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愧疚(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1)

Part 1 愧疚这一说

一件事情,你做了,并且做错了。

你会道歉和解释吗?

想象当你置身于这样一个场景。

火锅店,你正在取蘸料,先铺了一层麻酱,上面淋上香辣酱和香菇牛肉酱,撒上葱花,香菜,最后淋一点香油。

你感到心情欢快,取好后随即转身准备回座位,结果——

“哎哟哎哟对不起!”

你把蘸酱洒在来同样取料的陌生人身上了。

对面的人一愣。

你们同时一愣。

陌生人内心本能的反应是不爽,想骂人。但是出于礼貌,没有说出口。

但不管你怎么感到愧疚,去道歉,去解释,你认为用何种方式可以解决他的不爽?

你也只好本能地赶紧道歉,问是否需要帮忙。

然后也迅速得到陌生人礼貌地回应:他摇了摇头,并说不用了没事。

在这件事的下一分钟后,你该感到愧疚吗?

应该像正在愉快吃饭聊天的朋友们抱怨,

应该内心觉得非常难受,然后一整顿饭都吃得不开心吗?

当我们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我们可能开心那一瞬间,

可是一件不小心做错的事,却容易让自己愧疚许久。

内心不是很自信的学霸被其他家长和老师夸奖,也只好悻悻地说,平时多多花点时间,掌握方法就好了。也并不会说,自己智力上本就优越于人。因为他觉得,天生比别人所多拥有的东西,本就是该愧疚。

家境过好的人,也很难在别人面前承认,对我就是比较富裕,只会觉得这些东西都并非是自己一手所得而并不愿意借此去获得某些利益,虽然诚然Ta早已地获得了很多好处。但是还是更加愿意让人感觉,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因为这是这个社会被喜欢的标准。而自己应该靠近这个标准。

我很富有,我有错吗?

我该在面对一些人的时候,感到愧疚吗?

再来咬文嚼字地看一看愧疚:

与其说是愧疚,不如说是愧疚感。被教育在受到夸奖的时候,人往往习惯于要“懂事”地表达谦虚。而不可以任性地表示“我就是聪明,你咬我呀?”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对本来应该引以为傲的事情表达愧疚,却总是不能按照自己所想任性一回。

不要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愧疚(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2)

Part2 任性这一讲

恋爱届有一个说法就是,女孩子作还是不作,这个作的度在哪里,并且, 谁来定?

有的女孩子天生天不怕地不怕,

有的女孩子性格里有一种沉重。

内心会有些沉重的女孩子经常会思考,我这件事这样做是不是不好,或者我是不是该主动做些什么。

我今天多花了男朋友钱,是不是不好,但因为blablabla,还是觉得有点不应该。

更会对做过的一些事不停地解释一番。

纠结了别人,也困顿了自己。

小时候爱看名人谈恋爱,例如徐志摩,例如林徽因。

印象最深是书里徐的两位女性,张幼仪和陆小曼。

后人对张幼仪的印象有一个既定的词,就是“严肃”。

因为是苦过来的人,内心很难认为,得到某些东西就该是容易的。

得到,总应该对应付出,而这种付出,更应该被量化。

正因为自我追寻其他梦幻一些的东西被本能束缚,这个人开始变得不浪漫。退而求其次地只想维稳,并非是不想生命中多出现一些出彩的地方,而是只能沿着既定的情绪行走。

陆小曼太会撒娇,会经常做出如在酒桌下趁徐志摩不注意时,轻轻踢他一下。表示,你得多关注关注我了。用现在的话讲,陆小曼很皮,而且不是一般地皮。

幼仪看在眼里,对此感到十分不屑。

任性好吗?

我个人是觉得任性的人,首先本身心里能量都是非常强大的。

因为Ta通过无数次的验证知道,她这个度的任性,是可爱的,是容易被接受的,是能挑起别人被提供情绪价值后的愉悦感的。

当一个人愿意去“暴露情绪”的时候,身边的人就能get到某种情况她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以此调整互相的距离和适当方式。

而两个举案齐眉的人,你怎样丈量Ta是否是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怎样丈量什么时候距离越来越远了,

怎样明白Ta的内心累积有多少怨怼?

不要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愧疚(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3)

Part3 生活自在感

之前公司里有一个小姐姐每天穿一套不同的洛丽塔服装。

我问他你这样会有很多人看你吗?

会有很多人对你指指点点吗?

她说:

工作已经很累了,

我怎么能连着一点点自我的坚持都没有。

想起来一起逛街时,有一个女朋友曾问过自己,

你长得很可爱,但你为什么总穿很正式的衣服呢?

你应该选择自己喜欢和想穿的衣服,你喜欢,那就是好看的。

不用在意别人说你这个包像什么式的,那件衣服太过于浮夸,这双鞋太抢眼。

一切都比不上“老娘乐意”。

另外一个男性朋友附和着讲了一个故事:

我前女友,不好意思前女友了。

有次穿了一双豆豆鞋出来约会

我其实挺不喜欢豆豆鞋的

于是就说,

你这鞋太丑了吧!

然后她瞪我一眼回了一句

“老娘喜欢!”

我以前老觉得温柔听话又顺从的女孩子惹人喜欢,她们什么都答应,很少说不。

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

这是个我很喜欢的女朋友。

她敢于对我说

”老娘喜欢。“

她有着自己的审美和个人独特性

我也不应该剥夺。

从此之后也在两个人重合的大部分特点中保留一些独特性,这样也更有意思不是吗。

保留一些任性,对自己的明目张胆的喜好并不感到愧疚。对一些自己本就拥有的东西,堂堂正正地引以为傲。当我们这样利落爽快地展现自己时,也会有更多同道中人为你鼓掌。

有时候为别人而活——

持续努力、持续自我牺牲来变得更加优秀,而优秀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因为你展现了人们想要看的样子,或者提供了别人想要的价值。但优秀是第二等的选择,第一等是自在。

很多经商的人需要戴一串佛珠,因为佛珠可以拨“烦恼”,一颗一颗地拨掉,你可以活得更加自由。

而其实“自在”这件事,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

它经由排解掉些许不应该的愧疚,重拾起某些可爱的任性,来达到的。他是一种舒服的状态。

曾经在赣州参加活动的时候,遇见过一个成都的女孩,说话声音很慢很温柔。在我做一些机械性重复的事情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她说,我来吧,你休息会儿呀。而后我坐在她旁边,看着她慢慢悠悠开另外一个文档,慢慢悠悠地拉数据,慢慢悠悠地整理语句。这个时刻,我感到很舒服。

我开始对她好奇,我问你怎么缓解生活中的一些焦躁的,如果想达到舒适的感觉,你会去刷剧或者综艺什么的吗?

她说,我从来不看剧呀,我也不需要看剧去让自己达到某种享受或者舒适的状态——

我做每件事都很享受,我享受事情本身。

《彼得卡门青》里有一段语录:

虽然青春年华已逝,自己也日趋成熟,但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关键在于:生活呈现了一段短短的行程,你自己就是一个旅人,这一生游历旅行、最终消失不见,这些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影响。你可以将自己的目光集中在自己的目标之上,实现你最心爱的梦想,但是你永远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就在剩下的时光中时不时地放纵一下自己,如果能躺到草丛中,吹一段口哨小曲儿,无牵无挂地享受眼前的快活,不为未来思前顾后,那么因此耽误一天的行程也无需介意。

开心点朋友,人间很值得

就此一趟,率性而为。

不要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愧疚(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