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五一,上半年大家基本没有出过远门,可是憋坏了各位看官。随着疫情的持续向好,又恰逢五一假期有所延长,对于有车一族早已按捺不住出去玩一圈的冲动。但长途自驾看起来说走就走,其实却是一个大工程,除了要准备路上的补给和制定行程之外,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车辆的健康状况了。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1)

而在汽车众多的小毛病中,作为唯一一个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轮胎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最大的,路上扎胎可不是一个好玩的事情。

就像前不久和大家探讨的,现在很多车已经没有了备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防爆胎”以及打气泵和补胎液。

如果我们自驾的地方比较偏远,轮胎被扎了该怎么办呢?除了换上备胎,教你一招“辣条补胎法”,轻松搞定漏气的问题。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2)

这就是看起来落后但非常实用的补胎胶条,行内的人也称之为“牛筋”,看起来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常吃的辣条。

这种补胎方式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但是只能修补较小的钉孔。使用冷补胶条修补轮胎,需要两个锥子类的工具,一个锥子用来拓孔,另一个锥子上面有个分叉,可以将冷补胶条塞进孔隙中。

就像下图中那样,我们把“锥子”扎进轮胎上的孔。“锥子”扎进孔后,冷补胶条也被带到孔内,并把孔塞住。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3)

这个胶条各大电商网站都能买到,好处就是非常便宜,而且根本不占用空间,对于技术要求也不高,基本看了说明书就会。

但缺点也很明显,用这个胶条补过的胎基本没有办法再进行二次修补,回去也只能低速用一用,质量不好也许还会掉出来。同时这个胶条并不能补划伤或者撕裂类型的口子,当然,撕裂伤对于轮胎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大创口或者胎肩被划破,一条轮胎基本已经废了。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4)

尽管“辣条”补胎的方式缺陷很多,但我却非常推荐出门时候带上一个,因为的确方便。

比如说你在荒郊野外路上,或者说去西藏这些路况复杂的地方,轮胎不仅不用从轮圈上面扒下来,甚至都不需要打气泵,拔出钉子塞进“辣条”直接就可以修补完成,非常的快捷和方便。

但还是要再说一遍,这是应对紧急情况的下下策。如果钉子没有扎透,或者扎透了轮胎也没有漏气,那还是低速开到轮胎店去做火补或者蘑菇钉修补更为稳妥。

其实出远门不仅要学会应对突发情况,同时在选择道路和轮胎的日常保养上也要多下功夫。

对于轮胎的日常保养,我也给大家总结了三个要点。

第一点:轮胎压力不要调,厂家标定很重要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5)

网络上总有一些理论像偏方一样引导我们走到错误的方向,像是热胀冷缩冬天要给轮胎加压、像是高原气压低要给轮胎放气等等,这些理论我不知道根据什么,但胎压的标定是结合轮胎的特性制定的,很多理论用常识来看就是站不住脚的:冬天轻易给轮胎加压,开车时候会不会变得更滑?据我了解很多去西藏的朋友没有给轮胎放气,也没有爆胎。所以按照厂家的要求保证胎压的准确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般在副驾的门框下都有胎压数据,按那个数据来。

第二点:轮胎清洁很重要,小的石子要拿掉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6)

轮胎一直干的其实都是糙活累活,每天跟地面上的各种路况打交道,所以像冬天胎面的冰块、夏季的淤泥尽量早一些清理干净,也不用打什么轮胎蜡,勤洗着点就行了,这样一方面保证轮胎的抓地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轮胎的老化速度。

而且有事没事多看看轮胎的表面,有石子就要拿掉,如果有钉子更是要及时去轮胎店处理。

第三点:驾驶习惯要良好,原地打轮磨损高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7)

有的人在开车时候喜欢急刹急停或者原地打轮,停过车的地方都会留下深深浅浅的橡胶印,这样的操作不仅会对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带来压力,而且也会带来轮胎的局部磨损。

有时候路边停车特别靠边,胎肩一不小心就会蹭到马路牙子,要知道胎肩是轮胎最脆弱的部位,严重时候甚至会造成轮胎的鼓包,那这条轮胎基本就废了。

所以平时我们也要关注轮胎的磨损情况,一般胎在花纹深度1.6毫米处都有一个凸台(上图),这个凸台也被称为“胎面磨耗标记”(英文缩写“TWI”)正常轮胎磨损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也就提示你该换轮胎了。

车闻说:

开车老是扎胎(长途自驾扎胎怎么办)(8)

有人说车就是个工具开就完了,哪有时间管这么多。但是在长途出游或者高速行驶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涉及人身安全的伙伴了,你对他勤加保养,他也会还你一个快乐的旅程。

​今天关于轮胎保养和应急处理这件事就分享到这,也希望大家随时关注车语车闻,有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祝大家假期愉快!

,