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大明国祚里很平常的一年)(1)

大家都知道,历史学家黄仁宇对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情有独钟,尽管这一年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但是,黄仁宇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成名之作,也是代表作之一的《万历十五年》中写道:

“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大明国祚里很平常的一年)(2)

这里插一句,《万历十五年》这部书的英文名字是,《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无关紧要的1587年。在这部书的影响下,无数历史学家、历史爱好者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一年,恨不得把一年大明发生的事情全部研究一遍。

笔者把万历十五年大明发生的事情做了一个罗列,发现最具代表性就万历皇帝从这年开始不上朝了。万历十五年,朱翊钧登基已经15年了皇帝了,这年他24岁了。万历在位前15年,大明朝政井井有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首辅兼任帝师的张居正。

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大明国祚里很平常的一年)(3)

朱元璋鉴于之前的教训,废除了丞相制度,事必躬亲。可皇帝精力再旺盛,也难以应付越来越多的政事。于是,大学士(皇帝高级秘书官)就承担了丞相职责,特别首辅,权力较大。

同时,皇帝任命并秉笔太监,处理奏折。皇帝和大学士之间保持着一定的默契,太监又可以从中调停,看似非常完美的制度。真实历史告诉我们,这只是美好的想象,万历初年张居正已经权倾朝野了。

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大明国祚里很平常的一年)(4)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不到半年,张居正就被万历抄家并剖棺戮尸,罪行为:“专权乱政”。可这个帝国已经离不开文官集团了,文官一系列繁荣礼仪让万历很不爽。

尽管万历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打算,可是他内心决心报复文官集团,不再上朝了,为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大罢工。万历不参加早朝、不参加各种仪式,对官员的任命也不表态,甚至面对文官的劝谏,也视若罔闻。

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是大明国祚里很平常的一年)(5)

正如此,万历十五年中万历不上朝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这也是《明史》中毫不客气描述的那样,“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黄仁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参考资料:《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