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评价林黛玉(病西施可亡国看似弱实则强)(1)

黛玉葬花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透过贾宝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林妹妹: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西施因有心口疼的毛病,爱蹙眉,被东施效仿,成语“东施效颦”由此而生;林黛玉两弯蹙眉得名“颦颦”。西施多病,到底什么病,无人知晓;林黛玉自小也多病,什么病,也无人知晓。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透着西施的影子,无形之中,又形成了一对可对比的人物。但曹公早早借着宝玉的口对黛玉之美下了结论,便是那句“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病态之貌还要胜过西施一筹。

历史上的西施除了貌美,身上还背负着一个诺大的罪名,那便是“红颜祸水”之论,吴国因她而亡。这个评价明显过高也过重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吴国之亡确有她的参与。所以西施看似柔弱多病,实则强如猛虎。

依照“真事隐,假语存”的理解原则,可以推断,林黛玉除了貌美胜西施三分,她的“强猛”也一样胜过西施三分。那么,林黛玉在哪些方面强过西施呢?


玄学评价林黛玉(病西施可亡国看似弱实则强)(2)


“惊鸟”之貌与咏絮之才

红楼梦开篇,曹雪芹接连用了两个否定,第一,否定了以往假借汉唐之名嘲讽时下的套路,第二否定了才子佳人的写作套路。摒弃这两个否定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女子形象,林黛玉与以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了根本性的区别,不止于貌美,而且怀有咏絮之才。

西施有沉鱼之貌,林黛玉也有“惊鸟”之美。第二十六回,黛玉夜探怡红院被挡在门外,却听见宝钗在里面,悲戚万分,不禁痛哭,美人一哭连鸟都听不下去了。原文如下: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到,林黛玉从姑苏回来贾府,带了许多书籍回来。到了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到了潇湘馆,第一感觉便是,这是哪位哥儿的书房。后来知道是林黛玉的绣房,又说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且不论刘姥姥有没有见过上等的书房,从一个乡下老妪嘴里把所见所想直接表达出来,足见潇湘馆书房味的浓厚。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对读书甚是喜爱。


玄学评价林黛玉(病西施可亡国看似弱实则强)(3)


再看林黛玉的诗作,贾元春评价“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可同列者”,元春给了黛玉的诗很高的评价。初设海棠诗社所作《咏白海棠》评为第二;《菊花诗》十二首,名列榜首前三甲,《咏菊》夺冠,《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还有她随感而发的《葬花词》,在秋雨凄凉的夜晚写下《秋窗风雨夕》,因感慨佳人际遇而作的《五美吟》等等。这些作品都体现出她非凡的创作能力和过人的才学。

她不但擅长写诗,她还善于教诗。她教香菱写诗,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香菱先后写了三首《咏月诗》,第三首《咏月》,众人都叫好。可见黛玉教化的能力也不错,整个一枚妥妥的“斜杠青年”。

林黛玉的咏絮之才,离不开她读过的书本。读书多,多读书,使她的思想异于常人,智慧之美溢于言表。反观西施,她有美貌有胆识,后世之人对于西施的赞美,多是出于貌美。她也因此而居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首,一举成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林黛玉不仅貌美,关键才华更甚,曹雪芹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兼美”的化身,自然比西施高出三分。


玄学评价林黛玉(病西施可亡国看似弱实则强)(4)


以死明志

吴国灭亡后,西施的去向众说纷纭。一说越王过河拆桥,将她沉江淹死。因为越王害怕沦为天下笑柄,靠一个女人得天下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一说战后范蠡功成身退,他与西施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泛舟江上,隐居江湖。

历史上的范蠡与西施有没有交集不好说,但不管西施活着还是死了,她做得所有事情,林黛玉是肯定干不了的。让她做那样的事,活着比死还难受。金玉姻缘成真了,如果黛玉还苟活着,那么她的结局最终也逃不出一个封建少女的不幸遭遇,如元春为兴家族,身入宫门,成为利益的牺牲品;如迎春为父还债,嫁给中山狼被蹂躏至死;如探春受命于危难之际被迫远嫁。林黛玉因为爱情泪尽而亡,她的死足以表明她的态度,她对这个世界充满失望,她不愿意成为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棋子。

黛玉身上有水德之洁,不屈服于世,不任人宰割,以死明志,这样的人生态度不是又胜西施三分么?


玄学评价林黛玉(病西施可亡国看似弱实则强)(5)


对爱情的态度

西施与范蠡的故事广州为流传,真假难辨。据说,他们是一见钟情,便许下终生。明代戏曲家梁辰鱼所作《浣纱记》中,二人便是如此,西施欣赏范蠡的才华,范蠡钟爱西施的貌美。但不幸的是,不管范蠡到底有多爱西施,最后还是把她送给了别人,当成了政治工具。这样的爱情不要也罢。

依照前八十回曹公笔下的贾宝玉,个人认为,在后四十回中,贾宝玉和薛宝钗不会行夫妻之礼,贾宝玉也不会屈从于封建家长制。他们对爱情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贾宝玉不计后果的向林黛玉表白,目的就是让黛玉放心,他不会娶别人为妻。林黛玉明白了宝玉的心思,自然是要与他一起守护那分爱情的。她的心里眼里时时在意的男子只有贾宝玉一人,其它男人都不放在眼里,就算是皇上,也入不了她的法眼。后四十回中,当她得知贾宝玉背叛他们的爱情时,她毅然决然的把那些定情之物烧为灰烬,就算离开这个世界,她也不会把任何思念留在人间。

可见,她对爱情的态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既弃之,我何安在?黛玉对爱情是很纯粹透明的,不掺杂任何不洁。从对爱情的纯粹度来说,黛玉又是胜过西施。


玄学评价林黛玉(病西施可亡国看似弱实则强)(6)


对男人的态度不同

林黛玉追求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书中也有体现,第十六回,贾宝玉把皇帝御赐给北静王的一串鹡鸰香念珠,想要转赠给黛玉,结果,林黛玉掷而不取,嘴里还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这一句已经都骂到大清皇帝的头上了。这一细节说明,在林黛玉的心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被大大削弱了,她不会也不愿意成为男子的附属品。

反观西施,尽管有人说她深明大义,为了爱情,为了复兴,她牺牲了自己,但始终她没有走出男子附属品的阴影。青史留名多因貌美,身后争议不少。而林黛玉自诞生以来,便以高洁的品性为自己赢得尊严,尽管她被包裹在书中,但她名声在外,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红迷朋友的喜爱。

同样是青史留名,从女性对自由意识的追求上看,林黛玉的意义更大于西施。

曹雪芹把林黛玉塑造成一个外弱内强的新女性,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形象。如果说西施有亡国之相,那么林黛玉是不是也隐藏了作者心中的惊天秘密?这么说,有人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政治小说又可以多一个理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