭崇实”作风,现在依然要提倡。

至此,我们都长长舒了一口气。中央领导对《编辑部的故事》的肯定,代表着党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正确理解、认真贯彻执行“二为”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肯定。

30年斗转星移,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已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前行动力。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丰富后,也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文艺作品。

作者简介: 游铭坤、四川乐山人,1947年生,1963年入伍进藏,中共党员,先后任西藏军区军乐队员、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转业后任北京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北京电视台副台长。退休后定居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