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父亲梁让曾在王莽“新朝”时受封修远候,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梁让病死后家道衰落,昔日的臣僚、仆人卷财远走,他母亲独自离家。东汉初年,梁鸿曾在几个父亲故交资助下进入最高学府——“太学”学习。他博学多才,崇尚气节。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猪。

举案齐眉典故发生在什么时期 历史典故举案齐眉(1)

有一次,梁鸿不小心失火,延及周围的人家。梁鸿就一家家的去查问每家所遭受的损失,并以猪来作为赔偿。有一家人嫌赔得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物,愿意为你做一段时间的工来补偿。”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的要求。梁鸿在这家干活时不辞辛劳,毫无怨言。邻家的一些老人联合起来谴责那家主人,那家主人也开始尊敬他,并将猪悉数归还给梁鸿,梁鸿坚辞不受,后来回乡去了。

梁鸿品德高洁,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就是不娶。他同县一位孟姓家族的女儿身材矮小,又黑又壮。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了娉礼,迎娶了她。

举案齐眉典故发生在什么时期 历史典故举案齐眉(2)

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当地大族皋伯通家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妻子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装饭的盘子高举齐眉,请梁鸿进食。“举案齐眉”后形容夫妻互相尊重。皋伯通见此情形,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是有大德的隐士。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

梁鸿晚年潜心著述,成书十余篇,存世遗作只有《后汉书》里的三首诗。

举案齐眉典故发生在什么时期 历史典故举案齐眉(3)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欢迎留言,点赞、评论或转发,深表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